回覆列表
  • 1 # 麥子不帶圍脖

    心情不好時,會看《正陽門下》。這部劇從開播到現在已經看了四五遍。每次心情不好時就會開啟.

    1.重複觀看督門提酒——韓春明師傅假死復生那一段,演到男主角韓春明受盡委屈,被身邊所有人誤會,和最好的朋友反目,一心為人,卻屢遭陷害,除了自己母親沒有人再信賴他,就連自己愛了幾十年的姑娘也開始反感他。可當師傅死而復活的時候,韓春明沒有趕緊為自己辯解,而只是因為師傅拿自己的生死開玩笑,含著眼淚輕輕一句:“師傅,您這出玩的也忒狠了”,一個堅強的男人那個時候像個孩子,讓人心疼。聽女主角蘇萌抹著眼淚:“人間百態,真的是人間百態,可我在這人間百態裡,做了一回丑角!”的反省。

    2 看破爛侯和督門提酒斗酒,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老一輩人身上的道德堅守。聽他在墳前的:“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水際聽內乃聲,方不虛此生耳。”的懺悔和感嘆。聽他對蘇萌分析韓春明,分析韓春明的大度,事事為人著想,不願意看到別人吃虧的性格,聽他擲地有聲的說:“這就是老北京人身上那點德行”。我為之振奮而自豪。

    3 看韓春明因彈鋼琴受辱十年,委屈叫了程建軍一生爺。十年後鋼琴十級,上演:“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振奮人心。看韓春明痴痴望著幾十年的情人,腦中依然盤旋著青春年少時的樣子。如此對待愛情,不忘初心,令人嚮往。世事變幻,幾經沉浮。卻依舊“一生只愛一個人”。

    4 看房山飯局,程建軍聰明反被聰明誤。韓春明幾十年前一個饅頭換的故事卻換了一件無價之寶。體會中華文化與古董的淵源。古董原來不止是看外表,看年代。而背後是激動人心的故事,是再塑金身的標誌,是活生生的歷史。

    5 看韓春明從收破爛到億萬富豪,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初心不改,感悟人生。

    每次看完《正陽門下》,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對人生,對自我,對愛情,對友情,對親情。每一次都能從消極的情緒中把我拉起來。做男人,當如韓春明,擔得起責任,經得起誤會,目標堅定,對愛情專一,對家人忠孝,對朋友不二心。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那種鼓舞,經久不衰。每次看完都不僅感嘆:“大丈夫,應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唯字的aabb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