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孚鑑
-
2 # 香茗史館
沒人知道商鞅當時是怎麼想的,我們只能透過史料去推測。
“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師,弗受。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彊而賊入魏,弗歸,不可。”遂內秦。”這是《商君列傳》中關於商鞅逃亡過程的全部記載。
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商鞅在得知秦惠文王派人抓自己後,第一個想法就是逃往魏國。然而卻被魏國邊關的官員給拒絕了,理由是“魏人對商鞅透過欺騙公子昂的手段擊敗了魏國極為怨恨”。於是商鞅想借道魏國逃往他國,仍然被拒絕,理由是“商鞅是秦國追捕的人,讓秦國追捕的人進入魏境,不可能。”(注意下圖)
從這幅地圖我們看,商鞅如果要逃,那麼能去的只有三個方向,向東入魏國或經過魏國逃往其他國家,向西南進入巴蜀,向東南進入楚國。西北方向不可能,因為根據記載由於商鞅自己制定法律的原因,沒有攜帶證明的他不能住店、吃飯,而他的封地在秦國東南部,向西北方向太遠。
商鞅第一個選擇了魏國,這個並不難理解,畢竟商鞅入秦之前便是生活在魏國的,因此在性命受到威脅之後立即選擇逃回魏國我們能夠理解。但是透過上述記載我們可以看出,這一要求被魏國邊境官員給拒絕了,而即使商鞅想要借道魏國逃往他國,仍然被拒絕。於是商鞅只好返回了秦國。
而返回秦國之後,根據記載,商鞅選擇了“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今陝西華陰地區)”,於是秦國發兵討伐,商鞅戰敗被殺。
從這裡看,商鞅似乎絲毫沒有考慮向西南方的巴蜀和東南方的楚國逃往,這又是為什麼呢?
以下為個人猜測:入巴蜀路途難走且道路有點遠,同理,在住店和吃飯沒有辦法保證的情況下,這條路不會好走,而且商鞅對巴蜀兩國不夠了解,未來不明。
至於東南方的楚國,我也是搞不懂為什麼不選擇這條路。根據湖北出土的書簡記載來看,商鞅是出使過楚國的,對楚國應當有一定的瞭解,這應當是一條比較理想的逃亡路線,可是商鞅似乎並未考慮。難道是因為此時秦楚兩國關係較好,商鞅擔心逃往楚國會被遣返或者被殺?百思不得其解。
總之,商鞅在逃往魏國和借道魏國逃往他國失敗之後,選擇了起兵拼死一搏,並未嘗試其他逃往路線,至於到底因為什麼,誰也不知道。
-
3 # 歷史簡單說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繼位,貴族公子虔就告發商鞅要謀反,秦惠王就派人去抓捕商鞅,商鞅聽到這個訊息,就趕緊逃跑,到了邊境關口,想要投宿。旅店的老闆跟他說,商君有令,沒有身份證明的人不能住店,否則店家要承擔連帶責任。
商君就十分感慨,今天我是見識到了我制定的法律的厲害之處了,原來有許多的壞處呀。不得已,只能離開秦國跑到魏國。
但是到了魏國的時候,被魏國計程車兵抓住了,認出了他是商鞅,想起了,他們的公子卯因為被商鞅欺騙而打了敗仗。那麼這一段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呀,當時商鞅帶著部隊打來攻打魏國,兩軍對峙的時候,商鞅給公子卯寫了一封信,信上說,咱們以前是好夥伴,而如今成了敵對兩軍的將領,我實在不忍心跟你打呀,要不這樣,咱們見個面,定個盟約,喝喝酒,然後開開心心的撤兵,你看如何。
公子卯覺得有道理,然後就去跟商鞅碰面,可是喝完酒之後,商鞅卻讓埋伏邊上計程車兵把公子卯給抓 了起來,還趁機大敗了魏軍。
所以現在魏計程車兵十分痛恨商鞅,所以拒絕他進入魏國,那商鞅說,那我去別的國家,總行了吧,魏士兵說,那也不行,你是秦國的重犯,我們得把你送回去。
商鞅最後被送回了秦國,就跑到了自己的封地商邑,然後就發動了封地計程車兵,然後攻打鄭,秦惠王派兵攻打商鞅的部隊,商鞅的部隊自然打不過,商鞅最後被五馬分屍了,還被滅了族。
商鞅之所以先選擇魏國,因為可能他自己是魏華人,那麼魏國接納自己的可能性會比較大,而沒有選擇楚國,可能會覺得楚地比較難走吧,還有最後到楚的都沒有什麼好下場,比如吳起。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秦楚的關係比較好,他怕回去會被遣送。
但不管怎麼樣,商鞅當時肯定是選了一個對自己比較有利的國家去的,只可惜,就被那些士兵給送回來了,要是能碰到比較高階的魏將或者魏公子,魏王之類的,估計就趕緊迎回來了,畢竟商鞅是個寶呀,強秦就是靠他起來的。
回覆列表
商鞅的變法中有一條,在秦國住店必須有證明,證明自己是自己。就如同現在的身份證一樣。
商鞅當時被人告之謀反,贏駟派人抓他,他反抗失敗就跑了,可是走了一天,也累了渴了,於是想找個地方休息和喝點水。同時也可以躲避一下。
敲開一戶人家。商鞅說明來意之後,那戶人家的主人問他要證明。他現在是逃犯肯定不能給也不能說。
可是商鞅不給,主人就是不讓進,商鞅央求主人。
可是房子主人卻說,這是商鞅之法,誰敢違背。商鞅聽後心想,沒想到自己所變之法已經這麼牢固的深人民心。
同時自己所變之法最後卻害了自己。
沒多久商鞅就被抓住,被處以車裂之極刑。也有人說是商鞅死後在處於的車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