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拉小提琴的羊角吉敏
-
2 # 王旗19820920
1、五處暌離父子情(宋·陸游·《村夜》)2、恩深父子情(明·李東陽·《缺題》)3、益重父子情(宋·陸游·《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風十四韻》)4、父子至情如一日(宋·孫應時·《上史魏公壽三首》)5、灑墨我別兮人間父子之情(宋·羅椅·《孫氏女哀詞三章》)6、何況人間父子情(宋·許月卿·《次韻黃玉如大章攜先集來訪二首》)7、父子若為情(宋·樓鑰·《梁仲蒼輓詞》)8、惟有父子情(明·汪廣洋·《畫虎》)9、何況人間父子情(宋·黃庭堅·《憶邢惇夫》)10、人間父子情何限(宋·林亦之·《餘倅父子輓詞二首》)11、父子情深苦亦深(宋·范成大·《重讀唐太宗紀》)12、書通父子情(宋·孔武仲·《獻西俘》)13、四十年來父子情(宋·劉黻·《四十吟三首》)14、難忘父子情(唐·殷堯藩·《遊王羽士山房》)15、此時父子情(明·楊基·《送陳資深歸廣》)
-
3 # 晶慧水果達人
表達“父子情深”的古詞名句有: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父子之情就是:兩個男人在路上走路,兒子小時,老子牽著他的手,然而很快,這手就分開了。再往後,老子在前走,兒子在後面跟。老子會忍不住地回首張望,回首尋找的時候甚至並不想被兒子發現,看見兒子身影了就繼續往前走,看不見了就駐足等待。兒子跟在身後,幼時是沒想著超越,只是習慣性跟隨,長大了有能力超越了,卻又不捨得超越 ,只願默默跟在老子背後。等到老子哪天一個趔趄,走不動了,兒子才會一個大步走上前去,攙扶著老子 ,二人返璞歸真,這才又開始並排著、牽手前行。
上述名句全文如下:
(1)《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2)《送賈訥倅眉》
老翁山下玉淵回,手植青松三萬栽。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試看一一龍蛇活,更聽蕭蕭風雨哀。便與甘棠同不剪,蒼髯白甲待歸來。
(3)《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4)《渡遼水》
渡遼水,此去咸陽五千裡。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5)《百憂集行》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3.《送賈訥倅眉》是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蘇軾知登州任,到官五日,調回京師。一年之間,三遷要職,當上翰林學士。賈訥這時將到作者故鄉眉州作官,作者故作詩相送。
4.《田家》是一首七言律詩,作者是北宋詩人鄭獬。鄭獬 字毅夫,一作義夫,號雲谷。生於宋真宗乾興元年。獬少年時,即有才名,詞章豪偉峻整,除同榜鴻臚進士、會元,太常寺卿、侍中兼樞密副使黃中庸外,其他同輩則望塵莫及。
5.《渡遼水》是唐代詩人王建所作的一首以戰爭為題材的詩。此詩選取了士兵渡過遼河時的一個鏡頭,用戰爭開始前士兵們沉重的心情來打動讀者。全詩筆力遒勁,意境蒼涼,切入的角度別緻,寫得也別緻,但同樣能揭示戰爭的殘酷。
6.《百憂集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作於上元二年(761年)。當時,杜甫棲居成都草堂,生活極其窮困,只有充當幕府,仰人鼻息,勉強度日。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
http://so.gushiwen.org/mingju/ju_4508.aspx
回覆列表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