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峰140274518

    施耐庵寫了水滸傳,朱元璋看過了,以為這是教老百姓造反的,於是把他下了大牢。學生羅貫中加以施救,保了一命。羅貫中繼承老師的優良傳統,也開始寫小說,那就是三國演義。借住諸葛亮輔佐劉備的事來紀念老師輔佐張士誠的事,傾注自己對老師的仰慕之情。三國演義更偏向於劉蜀政權,最偏向於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2 # 人人心b

    因為後人大都受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的影響,然而這本小說是站在蜀漢的正面立場的,以蜀漢的角度來闡述,諸葛亮其實也不是搞分裂,他內心也是真正想天下能早日一統,而諸葛亮北伐只有一個目的,克復中原,恢復漢室。而當時的曹魏政權是被認為亂臣賊子的政權,是“不合法”的。諸葛亮的《出師表》也能體現他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精神,諸葛亮幾次戰役的智謀和舌戰群儒的大智慧被後人傳頌,在人們心中諸葛亮是一個智慧的化身。

  • 3 # 光頭楊哥

    首先我們來看諸葛亮“三分天下”的歷史背景。

    諸葛亮在還沒有出山之前,生活在襄陽的隆中,在襄陽這方沃土之上,他逐漸從一個普通的青少年,逐漸成為一個識時務的俊傑,人送外號“臥龍”,后皇叔劉備劉玄德帶領自己的兩位拜把子兄弟關羽張飛,三顧孔明的草廬請諸葛亮出山。

    在試探劉備是否真正可以輔助之人後,諸葛亮丟擲了他對天下形勢分析的《隆中對》,《隆中對》從東漢末年的客觀實際出發,精闢的分析了當時全國的形勢,為劉備提出了一套“三分天下”,後逐漸統一全國的戰略計劃。“三分天下”的戰略計劃是什麼?1、首先取得荊州,劉備本來隊伍就少,先佔據荊州建立革命根據地,吸納人才,壯大自己的隊伍,為以後成就帝業打好基礎。2、再去益州,益州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土地肥沃,物產富饒,是很好的戰時物料生產基地,而且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容易守難於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3、以四川為後方大本營,出擊北伐,逐鹿中原,攻擊曹魏,滅曹和東吳,統一全國。

    以上就是諸葛亮《隆中對》的主要戰略要義,充分說明了諸葛亮的確是治國曠世奇才。“三分天下”不是搞分裂,這是根據劉備當時的具體勢力和情況提出的非常正確的戰略戰術。是非常有遠見性的。所以得到後人廣泛讚譽是有道理的。

  • 4 # 青言論史

    在諸葛亮的《隆中對》裡,他給劉備集團指明瞭一條根本性的發展道路,也就是“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即橫跨荊州、益州,等天下有變的時候對中原發動進攻,即可一統天下。

    但在關羽走了麥城以後,形勢就變了。儘管諸葛亮一再以“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為口號,但實際上失去了荊州已經意味著蜀漢作為割據政權,已經從理論上和實際上都失去了統一的可能性。

    在這樣的政治形勢下,諸葛亮堅持他的理想、不懈地追求統一的精神就非常值得敬佩了。身為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之一,他何嘗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已經成了一句沒人當真的政治口號?但他依然選擇打這場已經明知沒有結果的、屬於他一個人的戰爭。

    更為難得的是,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諸葛亮不僅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還能保持一份可貴的操守和清廉。在他的治理下,蜀漢雖然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卻是治理的最好的。當司馬昭伐蜀時,諸葛亮的兒子和孫子更是為國捐軀。這種滿門忠烈,怎麼能不讓後人景仰呢?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只有這些話語,才能表達後世人們,對這位偉大的政治家的崇高敬意!

  • 5 # 歷史知事

    諸葛亮搞的不是“三分天下”,而是“復興漢室”。

    諸葛亮輔佐劉備和劉禪,並不是讓他們割據蜀地過小日子。諸葛亮的志向在於輔佐劉氏重振雄風,恢復兩漢盛世。只是諸葛亮的能力不足以實現這一志向而已。

    沒錯,諸葛亮出山時,曹操已經基本統一北方。諸葛亮初出茅廬,把曹操先頭部隊打的丟盔卸甲。諸葛亮維繫孫劉聯盟,促使赤壁之戰曹操大敗。這算是曹操統一天下過程中最大的挫折了。

    但,僅僅一次赤壁之戰就能阻止曹操一統天下嗎?

    很明顯不是!

    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只是戰船被毀,劉表降軍被殲滅,損失並不大。曹操自己洗白“燒船自退”。只是後來曹操和曹丕多次越過長江打東吳,都是失敗而已。

    面對新建立的蜀漢政權,曹氏集團要滅他主要障礙不是諸葛亮,而是蜀道之難。

    曹丕說過一句很沒出息的話“這世上有長江,就是不讓一統江山嗎?”

    貌似阻止統一的鍋應該讓長江和蜀道來背,而不是讓諸葛亮來背。

    曹魏無法統一天下的原因是曹魏自己不行,怪不得別人。

    諸葛亮也不喜歡割據,也想統一,“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只是能力不足,只能自保而已。

    後來終於實現大一統的司馬炎,並沒有被人所歌頌,因為他的錯誤決策間接導致了300多年的大分裂。

    實際上統一併不是古人的最高價值追求,結束亂世開啟盛世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誤刪聯絡人怎麼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