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七省書友同盟扛把子
-
2 # 國病
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愛。
在等級制社會里想要奴隸和平民有家國情懷,那幾乎不可能。憑什麼呢?家天下的帝制社會里,走到民不知有國,國不知有民的地步。也不會有家國情懷。
周代一開始就施行分封制度,分封制度其實就是全面等級制。不僅封侯,而且是逐級分封,整個國家的構架就是生建立一個等級森嚴貴族體系。這種社會里的平民和奴隸,你要讓它產生熱愛的情懷,怎麼可能呢?周代立國之初發生三監之亂,按華人的史觀一定認為那是權力爭鬥。而我不這樣認為,因為那個時代周制和殷制存在很大不同,就像孔子說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吾從於先進。就是說孔子時代還知道前人文化制度的優越的方面。今天考量那個時代發現,全面等級制真的是從周代才開始的,也就是說所謂奴隸制周代是開端,之前就算存在奴隸,也是戰俘或異族。三監叛亂其實就是舊體制對周人的反撲。周人分封了敵我多方所有的人,可是還是不滿意。原因就在於舊體質接受不了等級社會。
周代如果只是繼承前朝制度,那一定會留下痕跡。然而《周禮》沒有一點說到是繼承前人經驗的。真相其實就是周禮是開天闢地第一次。周之前血親族群都是集中生活,內部是一個平等的社會。你想完全是血親家族從古至今聚集在一起,它能不平等嗎?一個血親族群就是一個姓氏,所以周代之前個人只有名字,父子透過父子連名來實現。到了周代,姓氏大爆發。就是說血親族群組織被瓦解了。周代人物很多都只有名字,到了漢代全部冠以姓氏,這說明個人姓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血親族群瓦解,變成人吃人的等級社會。這種情況就不可能讓最底層的平民和奴隸熱愛。秦人採用的是軍功封賞,它把全社會的主觀能動性都調動起來了。但主體構架依然是森嚴的等級制,讓秦人也熱愛實際也很難。秦滅之時就沒有太多體現。周代各諸侯國的家國情懷基本都是貴族、王親才有的,除了楚國。
秦為何被滅,目前看是因為秦帝國內部內亂,於是給了舊貴族體系復辟的機會。但滅秦的主要力量其實是楚人復國主義。楚人的確擁有濃厚的家國情懷。陳勝吳廣就是楚人,他們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說明他們的平民身份。為何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其實就是因為楚國內部還存在大型的血親族群。畲族明顯是羌人與苗瑤混合出來的,就是說楚國內部與其他諸侯國是不一樣的。苗瑤就是楚人之一,後來苗瑤並沒有融入,而是大部分選擇南遷了。至今苗瑤還保留著會議制的組織結構。他們是沒有經歷過等級制社會的人。苗瑤畲族從基因看主體是O3,屬於南三苗。而漢族屬於北三苗。古代雙方其實是知道雙方關係的,這也使得苗瑤畲族離開最晚,走的不遠。而另外一個楚人群體則走到了東南亞,就是泰族。今天泰北寮國還保留著偏髻髮式。還有一支楚人流落東北,後來與東北民族融成了契丹,基因與泰國主體一致,都是O2a。O2a在漢族裡佔5%,湖南相對多一點。東北出現O2a很可能是楚漢爭霸時逃出去的。契丹後裔達斡爾族至今保留著潑水文化也是明證。楚人有的民系不願意融入,不願意變成等級社會,所以才使得復國主義覆滅了秦。
除了楚國可能還有別的國家也有家國情懷,但沒有可以參考的資訊,就只能推理。比如越國、宋國這些舊體制遺留的諸侯國,可能在某個時期會存在家國情懷。其實只要還保留著血親族群構架就有可能。什麼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首先就是要愛自己民族的成員。以色列千里大營救、換囚就是民族主義,就是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個親人。這種東西才能產生強烈的家國意識,還有就是祖先統一明確。
回覆列表
當時國家觀念還不夠發達,春秋戰國時代一般計程車人,腦子裡很少會有愛國這根弦。戰國後期,楚國有一位,是被當作愛國者的典型的,就是屈原。 但是屈原他不是士,他是楚國的大貴族。屈原在楚國,年紀輕輕,就做到左徒。左徒是什麼官不很清楚, 但史書上可以找到由左徒直升為令尹的例子,可見地位絕對不低。為什麼這麼年輕就能做這麼大官?你不至於以為是就因為他詩寫得好吧?人確實出身好。後來屈原又做三閭大夫,“三閭之職,王族三姓,曰:昭、屈、景“。能主管“王族”的事,可見屈原不光是楚的宗室,而且是比較親貴的宗室。
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公子,都是大貴族。這四位當中,除了孟嘗君人性差點,其餘三位,大致也都算是愛國的。但出身平平計程車們,一般就不愛了。李斯跟秦始皇說,你不能把我們這些外華人都趕走,你秦國能夠強大起來,外華人是有功的, 然後咣咣咣舉了好多例證。這麼些人都在為秦國效力,那反過來說, 就是他們都為滅掉自己的祖國出了力。
孟子、荀子,這兩位儒家的巨擘,都是極其缺乏國家觀念的。孟子是鄒華人,但他重點遊說的物件,卻是魏(梁)惠王和齊宣王。魏國、齊國強大了,能有鄒國的好嗎?荀子一個趙華人,又是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齊國的稷下做祭酒,又是在楚國接受春申君的禮遇。更誇張的是,還打破儒生不到秦國去的老傳統,給秦王講治國的道理。
所以說,普通百姓更是不具備這些國家意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