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咬下嘴唇這種表情也經常出現於年輕女孩子身上。當然,這並非單單因為緊張,更多的是羞澀和不滿。比如,很多女孩子在生氣時不會和你去爭辯,而是乾脆轉過頭不看你。這時,她一定在咬著自己的下嘴唇,希望透過這一動作來宣洩自己的不滿。用力抿嘴可能是不耐煩,那些少言寡語、說話支支吾吾的人經常會抿嘴,有的人甚至每說完一句話都會無意識地做一下這個動作。或許你認為這只是一種壞習慣,其實遠非如此。這是內心壞情緒的一種表達,充分表現出主體內心的煩躁不安、不耐煩。比如,你在聽一堂枯燥無味的課,感到百無聊賴;你在與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聊天,感到興致全無。這時,你往往正在做這個動作,只不過你沒感覺到而已。試想,一個人如果興致勃勃地與你聊天、談話,是不會時不時就抿自己嘴巴的;相反,他要把內心的喜悅和高興透過嘴巴表達出來。所以,抿嘴巴可能是對方不願意與你交流或者對你所談的話題不感興趣的標誌。我們來看一個例項。小邢是某機器裝置製造廠的銷售人員,一天,他去拜訪客戶並向其介紹最新的一款產品。當他來到客戶辦公室的時候,發現客戶正在網上瀏覽產品的相關圖片。他立刻預感到這位客戶將是一位潛在客戶,至少證明對方有這種需求。於是,他禮貌地向客戶打招呼,並開始介紹自己的產品。沒想到的是,他剛開口就遭到了對方的拒絕:“我很忙,有時間再約吧,抱歉!”小邢忙說:“我只需要佔用您三分鐘時間,花三分鐘介紹一下產品。”說這話的同時,小邢迅速拿出幾款樣品圖片,開始介紹起來。此時,客戶表現得很不耐煩,抿著嘴仍在電腦前瀏覽那組圖片。最後,他用眼角餘光很隨意地掃了一下辦公桌上的資料,說:“先放這吧,回頭我看看。”看到客戶仍無興趣,小邢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與客戶說再見。這次拜訪就這樣以失敗告終了。上述例子表明,用力抿嘴是一種不耐煩的表現,當一個人內心充滿不滿、厭煩或者敵意,而又不能將這種情緒完全釋放出來時,他/她就會透過嘴巴表現出來。做出這種表情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平靜,其實內心活動非常劇烈。他/她就像一匹烈馬,過度急躁,可又時時刻刻受到控制。他/她的內心是熱烈而亢奮的,但是由於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約又不能把這種情緒發洩出來,因此常常用力抿嘴,把這種情緒壓制下來。所以,這種抿嘴動作還略帶有攻擊的訊號。這種人一旦失去控制,就可能會表現出過激的舉動。所以,你在與人交流時,如果發現對方用力抿嘴,就應該知道對方內心可能存在不耐煩的情緒。遇到這種情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怒對方,但又不得不面對。那麼,該怎麼辦?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幫助你有效獲得對方的認同和理解。請對方重述剛說過的話如果發現對方沒有集中注意力傾聽你說話,千萬不要說“我注意到你一點兒也沒有在聽我說的事情”,而應試著把話鋒轉一下,比如:“我不知道我是否解釋清楚了,你能重述一下嗎?”這樣做的目的是引起對方的注意,把他們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剛才的話題上來。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上學時,老師在課堂上講課,我們卻開小差,老師的話完全成了“耳旁風”。這時,老師會把你叫起來重複他/她剛才的話。也許你無法重複,但是你接下來肯定會認真聽講。問些開放性的問題人與人之間交流最大的忌諱就是自說自話。一方自己在盡情地說,而另一方卻在無精打采地聽。交流要形成互動,只有互動起來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談話時,多向對方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開放性的問題指的是不能用“是”或“不是”來回答的問題)。比如,在向交流物件提出你的意見時,不要僅僅向他們說出你所做的決定,以及做出這一決定的理由,而應該根據事實逐條寫出來,向他們提供幾個可以選擇的決定,讓他們來決定選用哪一個。如果他們沒有經過恰當的思考就做出錯誤的選擇,此刻你就完全可以同他們討論各項選擇分別都有哪些優點與長處。如此一來,他們就不可能再心不在焉地僅僅用含含糊糊的“唔”來應付你了。簡潔明瞭地表達經驗證明,用力抿嘴這種表情經常出現在談話的中期和後期,也就是說,在談話初期很少出現這種狀況。因為起初談話者的精力比較集中,注意力是最專注的。談話的時間越長,滋生厭煩情緒的機率越大。因此,那些不能很快談及話題要點的人,說話比較囉唆,很容易被人冷落。所以與人交流時,為避免對方不耐煩,就要將話說到點子上,儘快步入正題,並且儘可能簡潔、明瞭地將你的想法表達出來。上下嘴唇如果是輕輕地閉合,則沒有不耐煩的意味,相反,這表示對方的內心十分平靜,和諧安寧、端莊自然。比如,當主體正在欣賞一幅山水畫,或正在默默想念一個人時,他/她的嘴唇通常也是閉合的。與緊閉的雙唇不同的是,他/她的嘴唇閉合得很自然,絲毫看不出任何用力或者撇嘴、咧嘴的小動作。
輕咬下嘴唇這種表情也經常出現於年輕女孩子身上。當然,這並非單單因為緊張,更多的是羞澀和不滿。比如,很多女孩子在生氣時不會和你去爭辯,而是乾脆轉過頭不看你。這時,她一定在咬著自己的下嘴唇,希望透過這一動作來宣洩自己的不滿。用力抿嘴可能是不耐煩,那些少言寡語、說話支支吾吾的人經常會抿嘴,有的人甚至每說完一句話都會無意識地做一下這個動作。或許你認為這只是一種壞習慣,其實遠非如此。這是內心壞情緒的一種表達,充分表現出主體內心的煩躁不安、不耐煩。比如,你在聽一堂枯燥無味的課,感到百無聊賴;你在與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聊天,感到興致全無。這時,你往往正在做這個動作,只不過你沒感覺到而已。試想,一個人如果興致勃勃地與你聊天、談話,是不會時不時就抿自己嘴巴的;相反,他要把內心的喜悅和高興透過嘴巴表達出來。所以,抿嘴巴可能是對方不願意與你交流或者對你所談的話題不感興趣的標誌。我們來看一個例項。小邢是某機器裝置製造廠的銷售人員,一天,他去拜訪客戶並向其介紹最新的一款產品。當他來到客戶辦公室的時候,發現客戶正在網上瀏覽產品的相關圖片。他立刻預感到這位客戶將是一位潛在客戶,至少證明對方有這種需求。於是,他禮貌地向客戶打招呼,並開始介紹自己的產品。沒想到的是,他剛開口就遭到了對方的拒絕:“我很忙,有時間再約吧,抱歉!”小邢忙說:“我只需要佔用您三分鐘時間,花三分鐘介紹一下產品。”說這話的同時,小邢迅速拿出幾款樣品圖片,開始介紹起來。此時,客戶表現得很不耐煩,抿著嘴仍在電腦前瀏覽那組圖片。最後,他用眼角餘光很隨意地掃了一下辦公桌上的資料,說:“先放這吧,回頭我看看。”看到客戶仍無興趣,小邢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與客戶說再見。這次拜訪就這樣以失敗告終了。上述例子表明,用力抿嘴是一種不耐煩的表現,當一個人內心充滿不滿、厭煩或者敵意,而又不能將這種情緒完全釋放出來時,他/她就會透過嘴巴表現出來。做出這種表情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平靜,其實內心活動非常劇烈。他/她就像一匹烈馬,過度急躁,可又時時刻刻受到控制。他/她的內心是熱烈而亢奮的,但是由於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約又不能把這種情緒發洩出來,因此常常用力抿嘴,把這種情緒壓制下來。所以,這種抿嘴動作還略帶有攻擊的訊號。這種人一旦失去控制,就可能會表現出過激的舉動。所以,你在與人交流時,如果發現對方用力抿嘴,就應該知道對方內心可能存在不耐煩的情緒。遇到這種情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怒對方,但又不得不面對。那麼,該怎麼辦?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幫助你有效獲得對方的認同和理解。請對方重述剛說過的話如果發現對方沒有集中注意力傾聽你說話,千萬不要說“我注意到你一點兒也沒有在聽我說的事情”,而應試著把話鋒轉一下,比如:“我不知道我是否解釋清楚了,你能重述一下嗎?”這樣做的目的是引起對方的注意,把他們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剛才的話題上來。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上學時,老師在課堂上講課,我們卻開小差,老師的話完全成了“耳旁風”。這時,老師會把你叫起來重複他/她剛才的話。也許你無法重複,但是你接下來肯定會認真聽講。問些開放性的問題人與人之間交流最大的忌諱就是自說自話。一方自己在盡情地說,而另一方卻在無精打采地聽。交流要形成互動,只有互動起來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談話時,多向對方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開放性的問題指的是不能用“是”或“不是”來回答的問題)。比如,在向交流物件提出你的意見時,不要僅僅向他們說出你所做的決定,以及做出這一決定的理由,而應該根據事實逐條寫出來,向他們提供幾個可以選擇的決定,讓他們來決定選用哪一個。如果他們沒有經過恰當的思考就做出錯誤的選擇,此刻你就完全可以同他們討論各項選擇分別都有哪些優點與長處。如此一來,他們就不可能再心不在焉地僅僅用含含糊糊的“唔”來應付你了。簡潔明瞭地表達經驗證明,用力抿嘴這種表情經常出現在談話的中期和後期,也就是說,在談話初期很少出現這種狀況。因為起初談話者的精力比較集中,注意力是最專注的。談話的時間越長,滋生厭煩情緒的機率越大。因此,那些不能很快談及話題要點的人,說話比較囉唆,很容易被人冷落。所以與人交流時,為避免對方不耐煩,就要將話說到點子上,儘快步入正題,並且儘可能簡潔、明瞭地將你的想法表達出來。上下嘴唇如果是輕輕地閉合,則沒有不耐煩的意味,相反,這表示對方的內心十分平靜,和諧安寧、端莊自然。比如,當主體正在欣賞一幅山水畫,或正在默默想念一個人時,他/她的嘴唇通常也是閉合的。與緊閉的雙唇不同的是,他/她的嘴唇閉合得很自然,絲毫看不出任何用力或者撇嘴、咧嘴的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