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正經的軍棍

    別說大型航母了,就是導彈艇伊朗自己都造不明白。你再往上查,什麼驅逐艦、護衛艦,伊朗一樣都造不明白,就他現在那個大驅賈馬蘭,也才1500噸的滿載排水量,也就一輕型護衛艦級別的。

    你看下伊朗海軍那點破爛都是些啥玩意兒,大艦總共六艘,三艘Alvand級,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伊朗帝國海軍從英國買的,總共四艘,後來1988年被美國揍沉一艘。從1972年5月Alvand級三號艦交付之後,直至2010年,伊朗海軍再也沒有上千噸的水面作戰艦艇服役了。

    2010年,莫傑級的一號艦賈馬蘭大驅服役,滿載排水量1500噸。這艘艦艇,從動工到下水到服役,用了十年時間。而咱們的山東號,開始建造到下水,用四年時間,下水到服役,用兩年時間。這就直接看出差距了,咱這雖然只是個滿載排水量7萬噸的常規動力航母,他那一個輕型護衛艦級別的大驅服役花十年,這是個什麼水平?

    而莫傑級二號艦達馬萬德號最為悲催,從動工到服役,花了八年時間,然後服役兩年,多,不到三年那個樣子,在2018年一月份由於風暴問題,船壞了,還死了兩個人。然後這兩年多的時間,這船一直都在維修,到現在也沒看見這艘軍艦重新入列,估計是廢了。

    這莫傑級大驅,滿載排水量1500噸,你別看他不大,但是在伊朗非常受重視。當年賈馬蘭大驅服役,哈梅內伊都親自到場參觀了,這意義不言而喻了。這是伊朗海軍的一個里程碑,能夠造出1500噸級的軍艦,已經是創造歷史了。

    這裡就是個問題了,1500噸級的“驅逐艦”建造都這麼受重視,都這麼激動(其實就是拉胯),那他咋造更大的艦艇?他還想突飛猛進的造航母,可能麼?就是伊朗人自己都不敢想,沒心思想,不切實際。伊朗要是造航母,基本上就和他那五代戰機/地面隱身超跑一樣了,屬於笑話級別的。

    而伊朗另外的海軍艦艇,更是拉胯。伊朗還有兩艘900噸級的艦艇Bayandor級,這是六十年代美國在軍事援助上給伊朗建造的艦艇。這兩艘其實還有兩艘同級艦,當年總共交付四艘,有兩艘在兩伊戰爭中,被伊拉克給擊沉了。

    另外伊朗海軍還有一艘略大的艦艇,哈姆齊級,這艘艦艇是1936年,由荷蘭建造,並在伊朗服役的軍艦,後來退役過,重建過,500噸的排水量,航速只有15節。而1998年,這艘艦艇被伊朗海軍又給拖出來服役了。這級別的艦艇,放到現在,和靶船都差不多是一個級別的,甚至可能還不夠用。

    而再往下看,伊朗還是不夠用。

    即便是200多噸的快艇,伊朗依舊是很難造。伊朗目前服役十艘卡曼級快艇,都是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從法國購入的,最新的三艘是1981年交付的,大概是履行巴列維時期的合同。還有五艘新浪級(sina-class)快艇,其實就是卡曼級的伊朗仿製版。是在2003年開始服役的,然後陸續服役,直至現在,總共服役五艘。伊朗方面說,這是逆向工程的驕傲見證。額.......是挺值得驕傲的。

    除此之外,伊朗還有六艘炮艇,三艘85噸的凱文級和三艘105級的帕文級,總共六艘,都是五十年代,美國海岸警衛隊服役的艦艇,其實就是個巡邏艇,上面架著幾挺機槍的玩意兒。

    另外伊斯蘭革命衛隊還有十艘導彈艇,這是我軍早就退役的21型導彈艇,原型是蘇聯的205型導彈艇,是在1959年的二四協定上引進的,後來關係破裂,自己升級,自己配套,在65年才實驗性的交付海軍使用。而後續又陸陸續續完善自動火炮、完善火控系統,最後在八十年代才正兒八經的定型。

    除了這些呢,伊朗海軍和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還有些幾十噸的魚雷艇和快艇之類的,沒別的物件了。

    從這些艦艇上可以看出的是啥,伊朗的軍工能力非常薄弱,一個快艇都造不明白,逆向仿製個七十年代的快艇都得吹半天,下水個輕型護衛艦,教主都親臨現場了。你就能看出,他這個製造能力和工業基礎已經是差到了一個什麼地步。

    而且,他這個還沒能形成系統化的作業,一個新浪級的導彈艇,275噸級的,花了20年時間才造了五艘,那些老爺級快艇還沒淘汰。一個莫傑級大驅,1500噸級的,這麼些年才建造三艘。算上那五艘導彈艇,總共八艘能用的、自己生產的水面作戰艦艇,花了20年時間。而且,莫傑級二號艦修了三年,還沒修明白,維修能力也弱。這裡就是生產力低,原因就是生產線不夠用,生產裝置質量也不行,生產這個,那個就得放下,想快速大規模生產,不可能。

    不光如此,伊朗海軍的一些輔助艦艇,也是買來的,有印度的油輪、德國英國的補給船、巴基斯坦的運輸船,這你就能看出來他有多差了,印度一向被人看不起,而伊朗卻要向印度購買船隻,而且船還是印度自己在孟買造的。巴基斯坦那個級別,還要向南韓買大炮的水準,也成了伊朗的出口商,伊朗買的貨船,也是卡拉奇造船廠自己生產的。

    就伊朗這個水準,普通護衛艦都弄不明白,快艇勉強仿製出來,還瘋狂慶祝的。就這水平,你讓他造航母?這不開玩笑一樣麼?

  • 2 # 葉飄刀

    航母不是大白菜,誰都可以摘。更何況是大型航母。

    關於大、中、小型航母的區分,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一般都是以航母的噸位來進行區分的,大多數把8萬噸以上的航母歸為大型航母。

    而當今的世界上,能夠自主建造大型航母的國家,只有美國一個國家而已。

    要建造航母,首先需要的是建造鉅艦的能力,在造船工業上有足夠的積累,擁有足夠的技術的積累與巨大的船塢。不是說誰想造就能造的,讓我們來看看現在建造航母的國家的情況。

    法國:建造的核動力航母,僅僅只有4萬噸,算是中型航母,採用的是核潛艇的動力裝置的發動機,但這條航母的彈射裝置與艦載機還是向外採購的,並不演算法國完全自行建造的。

    英國:英國建造的航母,排水量65000噸,為中型航母。

    俄羅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就失去了航母的建造能力,於是以白送印度航母收改造費進行練手,僅僅是一條中型航母的改造,就折騰得俄羅斯夠嗆,屢屢延期。

    中國:我們雖然已經建造成了第一條完全中國產航母山東號,但山東號也是滑躍起飛的中型航母,在這之前為了將買來的瓦良格號改成遼寧號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

    至於印度建造的航母,在世界上那就是一個笑話了。

    中、英、法、俄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每個國家無論是軍事技術、科技能力都遠超伊朗,但沒有一個國家目前建造了超過8萬噸的大型航母。

    建造航母要“有錢”

    而且航母這個東西,也不僅僅是光有技術就行了的,建造航母是“富人”的遊戲。

    各國在選擇航母的噸位等情況的時候,一方面是根據技術的需要,另外一個考慮就是量力而為,建造航母的經濟壓力,可以使得英法這樣的經濟發達國家望而卻步。

    而就伊朗來說,其長時間遭遇制裁,國內的經濟情況並不好,不說其技術能力,其經濟能力都不足以支援其建造一條“大型”航母。

    畢竟一條大型航母的投入,即便是美國這樣的世界第一大經濟與軍事強國,也不是說隨便能建的,其經費預算太多。

    所以說,航母不是伊朗演習中放在水裡的水泥航母模型,真正的航母不是一般國家可以玩得起的,更別說是大型航母了。

  • 3 # 鬼影問道化真身

    一個在大連造船廠工作的網友,曾經告訴我,他說建造航母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必須要有一個龐大且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作為支撐!如果一個國家沒有龐大且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是又想要建造航母,那麼就只能採用全球採購的方式,去購買建造航母所需的零部件和相關裝置,然後再回國組裝航母。然而,這麼做也得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要有錢;二是要人家願意將用於建造航母的零部件和相關裝置,賣給你。

    從伊朗面臨的現實情況看,伊朗確實沒有單獨建造航母的能力:

    1,伊朗沒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伊朗的工業能力,無法為建造航母提供技術支撐!

    2,伊朗面對的國際環境,十分惡劣。伊朗無法透過對外採購,去獲得用於建造航母的零部件和相關裝置!

    3,伊朗的工業設計能力,也達不到組裝航母的要求。這還真不是故意貶低伊朗。

    伊朗的工業設計能力,絕不會超過印度。以印度的能力,去拼裝航母還困難重重,伊朗就更別提了。

  • 4 # 陽陽新視野

    別說伊朗了,就連強如俄羅斯,現如今也不具備獨立建造航母的能力,何況還是伊朗這個中等大國?要知道建造航母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考驗的還是一個國家的工業能力,缺少任何一環,都足以讓你崩潰。如印度的中國產航母就是如此,本以為建造幾年,沒想到十幾年過去了,還是沒有建造完成,可想而知航母建造難度有多高。

    原因一航母建造技術難度太高,即使是最普通的航母甲板鋼,也只有美俄中法四國能夠建造而已,英國和日本都建造不了。

    航母是一個龐然大物,需要建造的零部件成千上萬,而每一個零部件建造難度都很高。如在航母上普通的甲板鋼,現如今世界中只有美俄法中四國能夠建造而已,連身為五常之一的英國以及工業實力強大的日本和德國都建造不了,可見其技術難度之高。除此之外還有航母的起降的阻攔索,世界上能夠獨立建造航母阻攔索的國家滿打滿算也只有三個,那就是中美俄三國。

    而俄羅斯現如今只能算半個,因為之前能夠建造阻攔索的國家是蘇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是否能夠獨立建造航母阻攔索還是個問題,而英法等國只能購買。可見航母阻攔索建造技術之複雜,比航母甲板鋼還難,而就是僅僅是航母的甲板鋼和阻攔索,就攔住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對於伊朗這樣一個工業實力連英法德日等國都比不上的國家,其有何實力去建造航母?其自己連大型驅逐艦都建造不了,更別說航母了。而強如中國,更是在前幾年才具備獨立建造航母的能力,伊朗就更別想了。

    原因二航母建造需要的是一個國家完整的工業實力,現如今強如俄羅斯都無法獨立建造航母,伊朗更難。

    航母不是說建造就可以建造的,即使有錢也沒用,其考驗的是一個國家整體的工業水平。不說航母本身,就是航母相關工程師以及相關技術人員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沒有人才給零件你也不會建造。而說到建造航母的能力,現如今即使強如俄羅斯,其也不具備獨立建造航母的實力。

    因為其唯一的一艘“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上世紀蘇聯沒解體時建造的,而蘇聯解體之後,蘇聯的航母建造基地因為位於烏克蘭,自然也就被劃分了出去。而現如今的俄羅斯不僅自己無法獨立建造航母,即使是航母維修也是一個問題,可見航母的建造技術有多難。而伊朗作為一箇中等國家,其整體的工業實力可能還不如南韓,更別說與英法德日俄相提並論了,在這樣的前提下,伊朗根本就不具備建造航母的工業實力。

    原因三伊朗沒有建造航母的鉅額資金,其在美國的制裁下舉步維艱,連建造普通艦艇的錢都很難拿的出來。

    航母為何很少有國家擁有?不僅僅是因為難以建造,還因為航母是一個“吞金獸”。建造一艘航母所要的花費實在太大,比如美國最新的“福特”級航母,其光是建造和配套費用就高達150億美元。要知道俄羅斯號稱世界第二軍事強國,2018年軍費也就460億美元而已,意味著美國的一艘航母就相當於俄羅斯三分之一的軍費了。

    可見航母的建造費用之高昂,如果加上航母以後的維修保養費用,就更是一個天文數字了。這不,強如英國,在建造兩艘雙艦島航母之後就直接掏空了國庫,連戰鬥機都沒錢購買了,還想租借給美國過渡使用,而美國也不敢用,畢竟自己十幾艘航母花費都夠嗆了,實在用不起啊。而對於伊朗這樣一個並不算髮達富裕的國家,其一年軍費都不曉得有沒有150億美元,想要建造航母,可以說毫無可能,即使能夠建造出來,昂貴的花費也養不起。

    結語:

    現如今世界上真正具備獨立建造航母能力的國家只有美中英法日等五國,即使強如俄羅斯,其目前也不具備獨立建造航母的能力。因為想要建造航母考慮的是經濟、工業和科技能力,而在這些方面,伊朗都不具備。

  • 5 # 科沁雜談

    大型航母的建造是一個大型的系統性工程,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伊朗沒有自主建造大型航母的綜合國力,即缺錢又缺技術,更缺建造大型航母的國際氣候。

    技術上,目前全球能自主建造大型航母的國家也就是中、美、法、英、俄五國。大型航母的建造涉及到很多的系統性工程,其中就包含了最基本的船體建造,這其中又涉及到特種剛和甲板鋼的建造。這個是伊朗一時半會解決不了的。

    伊朗目前連6000噸級的驅逐艦都造出來,更不要說大型的航母了。還有航母的動力系統, 不管是核動力技術還是常規的蒸汽輪機和燃氣輪機技術,伊朗都不具備這個建造能力。

    船體之外,還有各種電子雷達系統、艦載武器系統、艦機起降系統、艦載機等等,伊朗都不具備這個自主建造能力。在技術上,伊朗就不具備建造大型航母的能力。

    其次,建造航母的資金也是伊朗建造最大的硬傷。伊朗自從1979年伊斯蘭世界一來,在美國一波又一波的制裁打壓下,其國內發展非常不如人意。其軍費開銷也是比較低的,據伊朗披露的軍費開銷,2020年也就是200億美元,加上一些隱性軍費,誇張一點也就是400億美元。

    而航母光建造費用就會要了伊朗大部分的軍費開銷。美國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的建造費用就達到了120以美元之多,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建造費用就達到了50以美元,中國的“山東艦”建造費用就達到了30億美元,“山東艦”加滿一次油就得2000萬人民幣,這也是伊朗國力所消耗不起的。伊朗在聯合國解除對其武器制裁後,伊朗連急需更新換代的空軍戰機都沒錢購買,更不要說拿錢去建造幾十億美元的大型航母了。

    再一個,美伊關係非常緊張,以色列和沙特又很忌諱伊朗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能力。伊朗在建造大型航母的問題上又將會遭遇很大的國際阻礙。在技術上和經濟上遭遇毀滅性的麻煩。

    有了這些障礙,伊朗想要建造大型航母那就只能是懸樑一夢。不要說伊朗不具備自主建造大型航母的能力了,就連玩航母玩了幾十年的印度,其建造大型航母的能力同樣也是隻得商榷的。印度在萬國牌的支援下,其航母建造都幾波幾折了。

    以伊朗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如此惡劣的國際政治氣氛下,即缺錢又卻技術的伊朗,完全沒有自主建造大型航母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二上學期一直在玩從年級前200掉到800多,想利用寒假補回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好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