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馬冰河出塞去

    始皇帝焚書坑儒,儒家的經典存留到現在的註解清晰。

    武皇帝罷黜百家,現在想看看商君書,連個標點符號點明白的版本都沒有。

    商鞅的法家理論很清晰,想上位沒有捷徑。普通民眾踏實務農,老實從戰,能過得富足且有尊嚴(普通人能靠農戰得爵,比後來的只能靠科舉一條路逆襲容易的多),但是靠投機倒把取利的就不行了(商人,遊說之輩)簡直被打到谷底(這個就像國家規定從事實業、從事國防能掙得錢多且有榮譽一樣,而搞金融搞房地產都得被罰去挖煤),得罪人(舊模式的得利者)是一定的,商鞅的結局說明一切,秦的滅亡只是商鞅個人結局的放大而已。

    民眾是很好忽悠的,別說先秦,就是現在還有難以計數的腦殘粉絲、網路噴子呢!被帶節奏很正常。

  • 2 # 蘇北有個男孩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秦國無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 3 # 邊城月雜說

    歷史都是後來人寫的,不可全信。

    天下有人說苦,就會有人說幸福。確實,秦國的政體,使一部分拼命的人能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不斷的實現階層晉升。使勁種田,拼命殺敵,對於耕戰立國的秦來說,確實給了一部分下層人民以機會。這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得以實現的基礎。

    透過自我的經驗,可以腦補一部分事實。

    秦,透過商鞅變法,確立了耕戰立國的根本國策,可謂全民皆兵,這就是軍國主義。有了這個主義,這個國家就需要不斷戰爭來反哺國策,否則這個國策,就是空想。

    下一步,就可以想象了。秦,重農抑商。老百姓就要使勁種田,幾乎沒有喘息的時間。這樣的日子,一般人是受不了的。當然,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可是,外人看來是好苦的。再一個,軍功爵,打仗提人頭來見。就是要不斷打仗,自凡打仗,就不可能只佔便宜不吃虧。那時冷兵器,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可想而知,秦不斷的戰爭,得有多少人死掉了。這種日子苦不苦。秦,的兼併戰爭,不但苦了秦人,當然,也害苦了六華人民。

    秦,兼併六國後。應該是沒有戰爭了吧!不是的,還是南征北戰。百越,匈奴。如果,秦始皇不死,估計,他還會打下去。當然,限於地理形勢,不會那麼快找到敵人了。所以,秦始皇,就開始了大興土木。於是,徭役就繁重了。我們知道,陳勝吳廣、劉邦都是帶人去幹徭役的路上,起義的。

    綜上,耕種、戰爭、徭役,還有一個賦稅也很重。那時資源也匱乏。你可以想象那時的日子了。

    這也是秦滅亡那麼快的原因了。

  • 4 # 狼煙一九三一

    我也來反問一句,天下苦周久了嗎?天下苦羅馬久了嗎?天下苦英國久了嗎?天下苦納粹德國,軍國主義日本久了嗎?天下苦美國久了嗎?苦在何處?人家寫的說的是真的嗎?

    這樣一問,不就是非曲直就出來了嗎!歷史總是向前進的,有的是阻礙了歷史歷輪的。

    凡是推動歷史發展,促進歷史進步,推動歷史前進的,都是正確的。

    凡是阻礙歷史發展,破壞歷史進步,扯歷史的後腿,對社會造成巨大破壞的都是錯誤的。

    因此要有正確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看待歷史才不至於糊里糊塗!

  • 5 # 使用者大頭下雨不愁

    秦滅六國天下一統,那些亡國的王族、貴族的遺老遺少們日子會好過嗎?沒了往日的君臨一方,高高在上,作威作福,能不對秦恨之如骨?所謂天下苦秦久矣,正是這幫遺老遺少的心理寫照。

  • 6 # 迎來春風遍地紅

    對六國貴族沒有斬草除根,也就有了天下苦秦久矣。當一個統治階層被推翻後,它是不甘退出歷史舞臺的,總是千方百計的想搞復辟。

  • 7 # 隨雨飄渺

    如果不是苦難深重,天下誰會響應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秦滅六國,戰爭不斷,有戰爭就有死亡,秦軍每攻克一座城池,立馬搶劫一空,六國士兵均是年輕的農民,戰火中有多少壯年會存活下來,戰俘會成為奴隸,無條件聽從主人的命令。

    六國百姓作為二等平民,勞役比秦國百姓重,稅收也比秦國百姓壓榨的沉重,當亡國奴的日子好過嗎?

    秦始皇的國家工程又如此多,秦五尺道,秦長城,秦驪山皇陵,秦阿房宮,這些工程在當時沒有大型機械裝置情況下,工程靠肩扛,靠鋤頭挖,工程量有多大,就是放現在也很難完成任務了。

    工程艱鉅,人力物力財力之巨大,動不動就上十萬人,當時的人口規模,當時的壯勞動力有多少,統一戰爭下來,還剩多少壯年勞動力。

    秦始皇開疆拓土及戍邊,需要多少糧食供應,需要上百萬軍隊,全國各地還剩多少壯年勞動力在田地上幹活,廣大的農村全是老弱婦儒,既要繳納糧食,又要去服務修道路橋樑,還讓人活不活。

    所以秦國百姓與六國百姓所承受的壓力有多大,承受的勞役,承受的苛捐雜稅有多沉重,六國統一之後,國家還沒有休養生息,人口也沒有恢復,又是好高騖遠的偉大工程,又是開疆拓土,六國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嗎?真的是生不如死,才有揭竿而起義,響應陳勝吳廣號招,反秦農民起義軍才迅速發展壯大,那裡有壓迫,那裡才有反抗。

  • 8 # 遠處吹來陣風

    事實上秦對原來六國地方的統治類似於後世的殖民化,最相似日本當年對臺灣實行的皇民化。一表現在廢除原本各地的文化傳統(文字度量衡),一個硬幣的反面你也可以說是最大的功績。二表現在地方長官必須是舊秦人,低層小吏可以招用當地人,項梁造反的會稽郡守殷通,劉邦起事的豐沛縣令都是。三表現在對六國本地資源的劫掠,最大程度的壓榨六國地方的糧食人力等資源,秦二世時期甚至都規定到運送糧食到咸陽的運糧隊在距離咸陽三百里之內不得吃秦地的糧食。如果你換位到原本六國的百姓角度上看,一個外來的政權用暴力強迫毀滅本土文化傳統,強迫徵用本土的人力糧食資源,用一口秦腔的外來首長頤指氣使的指揮本土生眾,能心甘情願的接受順從才怪了。

  • 9 # 人生就是打瞌睡

    這裡所說的天下,特指六國的舊貴族,秦統一六國,肯定是以佔領軍的面貌去的。百姓無所謂,給誰繳納稅負都是一樣的,只有六國貴族是利益受損者。

  • 10 # 巴士底獄3

    一天天的扯蛋,秦華人民不富,社會不安定,能他媽的抗住六國聯軍,最後滅了六國,打仗即費物資又費人丁,人丁缺少又無人種地。諸葛六出岐山還等二十年,沒人啊!

  • 11 # 曲德勝

    反抗暴秦只不過是六國遺民的一個口號,他們想要復辟故國,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同樣也是要徵發徭役的,可能沒有秦朝猛,但也絕對不低,再加上各國相互征伐,百姓受到的苦肯定是要大於秦朝的統治時期;只不過誰沒有想到,最終被劉邦給摘了桃子罷了,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見解。

  • 12 # 黃氏資訊彙編

    天下苦秦久矣,應該是真的,史書都有記載,現在的歷史教科書也是這樣寫的。秦始皇在公元前211年統一六國之後,雖然採取了一些促進社會發展的措施,但是,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和對人民的無限搜刮,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了新的災難,使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直接矛盾日益激化,全國2000多萬人口民不聊生。

    (1)秦始皇對農民的統治和剝削是非常殘酷的。田租、口賦、徭役和兵役是壓在農民頭上的沉重負擔。像征戰南方,出動的兵力不少於二十萬人。(2)秦始皇為自己修建了豪華的阿房宮和巨大的驪山墓,每年役使七十多萬犯人和奴隸。繁重的徭役使成千上萬的農民脫離生產,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3)對人民的嚴刑峻法,勞動人民稍有反抗,就會遭到殘酷的鎮壓。

    (4)實行思想禁錮,焚書坑儒。

    ……

    陳勝吳廣說出這話,是當時農民敢怒而又敢言的表現,應該是真的,“失期,法皆斬”,便是當時嚴刑峻法的真實情況,所以他們才會在大澤鄉揭竿起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做試管嬰兒要在肚子上打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