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貢子曰
-
2 # 文化一家人
宋江招安落得千古罵名,原因無非來自以下幾方面:
一、意識形態所決定
今人看舊人,往往是用今天的觀念去理解舊時的形態。
在今人看來,一千年前的北宋王朝,腐朽沒落,荒淫透頂,奸臣當道,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於是便有無數志士仁人揭杆而起,要推翻那個人吃人的反動統治階級。在這個觀念統領下,宋江招安的舉措,無疑是背道而馳。所以招來罵名。
二、葬送了梁山的大好局面
梁山108將的鼎盛時期,朝廷屢次清剿都以失敗告終。兩贏童貫,三敗高俅,直到把高俅這個大奸臣活捉上山,真是大快人心。梁山好漢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稱分金銀,過的是神仙般的快活日子。
在這個背景下,舉手向朝廷投降,使梁山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得不償失。
三、下場悽慘不得善終
梁山被招安後,人馬立刻被朝廷派去北伐遼國,南征方臘,落得損兵折將,死傷大半。宋江和盧俊義兩位一二把手被奸臣毒死,吳用花榮兩個親信吊死在宋江墳前,倖存的幾位將領也都不得善終,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這樣的悲慘結局,分明驗證了招安並不是光明大道,而是一條不歸路。
總結:
綜上所述,致使今人認為宋江的招安路線等於是害人害己害了梁山,所以招來了罵名。
至於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否還有比招安更好的出路,非本文所要闡述的內容,故不再贅述。
-
3 # 十三哥喂
不要說是那個時代,就算是近代,土匪今日為匪,明日為兵的事情也是大把的,擱到現代那是沒土匪了,但只要國家說特赦招安,相應的人肯定也是大把。
所以說招安尋正途,和時代認知沒有關係,因為國家意識和國家權利、身份才是人類的主流。
但是這種追求正途的行為目的性是極強的,那就是 謀個好前程,能立功受獎,封妻廕子。
所以宋江要招安,大家雖然也有反對的,但是最後基本還是都跟著去了。公孫勝倒是跑的早,那是因為公孫勝是薊州人,而當時的薊州是歸屬遼國管轄的,所以公孫勝其實是遼華人,對於北宋的國家認知感沒那麼強,而且他在薊州是規規矩矩的出家人,到了宋國才搶劫殺人放火的。
其實楊雄也是薊州人,但是他在薊州的身份是逃犯,所以也走不得。
那麼大家既然招安了,當然是想個榮華富貴,可是土匪招安過來人,沒點功勞怎麼享受榮華富貴呢?所以要去建功立業,要去徵四寇,結果十去七八,折損過半,剩下的,也只封了小官兒,而且又被奸臣謀害下毒,所以整個兒一看,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這筆買賣賠了,賠的很慘。
這自然讓人唏噓、惋惜。
不過大家都沒有罵宋江,只是心裡覺得惋惜而已,真正的罵是從“近代接批水滸開始的”,根本不存在什麼千古。畢竟偉人說了,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
原本就對招安不滿的傳統,被人點破,自然是罵聲四起。其實都是時代對傳統文化的需求而已。
-
4 # 143508548
那個時代招安是沒錯的,當然了,小時候看小人書看的那叫一個憋屈,長大了經歷的事多了才發現招安是當時最好的出路,換成現在的話就是進體制了成公務員了,而且還不要考試的那種。其實宋江如果能做到清君側,除了那四個奸臣再招安效果更好。否則寧可不招安。這樣的話就算招安失敗也不會留下罵名。
-
5 # 均是天涯淪落人
大部分人在面對別人的事情時,都很難做到感同身受,這是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造成的,因此很難進行改變。在當時的宋代大家都對出身極其看重,因為這不僅影響個個人的發展,同時也決定著子孫後代的前程,而當時的環境下做官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那樣自己不僅可以獲得大眾的認可與敬畏,同時也可以為自己的後代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對於宋江等人而言這是不可抗拒的誘惑,自然要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朝廷想要招安他們是因為想要借刀殺人,以此來儲存朝廷的力量,而宋江等人明知道是這樣的情況卻依舊做出了這樣的選擇,是因為他們無可奈何,主動權在朝廷手上他們只能接受。
大家之所以討厭宋江,是覺得他將這些人帶上了絕路,導致那些自己認可的英雄一個個隕落,個人的感覺的好壞決定了自己的主觀判斷,再這樣的情況之宋江的名聲自然不會太好。
回覆列表
其實,宋江招安是大勢所趨,是明智的選擇,但是總是被後人噴,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噴的最多的是當代人
我們現代人所接受的知識已經與古代不同了,古代學習的是“忠孝”思想,忠於朝廷、做皇帝的忠臣孝子;而我們現代人,自從辛亥革命以來就開始批判這類的思想。我們稱之為“愚忠”、“愚孝”。
所以在我們看來宋江心心念念像投靠朝廷的懷抱是比較可笑的,不如揭竿而起自立為王。
第二,偉大的人定了調子
現在的歷史比較注重歷代的農民起義,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也不例外。毛主席在評價《水滸傳》時,這樣說:
魯迅評《水滸》評得好,他說:‘一部《水滸》,說得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老人家的這句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人們對於宋江,對於他的投降自然沒有什麼好印象。
第三,根據《水滸傳》中的描寫投降可惜
在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後,前往征討遼國。
此時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是宋軍為首,攻打平峪縣,引軍三萬;另一路是盧俊義為首,攻打玉田縣,也是三萬人馬。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馬未隨行如此算下來梁山的人馬怎麼也有七萬左右。
憑藉著這些兵馬他們滅了遼國、平定了田虎、王慶、方臘的叛亂。可見宋江的實力還是可以的,如此實力,自立為王絕對不是夢。
梁山泊一直給人一種無敵的感覺,軍事上,很少有敗績。這正是讀者們接受不了宋江招安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