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在《威尼斯商人》中幾乎沒有提及到與之相應時代的畫派或巨匠。
唯一有些相關繪畫描述的是出現在第三幕。
鮑西亞按照父親的遺願,要求求婚者從金,銀,鉛三個匣子中挑選,選中裝有鮑西亞肖像的匣子的人便有資格迎娶才貌雙全的富家女嗣鮑西亞。
其中金匣子中裝著的是骷髏頭骨,銀匣子中裝的是“眯著眼睛的傻瓜的畫像”,鉛匣子中才是裝著鮑西亞小姐的肖像,原文大致描述為
並沒有發現莎翁想要在除了畫面內容和人物感情以外給予更多的資訊,也並沒有指明是誰畫的。加之莎翁的大部分基本劇本創作基本都是具有戲劇化特點的虛構故事,或許並沒有原作,那就嘗試尋找可考原型,所以只能大致猜測。透過上面的描述總結為:雙唇微啟的金髮少女肖像。
劇本創作在1596-1598年,背景處於16世紀的義大利威尼斯,文化史上處於文藝復興末期向巴洛克過渡的時期,也是義大利藝術史上繼佛羅倫薩之後第二個重要的藝術中心,貴族、軍人、富商等已經開始流行邀請畫家定製肖像畫在家做裝飾的風潮。當時的威尼斯畫派正在發展勢頭,但威尼斯畫派的主要特點在於將重點從人的形象轉到對色彩,風景,場景事件等人之外轉移。而巴洛克則是注重矯飾,譬如貴婦人肖像中看到了無限豐富豔麗的色彩變化,人物的服裝、頭上和頸上的首飾、華麗的衣料等細節都非常清晰地體現在畫面中,所以單憑原文描述對鮑西亞人物靈動的描繪的很難區別畫派。
但讓我想起提香的這幅肖像畫,提香(Tiziano Vecelli 1488-1576)是威尼斯畫派三傑之一,也非常擅長肖像畫。
也願提香的這幅畫作能夠填我們對鮑西亞在文字描述上的形象想象。
但, 提香這是畫的誰?
這幅畫並不是普通的一幅商邀的尋常女子肖像畫,其實畫的是聖經故事裡懺悔的抹大拉。17世紀之前大部分畫作內容其實還是圍繞著宗教故事展開,而且大部分的角色都有固定的定式。
Antonio Allegri da Correggio ---Noli Me Tangere 別觸碰我 1525
Quentin Metsys 抹大拉的瑪利亞 1520-1525
Simone-Cantarini 懺悔的抹大拉 1612
以上幾幅都是16-17世紀左右的畫家所刻畫的抹大拉的瑪麗形象,幾乎都是微啟雙唇。
在聖經中抹大拉的瑪麗亞是耶穌最虔誠的信徒,甚至沒有之一,她陪伴了耶穌受難和復活的重要且艱難時刻。甚至一些現代學者認為抹大拉的瑪利亞是耶穌的妻子,在暢銷小說《達芬奇密碼》中就是以耶穌與抹大拉的瑪利亞之間神秘關係為線索層層解密。
那麼回到主題,關於威尼斯商人中鮑西亞肖像的描繪。16世紀末之前的肖像其實也是有定式的,大部分都是嚴肅的3/4側面的肖像。
Angelo_Bronzino Lucrezia_Panciatichi 1540
Peter de Kempeneer, 肖像 1530
畫中可看到,當時的婦女肖像幾乎都是雙唇緊閉,表情嚴肅。很難找到一幅16世紀刻畫雙唇微啟的畫像。從17世紀開始的巴洛克之後,肖像才慢慢的面帶神情,有性格特點注入到肖像畫中。
雙唇微啟並不是一幅尋常的肖像,顯然莎翁對肖像畫的設計也是動了小心思的。
在看到莎翁對銀匣子中的那副肖像畫的描述“眯著眼睛的傻瓜的畫像”,而且每個匣子還附有一首對每個選擇此匣的短詩來判定求婚者。那每幅畫是否也是帶有他想透露對人物角色形象的設定。
莎翁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在《威尼斯商人》中也很輕易的看出他的宗教立場。或許我們可以猜測,莎翁想把鮑西亞從各個方面都描述成一個忠貞,聰明,美麗的女子,甚至將抹大拉的瑪利亞雙唇微啟的金髮少女的形象也注給了鮑西亞,或者說是一個接受聖垂的角色。
將抹大拉在遇到耶穌之前的種種不得已的遭遇與鮑西亞因為父親遺願,不能自由選擇婚姻做一個平行比較,只能按照抽籤的方式來決定餘生的命運,而他的畫像恰巧由她愛慕品行端正的巴薩尼奧選中,避免了鮑西亞嫁給她厭惡的人。
或許如果能輕易找到莎翁生活時代的一幅雙唇輕啟的少女肖像畫,那就能推翻我的猜測。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在《威尼斯商人》中幾乎沒有提及到與之相應時代的畫派或巨匠。
唯一有些相關繪畫描述的是出現在第三幕。
鮑西亞按照父親的遺願,要求求婚者從金,銀,鉛三個匣子中挑選,選中裝有鮑西亞肖像的匣子的人便有資格迎娶才貌雙全的富家女嗣鮑西亞。
其中金匣子中裝著的是骷髏頭骨,銀匣子中裝的是“眯著眼睛的傻瓜的畫像”,鉛匣子中才是裝著鮑西亞小姐的肖像,原文大致描述為
美麗的鮑西婭的副本!這是誰的神化之筆,描畫出這樣一位絕世的美人?這雙眼睛是 在轉動嗎?還是因為我的眼球在轉動,所以彷彿它們也在隨著轉動?她的微啟的雙唇,是因為她嘴裡吐出來的甘美芳香的氣息而分裂的;唯有這樣甘美的氣息才能分開這樣甜蜜的朋友。畫師在描畫她的頭髮的時候,一定曾經化身為蜘蛛,織下了這麼一個金絲的髮網,來誘捉男子們的心;哪一個男子見了它,不會比飛蛾投入蛛網還快地 陷下網羅呢?可是她的眼睛!他怎麼能夠睜著眼睛把它們畫出來呢?他在畫了一隻眼睛以後,我想它的逼人的光 芒一定會使他自己目眩神奪,再也描畫不成其餘的一隻。可是瞧,我用盡一切讚美的字句,還不能充分形容出這 一個畫中Phantom的美妙;然而這Phantom跟它的實體比較起來,又是多麼望塵莫及!並沒有發現莎翁想要在除了畫面內容和人物感情以外給予更多的資訊,也並沒有指明是誰畫的。加之莎翁的大部分基本劇本創作基本都是具有戲劇化特點的虛構故事,或許並沒有原作,那就嘗試尋找可考原型,所以只能大致猜測。透過上面的描述總結為:雙唇微啟的金髮少女肖像。
劇本創作在1596-1598年,背景處於16世紀的義大利威尼斯,文化史上處於文藝復興末期向巴洛克過渡的時期,也是義大利藝術史上繼佛羅倫薩之後第二個重要的藝術中心,貴族、軍人、富商等已經開始流行邀請畫家定製肖像畫在家做裝飾的風潮。當時的威尼斯畫派正在發展勢頭,但威尼斯畫派的主要特點在於將重點從人的形象轉到對色彩,風景,場景事件等人之外轉移。而巴洛克則是注重矯飾,譬如貴婦人肖像中看到了無限豐富豔麗的色彩變化,人物的服裝、頭上和頸上的首飾、華麗的衣料等細節都非常清晰地體現在畫面中,所以單憑原文描述對鮑西亞人物靈動的描繪的很難區別畫派。
但讓我想起提香的這幅肖像畫,提香(Tiziano Vecelli 1488-1576)是威尼斯畫派三傑之一,也非常擅長肖像畫。
也願提香的這幅畫作能夠填我們對鮑西亞在文字描述上的形象想象。
但, 提香這是畫的誰?
這幅畫並不是普通的一幅商邀的尋常女子肖像畫,其實畫的是聖經故事裡懺悔的抹大拉。17世紀之前大部分畫作內容其實還是圍繞著宗教故事展開,而且大部分的角色都有固定的定式。
Antonio Allegri da Correggio ---Noli Me Tangere 別觸碰我 1525
Quentin Metsys 抹大拉的瑪利亞 1520-1525
Simone-Cantarini 懺悔的抹大拉 1612
以上幾幅都是16-17世紀左右的畫家所刻畫的抹大拉的瑪麗形象,幾乎都是微啟雙唇。
在聖經中抹大拉的瑪麗亞是耶穌最虔誠的信徒,甚至沒有之一,她陪伴了耶穌受難和復活的重要且艱難時刻。甚至一些現代學者認為抹大拉的瑪利亞是耶穌的妻子,在暢銷小說《達芬奇密碼》中就是以耶穌與抹大拉的瑪利亞之間神秘關係為線索層層解密。
那麼回到主題,關於威尼斯商人中鮑西亞肖像的描繪。16世紀末之前的肖像其實也是有定式的,大部分都是嚴肅的3/4側面的肖像。
Angelo_Bronzino Lucrezia_Panciatichi 1540
Peter de Kempeneer, 肖像 1530
畫中可看到,當時的婦女肖像幾乎都是雙唇緊閉,表情嚴肅。很難找到一幅16世紀刻畫雙唇微啟的畫像。從17世紀開始的巴洛克之後,肖像才慢慢的面帶神情,有性格特點注入到肖像畫中。
雙唇微啟並不是一幅尋常的肖像,顯然莎翁對肖像畫的設計也是動了小心思的。
在看到莎翁對銀匣子中的那副肖像畫的描述“眯著眼睛的傻瓜的畫像”,而且每個匣子還附有一首對每個選擇此匣的短詩來判定求婚者。那每幅畫是否也是帶有他想透露對人物角色形象的設定。
莎翁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在《威尼斯商人》中也很輕易的看出他的宗教立場。或許我們可以猜測,莎翁想把鮑西亞從各個方面都描述成一個忠貞,聰明,美麗的女子,甚至將抹大拉的瑪利亞雙唇微啟的金髮少女的形象也注給了鮑西亞,或者說是一個接受聖垂的角色。
將抹大拉在遇到耶穌之前的種種不得已的遭遇與鮑西亞因為父親遺願,不能自由選擇婚姻做一個平行比較,只能按照抽籤的方式來決定餘生的命運,而他的畫像恰巧由她愛慕品行端正的巴薩尼奧選中,避免了鮑西亞嫁給她厭惡的人。
或許如果能輕易找到莎翁生活時代的一幅雙唇輕啟的少女肖像畫,那就能推翻我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