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有些詩句表面相似,常常並非因為引用之故,而因其所用詞語或非實指而為典故。如以"蟋蟀"言”秋“,以“朝露”言"光陰亦逝",以“松柏”言“長壽”,以"楊"言“佳人爽約”等均源於《詩經》,且為《古詩十九首》等大量古詩所用。《詩經》外,《楚辭》、《戰國策》、諸子百家等也多有典出,至於所言化用、或直引前人詩句,亦不獨為古詩十九首所有,在漢、魏晉、六朝詩中十分常見。蓋因所用詞句皆為經典,或出於《詩經》、《楚辭》、《戰國策》、諸子百家等(如曹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為《詩經.鄭風.子衿》原句),或出於前朝名作(如謝靈運“菰蒲冒清淺”源出曹植“朱華冒綠池”),讀書人皆瞭然於心。粗略而言,化用詩句類同今日用成語名言於文章,與冒認他人之作為己首創的抄襲之舉斷然不同。今有人不能博覽古文卻常發驚人之論,指責古代抄襲之風盛行,貽笑大方耳。至於題主舉例,“月出懷人”語出“《國風.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客從遠方來”語出《論語》“有客從遠方來,不亦樂乎”。以“金石”比“長壽”或因古代頌功記事的鐘鼎碑碣被稱為“金石”,《墨子.兼愛》:"以其所書於竹帛,鏤於金石,琢於槃盂,傳遺後世子孫者知之。”。人生易逝,功名不朽,是以“金石”為“長久”之意。"思君令人老"語出《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弁》"假寐永嘆,維憂用老。",“思君”是為“憂”矣。“相去萬餘里”或語出李陵《答蘇武書》“相去萬里,人絕路殊。生為別世之人,死為異域之鬼”,亦或不過偶語為當時廣而用之。一言以概之,《古詩十九首》所用皆為常用之典,若僅憑此認為古詩十九首為一人所作,實不足信。現今只知古詩十九首為漢末之作,作者並不為一時一人,然確為何人所作已不可考。用前人詞句入詩,有時僅用其句式,有時用其句意,有時隱言後句之意,有時用前人整篇之意,有時甚至反其意而用之。古詩用典又極為隨意,信手拈來而不細加考據,因此萬不可僅因意象、語詞相近而一概而論。古詩句法、煉詞、聲韻或不如唐詩,然以篇章結構為妙,雜糅興、比、敘事、議論、感慨於一詩,轉折無縫,意實相貫。若僅著眼於詞句之相似,而不能知其變化,究其深意,而後放眼於篇章氣象,則窺一斑而不見全豹也。
古詩中有些詩句表面相似,常常並非因為引用之故,而因其所用詞語或非實指而為典故。如以"蟋蟀"言”秋“,以“朝露”言"光陰亦逝",以“松柏”言“長壽”,以"楊"言“佳人爽約”等均源於《詩經》,且為《古詩十九首》等大量古詩所用。《詩經》外,《楚辭》、《戰國策》、諸子百家等也多有典出,至於所言化用、或直引前人詩句,亦不獨為古詩十九首所有,在漢、魏晉、六朝詩中十分常見。蓋因所用詞句皆為經典,或出於《詩經》、《楚辭》、《戰國策》、諸子百家等(如曹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為《詩經.鄭風.子衿》原句),或出於前朝名作(如謝靈運“菰蒲冒清淺”源出曹植“朱華冒綠池”),讀書人皆瞭然於心。粗略而言,化用詩句類同今日用成語名言於文章,與冒認他人之作為己首創的抄襲之舉斷然不同。今有人不能博覽古文卻常發驚人之論,指責古代抄襲之風盛行,貽笑大方耳。至於題主舉例,“月出懷人”語出“《國風.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客從遠方來”語出《論語》“有客從遠方來,不亦樂乎”。以“金石”比“長壽”或因古代頌功記事的鐘鼎碑碣被稱為“金石”,《墨子.兼愛》:"以其所書於竹帛,鏤於金石,琢於槃盂,傳遺後世子孫者知之。”。人生易逝,功名不朽,是以“金石”為“長久”之意。"思君令人老"語出《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弁》"假寐永嘆,維憂用老。",“思君”是為“憂”矣。“相去萬餘里”或語出李陵《答蘇武書》“相去萬里,人絕路殊。生為別世之人,死為異域之鬼”,亦或不過偶語為當時廣而用之。一言以概之,《古詩十九首》所用皆為常用之典,若僅憑此認為古詩十九首為一人所作,實不足信。現今只知古詩十九首為漢末之作,作者並不為一時一人,然確為何人所作已不可考。用前人詞句入詩,有時僅用其句式,有時用其句意,有時隱言後句之意,有時用前人整篇之意,有時甚至反其意而用之。古詩用典又極為隨意,信手拈來而不細加考據,因此萬不可僅因意象、語詞相近而一概而論。古詩句法、煉詞、聲韻或不如唐詩,然以篇章結構為妙,雜糅興、比、敘事、議論、感慨於一詩,轉折無縫,意實相貫。若僅著眼於詞句之相似,而不能知其變化,究其深意,而後放眼於篇章氣象,則窺一斑而不見全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