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大嶺
-
2 # 哈哥0506
田徑比賽前的準備活動在田徑比賽中,準備活動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參賽運動員能否發揮出真實水平,是取得優異成績和防止運動損傷的關鍵。 一、賽前準備活動的生理機制 在做準備活動後,體溫略有升高,身體會感到微熱,適度地增強體溫可提高神經傳導的速度,使肌肉粘滯性降低,提高血液中紅細胞與氧的結合力。在進行準備活動後,體內新陳代謝提高,左心室的充盈時間與射血時間縮短,提高心臟工作效率,同時血液阻力減小、血乳酸水平下降,肌肉收縮與放鬆的速度加快,使機體處在良好的準備狀態。因此,賽前做準備活動,能提高大腦皮層和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促進各系統器官互相進行協調活動,克服機體的生理惰性,為機體發揮更大的工作效率而做好準備。 二、賽前準備活動的種類 (一)一般性準備活動 一般性準備活動由走、慢跑開始,之後進行幾分鐘的徒手操練習,這些練習後進行一些靜力性柔韌練習,特別注意活動那些柔韌性較差的部位。(二)專門性準備活動 專門性準備活動與運動專案有關係,要在比賽中獲得最佳競技狀態,掌握好準備活動的量與強度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如果一個跳遠運動員做跳遠練習,應該為比賽儲存實力,做一些模仿練習。如果有6次跳遠機會,運動員應該在準備活動時跳2~3次,以保證最佳的效果在比賽中出現。 (三)接續的準備活動 由於運動員的參賽專案之間間隔短或每次試投後到下輪次有很長時間,要想在下一輪次取得好的成績,就有必要進行接續的準備活動。如果每次都進行如前所進行的間歇,會使人體原來準備活動的效果下降。一般來說,在準備活動結束後30分鐘左右,效果就會逐漸減弱,慢慢會回到原來的狀態。但如果在效果消失前5~10分鐘時進行慢跑和體操等接續活動,即可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接續的準備活動的時間長短與內容尊在多次的實踐中總結,逐步積累。 三、不同專案準備活動的方法 (一)短跑的準備活動 1.伸展運動和體操。 2.從放鬆慢跑開始,然後逐漸提高速度,使身體的溫度升高。最好把前兩種方法組合穿插在一起進行,其效果更好,尤其是多加入柔韌性的練習。 3.不穿釘鞋跑2~3次,要求動作速度要快,幅度要大,特別注意放鬆。 4.起跑後的加速練習。聽槍等訊號做出快速反應,檢查從加速跑到最大速度的技術能否很好地發揮出來。 5.在放鬆跑、慢跑和體操後,可採用按摩等手段,以達到使緊張的肌肉放鬆的目的,同時注意保溫和休息。注意短跑要求有高度的集中力,因此,這個準備活動不能過長。同時,還要注意動作的速度和幅度。 (二)中跑的準備活動 1.伸展運動,體操和慢跑等交替進行,和長跑一樣,需一定的時間,逐漸升高體溫。 2.採用與比賽相同的速度,間歇跑300~400米。 3.加速跑應逐漸提高速度,用接近最大速度的速度跑,預先給予刺激。 4.進行簡單的體操伸展運動並注意保持體溫和休息。 (三)長跑的準備活動 1.穿插進行體操和伸展運動,使身體充分舒展,尤其注意各關節活動。 2.從放鬆跑開始,提高體溫,然後逐漸提高速度。在微微出汗後,測量脈搏數,可知道準備活動的完成情況如何。 3,在跑的過程中稍加入些體操活動,以調節呼吸。 4.休息時注意保持體溫,但不能躺下休息。長跑是耐久力的比賽,因此既要滿足以上條件,還要儘可能地節省能量,若準備活動過多就會疲勞。 (四)跳躍專案的準備活動 1.體操、慢跑、伸展運動和放鬆跑等。 2.進行起跑等練習,可以代替跳躍運動,如跨步跳等。 3.助跑練習。預先在練習場地進行步點確定助跑,並根據當時具體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 4.用1~2次全力或者用80%的力跳躍,以體會肌肉用力的感覺。 5.少量體操練習和放鬆慢跑,按摩與休息。 (五)投擲專案的準備活動 1.充分進行伸展運動和體操練習。 2.放鬆慢跑和放鬆跑。 3.和跳躍的助跑練習一致,準確細緻地進行投擲助跑。 4.全力或用80%的力量進行數次試投獲得直接感覺。 5.按摩和休息。 四、準備活動的時間和強度 準備活動的強度和時間取決於個人的具體情況,強度應掌握適宜,過小達不到要求,過大又能引起機體疲勞。準備活動的時間一般應在45~80分鐘,運動員在比賽前20分鐘應減量,約在賽前10分鐘結束準備活動,但也應根據各專案的特點有所差異。
回覆列表
常規準備活動一般有:慢跑,球類活動,各種遊戲。。。。。。 專門性準備活動一般有:小步跑,高抬腿,車輪跑,壓腿,交叉步跑,鐘擺跳,短距輕快跑,短距加速跑,踢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