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雞蛋番茄是紅色的
-
2 # 徐祖吉
對於送禮問題,有幾種情況,是親戚,朋友送禮是真心。若下級給上級送禮,家長給老師送禮,大家心裡明白,是有目的的。
我曾當個多年的班主任,我真心地對家長說,你沒有必要給老師送禮。
因送禮與不送禮,其實老師都一樣。因老師知道,家長與老師的關係只是因為孩子讀書才認識的,沒有親戚關係。家長給老師送禮,肯定家長就有目的的,是想得到老師多方照顧。
要麼想讓孩子坐個好位置,要麼想給孩孑多提提問,要麼多找幾次孩子談談心等等的照顧。
家長,你的想法錯了,老師收禮不收禮。作為教師,老師都會對學生似自已的孩子一樣,時時處處都在關心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在學生面前所做每項事情都是一視同仁的。
如:學生坐位置的問題。為了保證學生視力不受影響,基本上是兩週位置一輪換,教室的每一角落都會輪到,不會因為你家長送了禮,你的孩子就會固定在某一位置,一則對你子女視力有害,二則全班同學看見特殊,同學會不滿。因此,老師不會因你的孩子,而不顧全班的孩子而這樣做的。
再如課堂提問。假如經常抽你孩子的問,多次答不上,自已可能缺乏信心,對你的孩子的成長反而不好。
關於學生談心的問題。班主任老師隨時會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看到有不正常的心裡或表現,老師就會找學生了解情況,進行談心,疏導。
你的孩子本身發展正常,那有必要找談心,同學會認為你的孩孑犯了錯誤。找你孩子,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壓力。
為此,家長真的沒必要去送禮,送不送禮,老師對你孩子都會一樣的。不要以為送禮買心安,這實際上是缺乏對老師的信任。
你應做的是多關愛你孩子,教育你孩子遵守紀律,尊敬老師,不給班主任增加工作負擔,算你是對老師工作大力支援,算你是給老師送了份大禮。
網友們,你們認為呢?
-
3 # 燕輝說
現在所謂的的送禮就是送禮品或者金錢,“送禮”一詞,在當今社會,眾人認為是貶義詞,可是也有褒義詞的一面,比如:親人之間互送禮,朋友之間互送禮等,都表示一種友好的表達方式。
那麼,對於家長給老師送禮的問題,是不對的,家長給老師送禮思想不純或者禮金達到一定額度的屬於犯罪行為,老師收家長禮品或金錢是違反教育部《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問題的規定》的條例的,是違紀行為。
當然,當今社會確實存在一些教師受賄的問題,希望你不要助長不正之風。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
4 # 我愛語文
肯定不對。
2014年教育部出臺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罰辦法》中,將教師接受家長禮物的行為列入師德10條紅線。所以,作為家長,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都不應該向老師送禮,否則,無疑於是將老師拖入險境。
從老師的角度看,絕大多數老師也都不願意因為收受家長的禮物而使本來簡單、純粹的家校關係變得複雜,更不願意因為收了家長的禮物而被上級查處,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留下汙點。
家長與老師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只要是為了孩子好,家長有任何想法、建議和意見都可以開誠佈公地與老師溝通,沒有必要摻雜一些與物質利益相關的因素。
-
5 # 丁香88577228
做任何事情,起心動念的第一初衷決定了“善惡”“褒貶”!...你起心動念就是簡簡單單地感謝老師就是“善或褒”。若你起心動念是“借”感謝老師後還有“第二目的”的送禮就是“心術不正”!...
回覆列表
我認為送禮可以,比如這個老師對你的孩子有個大的幫助,你就是想要有所表示可以送老師所在的學校一枚錦旗,這樣可以讓這個老師的行為更受肯定,也讓你的心意有所表達。
要是就是明晃晃的金錢贈送,或是過節送禮品送卡,就不能說是對不對的問題了。你的行為是錯的,老師接受你的饋贈那就不僅僅是對不對的問題了,而是一種違反師德師風,是一種違紀行為!
但現實中這樣的事卻是屢禁不絕!原因很簡單,就是需求於利益,家長給老師送禮無非就是想要老師對待自己的孩子能夠多用點心,更好的幫助家長學習,要是給班主任可能是為了一個好座位,好同桌,一個好的班級幹部!那麼班級這麼多學生。你如何能夠讓老師對你的孩子另眼相待呢?靠積極溝通好像很難,那麼就出現禮開頭,話好說的現象!而收禮的老師呢?當然就是利慾薰心了唄!我也是一名教師,當然在生活中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但是現在的我不太喜歡這種現象,我現在工資夠養活我自己的,我每月還有餘錢乾點其他的,我的家庭條件也不錯,但是我卻很理解收禮的老師,我們現在的工資太少了。我剛才說我工資夠我自己花,沒問題但是我現在是一個人,不用擔心房車,沒事還能啃啃老,但是有的老師面積四個老人,子女教育,房貸車貸,就這麼點工資夠嗎?那不夠,現在不讓補課,不讓有做違反師德的行為,那麼這些老師就會用跟自己有關的機會,"掙錢"
但是想要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就是要讓家長少做,老師更是應該秉持違法的事不做,非法的錢不賺的原則,這樣才是家長跟老師一個正確的相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