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BM大嘴

    “竭忠奉國”南梁忠良羊侃!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羊侃是何許人也?為何能讓歷史銘記於他?羊侃是南北朝時期南梁著名將領!

    但是,起初羊侃並不是在南梁任職的,羊侃早年是在北魏為官,之後率領自己的部眾向南迴歸自己的國家梁朝,在南梁任職期間多次隨軍北伐,官至侍中、都官尚書等。

    羊侃的一生是戎馬的一生,太清二年時南梁爆發了侯景之亂,羊侃奉命堅守建康,多次擊退叛軍進攻。羊侃一生都在盡力效忠南梁,克己奉公,為南梁的發展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梁侃是一個性情寬厚的人,待人真誠。但是,羊侃的生活卻是非常的奢侈。不管怎樣我們都可以看出羊侃是一個守義、堅定、英勇的將領,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尊重和敬仰!

  • 2 # 笑看人生說隋朝

    上面一位朋友說得極有道理,我來簡單說說羊侃。羊侃的父親是羊祉,羊侃從小就身材魁梧偉岸,十分喜好文史,而且有武功和謀略,以武功和氣力而聞名於當時。在北魏的時候,有一次皇帝問他,郎官們說你是老虎,難道是披著虎皮的羊嗎,讓他試著裝扮一次老虎的樣子出來。羊侃於是就伏在地上,用手挖掘宮殿的地面,竟五個手指頭一起插入地底下,皇上十分敬佩,賞賜給他珠寶以及寶劍。

    從北朝回到南朝以後,有一次陪梁武帝參加宴會,少府送上了新打造的兩刃槊,長度二丈四尺,圍一尺三寸。梁武帝於是就讓羊侃騎上紫騮馬試試新兵器如何,羊侃拿槊上馬,左右上下刺殺,耍了一通,周圍觀看的人都紛紛爬上樹觀看。梁武帝說,這顆樹定要因羊侃而折斷。之後一會兒,果不其然,樹折斷了,於是武帝就把這槊稱為“折樹槊”,羊侃的神勇就像這個樣子。

    和戰場上的雷霆萬鈞,任勞任怨和嚴肅認真的作風相比較,在日常生活中,羊侃完全是另外一種作風作派。他生活十分講究,可以說得上奢靡。第一次到衡州的時候,用兩隻船搭成三間相通的小房子,用珠寶以及有花紋的錦織品來裝飾,周圍大擺帷帳和屏風,一邊喝酒,一邊聽女樂唱歌,一時間兩邊觀看的人像潮水一樣,人很多。有一次,魏國,即北魏派使者陽斐來南梁,羊侃和陽斐在北魏的時候曾經是同學,於是羊侃擺下酒宴,宴請陽斐,前來的客人有三百多人,用的食器皆是金玉打造的,音樂演奏的是三部女樂。到晚上的時候,一百多侍女奴婢手拿著金花燭來照明。

    羊侃的性情寬厚,有器量。南歸以後,他曾經在漣口擺設酒宴宴請客人,有個叫張孺才的客人,喝醉酒以後不小心讓船裡著了火,火勢一下子蔓延開來,燒掉了七十多艘的船,金銀玉帛更是不計其數。羊侃聽說後,一點都不在意,只是不停叫上酒,張孺才又羞愧又害怕,就逃走了,羊侃讓人把他叫了回來,還像以前那樣對待他。另外羊侃在防守臺城抵禦侯景之戰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 3 # 木林森樹的開物

    羊侃,南北朝時的曠世奇才。力大過人,武功蓋世,又精通史書,兵法。是南北朝亂世之際,熠熠生輝的棟樑之材,被梁武帝稱為文武雙全大智大勇的全才,可惜生不逢時,最終病死。

    眾所周知,南朝梁武帝,開國皇帝,開始也是文韜武略,老年後,卻一心信佛,不理國事。國家內憂外患嚴重,這時,北魏侯景佯裝投降,其實為謀反。

    公元548年,侯景叛亂,大軍挺到京城,天天沉溺佛事的梁武帝才任命羊侃為軍師。羊侃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保衛京城健康,舍子救國。

    敵人兵臨城下,城中百姓官兵官吏無不人心惶惶。羊侃足智多謀,臨危不懼。

    1,把民眾岸宗姓分組,便於管理和宣傳;

    2,整頓軍紀,處死違紀官兵,制止瘋搶風潮。

    3,敵軍久攻不下,用桐油乾柴火攻,羊侃命人在城門邊鑿開口子,從上面澆水滅火,同時在門洞裡射死敵人。

    4,侯景命令手下用用斧頭劈門。守城將士嚇得不行,羊侃思考後,也命人在裡面劈門,鑿開幾個小洞,從裡面射箭,破壞敵人的詭計。

    5,敵人一計接一計,又用木驢計,每隻木驢肚子裡藏6名士兵,企圖上演“木馬屠城”,羊侃早有預料,數日前就見敵人伐木,於是讓士兵上山採很多大石頭,從城樓上扔下,專門砸破敵人的木驢計。

    6,侯景大怒,改進木驢,把木驢做得上面很尖,這樣石頭不容易砸到,又釘了牛皮,以保證結實。羊侃依然有辦法,讓士兵在箭上綁了浸油的葦草,點燃了射下敵人的木驢,大火很快就燒壞了木驢。

    7,侯景又叫人打造高高的登樓車,直接從後邊推到城牆邊,準備登樓。羊侃不慌不忙,等敵人的登樓車靠上城牆,他就命令士兵用力推,因為城下土質疏鬆,高大的登樓車很容易就倒掉了,砸死不少敵人。

    8,侯景又想了辦法,在城外築起了長圍牆,企圖將京城圍死,羊侃讓人固守,冷靜。敵軍又在城外堆起了土山,逼近城牆。羊侃就在城內也堆砌了土山,還在上面建了樓,抵禦敵人進攻。

    9,侯景後來又抓了羊侃的兒子做人質,讓他開門投降。羊侃一心報國,勸兒犧牲以忠為國,甚至直接放箭,射向兒子以免心裡有牽掛。

    侯景的隊伍,攻擊了一個多月,用盡各種計謀,戰術,死活就是拿不下健康城。可惜,羊侃日夜操勞,最終病倒,為保衛京城獻出了生命。可以說,如果羊侃不死,梁不一定會滅,起碼退遲滅國,南朝歷史很可能重寫。

  • 4 # 聊以自娛2

    羊侃生性豪侈,性格寬厚,既是猛將,又誠信堅定。隋唐史學者姚思廉說:“羊侃、鴉仁值太清之難,並竭忠奉國。侃則臨危不撓,鴉仁守義殞命,可謂志等松筠,心均鐵石,古之殉節,斯其謂乎”!唐代著名史學家李延壽評價:“侃則臨危不撓,鴉仁則守義以殞。古人所謂“心同鐵石”,此之謂乎”?

    羊侃(496—549年),字祖忻,泰山樑父(今山東泰新)人。南北朝時期梁朝著名將領,東漢南陽太守羊續的後代,北魏平北將軍羊祉之子。羊侃生性豪爽,精通音律,會編寫曲子和歌詞。據說他喜歡排場,生活奢靡。吃飯時,姬妾侍立,樽酒歌舞助興。

    羊侃身材魁偉,身高七尺八寸,頗通文史,膂力過人、力大無窮,能拉開六石強弓,不到20歲時便隨同父親羊祉在梁州(今陝西漢中)作戰,立有不少戰功,被任命為尚書郎。後遷升徵東將軍、泰山太守,封鉅平縣侯。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秦州(今甘肅天水)羌人莫折念生造反,莫折念生讓其弟莫折天生攻陷岐州(今陝西鳳翔),進犯雍州(今西安)。羊侃那時任偏將軍,跟隨假(代理)大將軍、尚書令(宰相)蕭寶夤(yín南齊明帝蕭鸞的第六個兒子)前去征討。羊侃一箭射死莫折天生,擊潰叛軍,因功進封徵東大將軍、東道行臺、泰山太守,賜爵鉅平侯。

    早前,羊侃的父親羊祉就有南歸江東的想法,時常私下對兒子們說:“一個人怎能長久滯留在異國他鄉呢?你們將來一定要回歸南朝去”。武泰元年(528年),徐紇依附羊侃,趁機勸說羊侃起兵反叛北魏。羊侃於是決定南歸梁朝,以完成先人夙願。羊侃的堂兄兗州刺史羊敦得知此事,便憑藉州城阻止羊侃。

    武泰元年(528年)八月,羊侃率三萬精兵襲擊羊敦,未能成功,便在兗州周圍修築了十幾座城堡進行圍困羊敦,並向梁朝請降求援。梁武帝命羊鴉仁率兵接應;北魏孝莊帝元子攸為了穩住羊侃,則遣使加封羊侃為驃騎大將軍、司徒、泰山郡公,並許諾他永為兗州刺史。羊侃卻斬殺這個魏使,以表明南歸決心。這年十月,北魏命於暉率軍數十萬征討羊侃,又命高歡、爾朱陽都增援。羊侃被重重圍困,士卒死傷慘重,營中箭矢用盡,梁朝援軍卻遲遲不到。冬月,羊侃趁夜突圍而出,邊戰邊走,經過一天一夜才逃出北魏國境,到達渣口。這時羊侃身邊僅剩士卒1萬餘人,戰馬二千餘匹。準備渡江時到梁朝時,士卒竟整夜唱著悲傷的歌曲,羊侃便對他們說:“你等懷念故土,也是天性,我也不能強迫大家跟著我。或去或留,大家自己決定,我們就在這兒分手吧”!士卒大都拜辭離去。

    梁大通三年(529年),羊侃到達建康(今江蘇南京),被任命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瑕丘征討諸軍事、安北將軍、徐州刺史。長兄羊默、弟弟羊忱、羊給、羊元,也都被任命為刺史。梁中大通四年(532年),羊侃擔任都督瑕丘諸軍事、安北將軍、兗州刺史,隨太尉元法僧北伐。元法僧因與羊侃是舊交,推薦羊侃為大軍司馬。當時,閩越地區常有叛亂,歷任太守都不能禁止。中大通六年(534年),羊侃任雲麾將軍、晉安(治今福建福州)太守。羊侃到後,征討叛軍,斬殺渠帥陳稱、吳滿等人,從此郡內再無反叛。不久,羊侃被徵為太子左衛率。

    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叛亂,攻下了梁國京城建康,包圍了皇城臺城。遭到了梁國皇城守軍堅決抵抗,侯景就用木驢(一種攻城門的器械),羊侃鎮定自若,讓人先做火把、安上鐵箭頭,用油澆灌,點燃後投擲到木驢上,將侯景的木驢全部燒壞了。侯景又在東西兩面堆造土山,用來壓制臺城。羊侃則派人挖掘地道,暗通到土山底下,使得土山崩塌。侯景再製作高達十多丈的登城樓車,準備從車上往城中射箭。羊侃道:“樓車太高而壕溝虛軟,來時必然傾倒,我們不必防禦”。侯景的樓車果然像羊侃說的那樣倒塌了。這時,天降大雨,臺城有一處城牆崩塌,侯景趁機攻城。羊侃用火把投在侯景攻城軍隊的身後,阻斷他們後續部隊,用弓弩射殺前面的攻城士兵。同時,組織兵民冒雨搶修城牆。侯景對羊侃黔驢技窮、無計可施,無論如何就是攻不下臺城。

    侯景見難以破城,心生一計,將此前捉住的羊侃兒子羊鷟(zhuó)押到城下,以此來要挾羊侃。羊侃站在城牆上說:“我羊氏豁出整個宗族報效國家,尚且不夠,怎麼會在乎一個兒子呢?希望你能早點殺掉他”!過了幾天,侯景又將羊鷟押來。羊侃對羊鷟說:“我以為你早已死了,怎麼還活著呢?我以身許國,不會因為你動搖我的決心的”!說著,就取出弓箭,朝著兒子羊鷟拉弓便射。叛軍趕忙拉走了羊鷟,侯景得知後,感嘆羊侃的忠義,也就沒有殺掉羊鷟。

    這年(548年)臘月,羊侃在建康臺城病逝,時年54歲。梁武帝追贈他為侍中、護軍將軍,又賜東園秘器、鼓吹樂隊。後世對羊侃評價很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明對父親的思念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