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張
-
2 # 花眼看花
應該是快20年了。
說來有緣,1999年12月3日,我家鄉的地方小報曾破例用較大的版面登載了我的一篇《我看“王朔看金庸”》。這是我針對當時王朔對金庸的批評而做的反批評。
當然,那篇十分幼稚的小文,王朔先生不可能看到。儘管如此,寫作此文對於我本人來說,倒是頗有意義;今天來看,我也不悔當初。
儘管我也很尊敬王朔先生,儘管金庸小說遠非完美,但對於指責金庸小說的所謂“語言陳腐、人物虛假和鼓吹殺戮”,我仍然不能同意。金庸對小說語言的追求是“清簡流暢”。事實上,他不僅做到了這一點,而且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古典文學語言的優秀傳統,做到了“優美、準確、精練、傳神”。請看《倚天屠龍記》中張翠山初遇殷素素一段:待要再到舟上,又想:“這姑娘素不相識,又是如此美貌絕俗,午夜和她舟中相見,只怕於她清名有累。”正沉吟間,忽聽得槳聲響起,那小舟竟緩緩蕩向湖心,但聽那姑娘撫琴歌道:“今夕興盡,來宵悠悠,六和塔下,垂柳扁舟。彼君子兮,寧當來遊?”舟去漸遠,歌聲漸低,但見波影浮動,一燈如豆,隱入了湖光水色……
再看《神鵰俠侶》結尾處,楊過對郭襄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沒有讀過金庸小說的,單看這兩段文字,我相信您會有自己的評價。
塑造人物是金庸小說的強項。金庸的小說故事是虛幻的,性格卻是真實的。在金庸小說的人物畫廊中,不但有許許多多單純明確而有人性深度的人物,也有很多性格複雜和具有多個側面的人物。且不說小說的主人公如郭靖、令狐沖、張無忌、韋小寶,甚至也不必說如洪七公、黃老邪、嶽不群等次重要人物,哪怕是次要人物,如嫉惡如仇又性情暴躁的柯鎮惡和性格同樣暴烈又恩愛分明的定逸師太,可謂同中見異,形象十分鮮明,哪一個不是令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和王朔的判斷恰恰相反,金庸小說不但不“鼓吹殺戮”反而是洋溢著寬恕之思和悲憫之情。金庸信仰佛教,推崇佛家“大慈大悲”精神。因此,在金庸小說格外注重轉惡為善,注重靈性的復甦與良心的發現。像《神鵰俠侶》中的裘千仞出家成為慈恩,《倚天屠龍記》中謝遜殺死空見法師後良心發現而嚎啕大哭等,無不顯示出作者悲天憫人的情懷。
《射鵰英雄傳》第37回“從天而降”一節,文中對大汗屠城暴行的描寫,以及郭靖對此的反思,都表達了作者強烈的反戰情緒。
“趣味無可爭辯。”不能因為我們喜歡金庸小說,甚至“凡有華人處,皆有金庸”,就強逼著不喜金庸小說的人服從我們的意志。當然,王朔先生也不會要求我們都認同他的觀點。20年太短,誰對誰錯,文學史還沒有給出結論。我等讀者倒是可以自由地表達各己的看法。不亦快哉,不亦樂乎!
回覆列表
俗還是不俗,要看你以什麼為標準。文化有雅俗之分,雅固然高大上,俗也未必就是貶義詞,低俗庸俗媚俗惡俗當然可鄙,但對於通俗我是無論如何看不出有貶義的。通俗歌曲人人都在聽在唱,通俗演義如“水滸”“三國”“西遊”等好多作品也已經流傳成經典,民俗我們都在堅守或者挽留。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是通俗小說,這點毋庸置疑,但有人能從這些作品中看出“俗”,並使之置身於“四大”之列,這人肯定不是凡人。這讓我想起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 蘇軾大才子,佛印是高僧,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一天, 兩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麼啊?佛印說:我看你像尊佛。蘇軾聽後大笑,對佛印說: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麼?就活像一攤牛糞。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面前炫耀這件事。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就你這個悟性還參禪呢,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麼?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說看你像尊佛,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裡有什麼吧!所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當然俗者見俗。一個作家最基本的工作是負責把自己的作品寫好,而不是以一個審判者的身份去給誰誰宣判。大凡這樣的人要麼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的好惡是評價一切別人作品的唯一標準;要麼以自己為某種文藝理論的衛道士,以打擊異己為己任;要麼是狐狸心理,還沒看完(姑且不說他看到的是不是原版作品)就嚷酸。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借用魯迅的話就是:大約懷著嫉妒吧。一部作品,一個人的作品被普遍認可需要時間,陶淵明的詩、梵高的畫、卡夫卡的小說都是如此。過早下斷語,除了魯莽無知,還會成為偉大的黑暗背景。將來我不知道金庸先生的作品會被如何評價,但我確信,在已過去的幾十年中,從作品普及程度、受歡迎程度、影響力、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等方面,王朔先生與金庸先生相比,是頗有不如的。王先生將來也不會有像陶淵明梵高卡夫卡等人一樣的命運,因為所謂生前落魄身後名,王先生生前風光得很的啊。至於金庸先生,他的久傳不衰作品,以及他平和謙遜的為人,一定會給後人更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