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蘇軾(宋代)
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
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
《橄欖》王禹偁(宋代)
北人將就酒,食之先顰眉。
皮核苦且澀,歷口復棄遺。
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詞。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世亂思其言,噬臍焉能追。
寄語采詩者,無輕橄欖詩。
《橄欖》歐陽修(宋代)
五行居四時,維火盛南訛。
炎焦陵木氣,橄欖得之多。
酸苦不相入,初爭久方和。
霜包入中州,萬里來江波。
幸登君子席,得與眾果羅。
中州眾果佳,珠圓玉光瑳。
媿茲微陋質,以遠不見訶。
餳飴兒女甜,遺味久則那。
良藥不甘口,厥功見沉痾。
忠言初厭之,事至悔若何。
世已無采詩,詩成為君哦。
《橄欖》葉茵(宋代)
落盡紅鹽子更青,餘甘風韻未為珍。
從來獨有茶知已,勘破生生一點仁。
謝王子予送橄欖 宋代 黃庭堅
方懷味諫軒中果,忽見金盤橄欖來。
想共餘甘有瓜葛,苦中真味晚方回。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1] [2]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鉅野(今山東省鉅野縣)人,晚被貶於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王禹偁敢於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時被召還,復知制誥,後貶於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在詩、文兩方面的創作較為突出,作品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義之易曉”,為後來之歐陽修、梅堯臣等人詩文革新運動開闢了道路,因此頗受後人推重。其主要作品有《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小畜集》、《唐河店嫗傳》等。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天聖八年進士。以翰林學士修《新唐書》。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文忠。有《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篇》。汲古閣本有《六一詞》,略同《近體樂府》。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少年習作詩賦文章,文筆老練,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興的希望,曾對歐陽修的母親說:“嫂子不必擔憂家貧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僅可以創業光宗耀祖,他日必然聞名天下。”歐陽修的散文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無論是議論,還是敘事,都是有為而作,有感而發。
葉茵(1199~?)(生年據《己酉生日敬次靖節先生擬輓歌辭三首》、《既次韻或非之作解嘲》“衰齒逾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澤(今江蘇蘇州)人。蕭閒自放,不慕榮利,曾出仕,“十年不調”(本集卷二《參選有感》),退居邑同裡鎮,築順適堂,以杜甫詩“洗然順所適”得名。與同時代詩人徐磯、林洪等相唱和。有《順適堂吟稿》五卷。事見清同治《蘇州府志》卷四八。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知名詩人,乃江西詩派祖師。書法亦能樹格,為宋四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庭堅篤信佛教,亦慕道教,事親頗孝,雖居官,卻自為親洗滌便器,亦為二十四孝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黃庭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是江西詩派的開山祖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
《橄欖》蘇軾(宋代)
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
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
《橄欖》王禹偁(宋代)
北人將就酒,食之先顰眉。
皮核苦且澀,歷口復棄遺。
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詞。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世亂思其言,噬臍焉能追。
寄語采詩者,無輕橄欖詩。
《橄欖》歐陽修(宋代)
五行居四時,維火盛南訛。
炎焦陵木氣,橄欖得之多。
酸苦不相入,初爭久方和。
霜包入中州,萬里來江波。
幸登君子席,得與眾果羅。
中州眾果佳,珠圓玉光瑳。
媿茲微陋質,以遠不見訶。
餳飴兒女甜,遺味久則那。
良藥不甘口,厥功見沉痾。
忠言初厭之,事至悔若何。
世已無采詩,詩成為君哦。
《橄欖》葉茵(宋代)
落盡紅鹽子更青,餘甘風韻未為珍。
從來獨有茶知已,勘破生生一點仁。
謝王子予送橄欖 宋代 黃庭堅
方懷味諫軒中果,忽見金盤橄欖來。
想共餘甘有瓜葛,苦中真味晚方回。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1] [2]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鉅野(今山東省鉅野縣)人,晚被貶於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王禹偁敢於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時被召還,復知制誥,後貶於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在詩、文兩方面的創作較為突出,作品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義之易曉”,為後來之歐陽修、梅堯臣等人詩文革新運動開闢了道路,因此頗受後人推重。其主要作品有《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小畜集》、《唐河店嫗傳》等。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天聖八年進士。以翰林學士修《新唐書》。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文忠。有《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篇》。汲古閣本有《六一詞》,略同《近體樂府》。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少年習作詩賦文章,文筆老練,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興的希望,曾對歐陽修的母親說:“嫂子不必擔憂家貧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僅可以創業光宗耀祖,他日必然聞名天下。”歐陽修的散文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無論是議論,還是敘事,都是有為而作,有感而發。
葉茵(1199~?)(生年據《己酉生日敬次靖節先生擬輓歌辭三首》、《既次韻或非之作解嘲》“衰齒逾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澤(今江蘇蘇州)人。蕭閒自放,不慕榮利,曾出仕,“十年不調”(本集卷二《參選有感》),退居邑同裡鎮,築順適堂,以杜甫詩“洗然順所適”得名。與同時代詩人徐磯、林洪等相唱和。有《順適堂吟稿》五卷。事見清同治《蘇州府志》卷四八。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知名詩人,乃江西詩派祖師。書法亦能樹格,為宋四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庭堅篤信佛教,亦慕道教,事親頗孝,雖居官,卻自為親洗滌便器,亦為二十四孝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黃庭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是江西詩派的開山祖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