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強武堂

    大概瀏覽了以下本題下的20個回答,發現大家普遍對近代海軍瞭解的不夠深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對“沙子炮彈”的誤解。在1955年電影《甲午風雲》中,李默然飾演的鄧世昌手捧從彈頭中倒出的沙子控訴清政府的橋段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但這個情節本身就存在錯誤的敵方。在19世紀末,近代海軍使用的炮彈有兩類,一類是開花彈,彈頭內填充炸藥;另一類則是穿甲彈,彈頭內填充的就是沙子,這也是當時世界各國海軍的普遍做法。但是由於日本聯合艦隊中沒有鐵甲艦,因此這些穿甲彈並沒有什麼作用。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北洋艦隊在整場海戰中是非常缺乏彈藥的,其中又以定遠、鎮遠裝備的305mm主炮最為缺乏。據鍾琳在論文《甲午戰爭中的北洋海軍彈藥供應問題》中的統計,北洋海軍在戰前總共才擁有了305mm開花彈249枚,平均每門炮31枚,而這僅僅佔到了這艘巨大鐵甲艦的彈藥攜帶基數的53.5%。

    與我們想象中不同的是,北洋艦隊並非在開戰後才知曉沒有彈藥。恰恰相反,海軍提督丁汝昌在戰前反覆催促盛宣懷和顧元爵,要求補充彈藥。事實上,隨著中日局勢的逐漸緊張,大量的彈藥被調撥到威海衛。但是這些彈藥中除了210mm、150mm和120mm比較充足外,其他數量都嚴重不足。而且,調撥的彈藥中有相當大一部分裝備了陸地炮臺。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造成北洋艦隊彈藥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1888年戶部上書停購炮彈,二是中國產開花彈質量不行且數量不足。這兩個因素造成了北洋艦隊海戰火力嚴重遭到削弱的後果。圖中展示的就是平遠艦射入日軍旗艦松島彈藥倉卻未能爆炸的炮彈,這枚炮彈被日本視作皇天護佑的象徵。

  • 2 # dlggffhj

    北洋艦隊有充足的彈藥,無論是穿甲彈還是榴彈。問題出在,全艦隊上下缺少備戰意識,盲目自大,壓根沒把日本聯合艦隊放在眼裡。大東溝海戰時,全艦隊均未攜帶充足彈藥。

  • 3 # WarOH協虎

    甲午海戰,鄧世昌率全艦壯烈殉國的事蹟可謂深深刻印在華人的心中。而後世的影視劇與文學作品,無不渲染當時清廷的腐敗與無能。以至於在交戰的時候,北洋艦隊的炮彈要麼打不出去,要麼根本就沒有彈藥。那麼事實如何,且看下文分析。

    晚清與日本在科技與工業上確實有一定差距,但要說彈藥也不足,而且是開戰後才知曉沒有彈藥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第一種情況就是指揮官心存僥倖,所以帶到艦上的彈藥不足。但與此同時,日軍卻是抱著決一死戰的心理同清軍交戰的。多以,他們幾乎傾其所能。第二種情況就是清政府的官僚貪汙腐敗,各級工廠虛有其表,效率低下。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彈藥合格率不高。因此,當時帶去艦上的彈藥看似夠用,卻可能混雜了部分不合格的炮彈。

    ▲定遠號舊照

    首先,分析第一種情況。如果說家裡沒有米了,當家的不可能不知道,但廚房掌勺的不可能不知道。所以說開戰後才知曉沒有彈藥了,這是難以信服的說法。而且,根據戰後直隸候補道徐建寅的清查統計,當時北洋水師僅開花爆破彈一項的存量就有3431枚。且符合“定遠”、“鎮遠”二艦的305毫米主炮規格的炮彈,就有403枚。而根據戰後統計,“定遠”、“鎮遠”二艦主炮共發射217發炮彈。也就是說,當時的北洋水師並不缺少彈藥,而只是沒有將彈藥撥給各艦隻。這或許與丁汝昌執行李鴻章“保船制敵”的方針,進而消極避戰的想法脫不開關係。

    第二種情況是清政府的管理問題。清政府的腐敗儼然不是什麼新奇事情,就連工廠中也有龐大的官僚組織。這樣一來,人浮於事,工人出產的彈藥也可能質量不高。如1891年3月,因為定、鎮兩艦所領的305毫米炮彈太大不能合用,丁汝昌親自致函劉含芳,要求他“代為刮削”。當年5月,“超勇”、“揚威”所領的1000發炮彈均沒有裝填火藥。次月,“致遠”所領用的“六寸徑炮用銅管軋火二百支,當經該船試放兩支,據稱口徑太小,且放時竄火”。上述這些有問題的彈藥,只能全部退回工廠。

    ▲被魚雷艦擊中,後自爆彈藥艙的定遠艦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可信度較高。在北韓甲申政變之後十年的這段時間,日本一直關注著中國,日本軍界要人山縣有朋指出“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 自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

    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7艘,總噸位27000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噸位約17000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而且,當時的日軍海軍用的是新型“苦味酸”火藥,能腐蝕鋼鐵。而北洋水師則是實心彈和開花彈一起,實心彈佔大部分,而實心彈是有沙子混合而成,戰鬥力可想而知。在於日軍對戰中,實心彈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開花彈的數量又抵不過日軍。所以在交戰中,造成的實際傷害量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北洋艦隊在開戰後才發現沒彈藥的說法不可信。最可能的是開戰後開花彈很快就用完了,只能用穿甲彈。因為是實心穿甲彈,不會爆炸,而且幾發還不合格。所以便漸漸在影視劇上,被描繪成了沒有彈藥。

    參考資料: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第五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濃相正壓氣力輸灰”之濃相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