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5811220762
-
2 # 臨沂的事
你們月收入多少,感覺你們都給的好多啊。我們這邊偏於農村的原因吧,侄子侄女都是一百或兩百元,我是給一百元。紅包就是祝福、對於平常百姓家一百元也可以了吧!
-
3 # 頂級同山燒酒
一般我們也比較普通像我父母會給親戚10歲以下的孩子壓歲錢500左右 如果恰逢10歲20歲等會多給些 基本也就這樣吧
-
4 # 長春雅詩軒
這裡說說我們家的壓歲錢,裡面充滿了滿滿的溫暖和回憶。我們那時候,每年三十有守夜的習慣。三十鐘聲敲響之前,大人們包餃子,孩子們打著燈籠,和小夥伴們出去放鞭炮。鐘聲敲響之後,孩子們要用新換的毛巾洗臉,換上新衣服,襪子一定要換新的。寓意踩去過去的不快樂的事,踏步迎接新的一年。然後,向長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拜年。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拿出紅包,分給我們。雖然錢數不多,但這是孩子們一年最快樂的時候。現在想起來,歷歷在目。老人雖然不在了,但當時的景象,彷彿就在眼前。
現在都是獨生子了,這樣的情景卻很少見到了。
-
5 # ycp299
我的印象中:我得到最少的壓歲錢是在六十年代,到了年三十晚上,父親對我們三姊妹說:守歲到24 點鐘就有紅包,好不容易等到零點,得到的卻只有一毛錢一個人,好失望。後來都到上學的時候了,姐姐得到一支鋼筆,弟弟得到一支玩具手槍,我得到一個柚子。現在輪到我做爺爺了,條件也好了一點。孫子出世的頭一年,壓歲錢給了9000 元,第二年給7000 ,第三年孫女出世,孫子和孫女各得1 萬
-
6 # 福哥講大道
親戚之間已取消了這個習俗!爸媽(包括丈母孃家)給5千到1萬一邊。孩子2000-5000,爺爺奶奶外婆500-1000
-
7 # 麻山飛鷹
說起壓歲錢數目的變化,自然是跟著國民經濟發展而發展的。
現在,我們這邊一般是50——500不等,大多集中在100、200、500這個數目。大多都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而不是為了發壓歲錢打腫臉充大款。發50、100的,大多數都是農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給孫子們的;發200——500的,大多數都是外出務工或者有工作的年輕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我得到的是五元錢,富裕家庭的孩子得到的是十元錢;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得到的是十元錢,富裕家庭的孩子得到的是五十元;到了21世紀初,我開始發壓歲錢,在50——100之間不等。
有錢無錢,回家過年,親人團圓,便是美滿。壓歲錢,看自己的經濟能力,切不可打腫臉充胖子,過一個春節,自己又回到解放前。
-
8 # 媽寶開心坊
說到壓歲錢,廣東這邊大部分都是幾塊錢,5-20塊,圖的是一個利是吉利,一般也是給小孩子,成年後也不會再給了,
-
9 # 建築理想家
我是南方沿海80後,從拿壓歲錢到發壓歲錢。壓歲錢的額度確實是越來越大。給多少是看物件了。
給自己的小孩,一般1000起,給爸媽岳父母一般3000起,給祖輩的一般給600。其他的親戚小孩300塊起。
壓歲錢,春節習俗之一,年夜飯後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我覺得壓歲錢很好,是長輩跟晚輩感情的一種表達。記得小時候,早早洗完澡吃完飯,等著爸媽給壓歲錢,兄弟姐妹每年都很期待,很直接感受到爸媽的愛。
快過年了,祝福大家新年快樂,過年行大運,好事成雙。
-
10 # 火柴人鑫融
每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以廣東為例,一般未婚的或者長輩才有紅包領。壓歲錢一般是給晚輩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需要給長輩了。長輩一般都是500以上,晚輩是20~50元,讀書的給100.
回覆列表
看你的收入情況,和給紅包人的關係程度,量力而為,以前給侄子600元,現在又添個侄女 ,想每人400元,感覺拿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