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者60後
-
2 # 焉能無情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懶惰,眼高手低!
不工作,還比較喜歡吃喝玩樂,累的工作不想幹,還沒幹都說吃不了那個苦,輕鬆點的又嫌這嫌那的,自己有沒有那個能力!
第二,沒激情,沒動力!
對任何關於工作的事情,提不起來那個勁兒,沒有一點點的動力!吃著家裡的老本,過一天,少兩晌!
最後,人都是被逼出來的,家裡有多少老本夠他吃,能夠他吃一輩子麼,家裡人也要去督促他,下定決心讓他改變,變好,變強!
-
3 #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如今的這個時代裡,人心浮躁,縱使很多人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也不過剛好能維持所謂的生存。也正因如此,很多從小嬌生慣養的90後,00後,在溫室中待慣了,從未經歷過風吹雨打,一旦步入社會,沒有任何涉世經驗的他們,想要更好的立足,實在是太難了。從小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太過於單調,很多人連最起碼的做人都不會,在人情世故的社會里,處處受到排擠。
即使你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回報,可如果你選擇放棄相對而言要容易的多。因此,很多在社會上失意的年輕人,寧願在父母身邊啃老,也不願意進入社會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取更多的東西,因為太難了!在大城市談個女朋友,女方要車要房要彩禮,可僅僅憑藉自己的那點兒工資,可謂是杯水車薪,而又沒有存款,所以,年輕人覺得人生太累了。
一位每月只掙3500元的農民工爸爸,給自己的兒子買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每月呢替兒子還按揭貸款2000多,多年來爸爸從頭到尾都沒有笑過。今天,有多少孩子,既想要美國式的自由,又想要中國式的寵愛,卻沒有美國孩子的獨立,又失去了中國傳統的孝道,這一代人的索取太過隨意和天經地義,甚至理直氣壯。
請切記,人可以有追求,但切莫攀比,你虛榮可以,但一定要靠自己。父母給的是後盾,自己打下的才是江山!
-
4 # 張大志leo
並非“努力一點”就能掙到錢,得努力很多,而且啃老更多是父母的問題,跟孩子沒關係。
01."努力一點兒"你可是養活不了自己簡單努力一下就能賺錢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能出來打工的都得是非常努力才行。
所謂“簡單一點就能活”是假設別人不努力,這種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而且“錢夠花”這個標準也不明確,每天喝一頓粥也可以叫夠,每天三頓自助餐也有些人不夠。
也許努力工作的同時,控制一下自己的慾望生活能好一些。
02.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好一些,取得的方式不同每個人都會選擇自己投入相對少,收益相對高的方式生存,對有些人而言打工也許是條路,而對另一些人而言,家裡有父母可以啃一啃也不錯——其中並沒有對與錯,只是選擇的方式不同而已。
重點要看哪個更合適,哪個成本更低。並不能因為我們沒有老可以啃就說別人啃他們自己的父母不對,他們又沒來啃你。
03."啃老"更多與父母有關,孩子是無辜的我總喜歡說“天下沒有混蛋孩子,只有混蛋父母”,主要原因就是混蛋孩子都是他們的父母教的。
孩子啃老如果真的說有錯,那問題就在父母身上——你還是有錢並提供了條件讓孩子啃你啊!這個沒錯吧……
如果說有能力,那能啃到父母的孩子還是很有能力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啃成本。我就不會讓兒子長大之後來啃我,他得自己謀生。
關鍵在於我們要儘快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獲得收入的形式。
回覆列表
造成這種“啃老”現象的原因:
一,90後的獨生子女,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六個人集寵愛於一身,就造就出了一個個小皇帝,皇帝過的什麼日子?我們沒親眼見過,但影視作品裡有表現,他們也在看。
二,家庭教育問題,都是獨生子女,自食其力,吃苦耐勞,學有所成的大有人在。這是做父母的應該反省的。
三,社會風氣的影響,現實社會充斥著不老而獲的人或事。
四,影視作品的潛移默化,影視作品裡大量過度地表現了,一些人的成功是那麼瀟灑輕鬆,令年輕人羨慕不已,形成了好高騖遠的不良心態。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