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到底是高麗太強呢?還是遼金元太仁慈?我們細細來看:
公元918年,後高句麗人王建自立為王。改國號為高麗,定都開京,史稱“王氏高麗”。
此時,大唐帝國已經滅亡,中原陷入五代十國的動亂之中,而在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新的政權悄然誕生,這就是契丹,後改為遼。
王氏高麗建國後,開始了瘋狂的對外擴張: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統一半島中南部後,高麗開始向北擴張,很快越過大同江,到達鴨綠江流域。
而同時期的遼國也是剛剛建立,也在不斷地向周邊擴張。遼太宗耶律德光向南從石敬瑭手中取得中原屏障燕雲十六州,向東不斷攻打東北地區的渤海政權。926年,遼太宗滅渤海,928年將其遺民內遷到遼東地區,這導致原渤海地區特別是北韓半島北部女真地區出現真空。高麗趁機出兵北上,與遼國控制下的女真人爭奪半島北部的控制權。
高麗對領土的貪婪在其存在的475年時間裡一刻也沒有停止。遼國和高麗先後爆發了三次戰爭,但遼國始終無法消滅高麗。
女真崛起後,很快消滅遼國,但高麗存活了下來。更另人稱奇的是,蒙古汗國在掃蕩亞歐大陸,建立起超大的疆域後,還是沒有消滅高麗。甚至在消滅西夏、金國、南宋等政權後,蒙元還是保留了高麗的存在。
1、堅持不要臉
這是王氏高麗夾縫中求生存的關鍵。
王建篡位前,派使者主動向遼國進獻寶物,表現得相當恭順。但在主動挑起領土爭端後,王建馬上切換到陌生臉模式。在憤怒的遼國大軍壓境時,高麗人先是依靠主場作戰優勢,給遼國造成巨大傷害。而後及時主動稱臣,給遼國臺階下。
這種方法很有效。遼國雖是遊牧民族起家,但已完成了封建化改革,在遼國統治者的心裡,開始有了天朝上國的架子。攻打高麗多半是因為它不聽話,現在它既然主動求和了,目的達到了,自然就可以撤軍了。
高麗的不要臉做法和西夏有的一拼,不過西夏與之相比還是太單純。因為求和只是手段,索要土地才是目的!
套路啊套路!
高麗上書請求遼國賜予鴨綠江東土地。此時遼國正在中原地區和北宋爭奪,再加上壓制女真的現實需要,遼聖宗同意將女真活動的鴨綠江東土地賜給高麗,這讓高麗獲得了比戰爭還多的收穫。
但求土成功的高麗並未履約“奉遼正朔”,即向遼稱臣納貢並與宋斷交。他們一直暗中使壞,開始向北移民,圈地築城等。感覺被騙的遼國再次興兵討伐,在鴨綠江南岸修建保州城,遏制高麗北上擴張的勢頭。
金攻遼期間,高麗趁機搶佔保州。高麗先是坐山觀虎鬥,想渾水摸魚,但形勢很快明朗,高麗轉向金稱臣。稱臣後,高麗請求賜予保州。面對既定事實,金國在得到稱臣許諾後順水推舟同意,高麗再次獲得更大利益。
這種無恥的行徑被後來的李氏北韓繼承,明朝初期,他們終於將疆域推進到鴨綠江。
根據高麗人的解釋,他們的國號“高麗”取自“高句麗“,所以他們認為:中國東北大部分曾是高句麗領土,所以也應該是高麗領土!
地圖開疆什麼的,最無恥了!
正當高麗人熱火朝天搞擴張時,蒙古人來了。蒙古人比較執著,對高麗進行了九次不懈打擊。終於在蒙古的鐵蹄下,高麗徹底臣服了。上層被迫和蒙古貴族聯姻,本國美女優先進貢蒙古。元朝在半島設定徵東行省,元朝進攻日本時,從高麗出發,高麗負責大軍的吃喝拉撒。
這時的高麗沒有了傲氣,乖乖地做了蒙古的小弟,當然最後也活了下來。
2、邊陲之地沒人稀罕
北韓戰略地位很重要嗎?今天看來是的,但是在古代就另說了!
古代,在以中華帝國為中心的大陸帝國體系下,中國更願意透過絲綢之路向西和世界其它文明交流。而東邊的高麗,對不起,沒有跟你溝通的必要,你就老實做小弟,打個吃肉你喝湯就好了。
商朝滅亡後,箕子和族人逃到半島,建立箕子北韓,成為這裡的祖先。箕子北韓跳出了周王室的分封體系,從那時開始,半島就不再是中國文明體系的一員。
秦始皇完成六國統一後,也在不斷向周邊擴張。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對於土地,中原王朝還是很挑剔的。
作為農耕文明,能種地並五穀豐登是首要條件。這樣,就把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排除了。而青藏高原,因為空氣稀薄,也不能發展農業。所以就只剩下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區域了。漢帝國之所以經營西域,是因為西域和絲綢之路是漢帝國的命脈,當然是重中之重。
而對於半島,漢武帝曾大軍攻伐,並設定了漢四郡管理。但這裡距離中原王朝腹地太過遙遠,所以不久就廢棄了。廢棄後,高句麗崛起,成為東北地區的強勢力量。隋唐四位君王歷經幾十年才將高句麗徹底消滅。
高句麗想要與中原聯絡,必須借道遼東,或者從黃海西渡。這在地理位置上就和中原王朝分割開來,因此中原王朝也不會主動刻意經營這裡。而且,半島的90%都是山地,這就意味著這裡不適合大面積發展農業。山地的存在適合打游擊,隋煬帝和遼國徵高麗失敗很大程度是敗於地形。
這樣坑爹的地形,高麗本身也不滿意。因此他們不斷向北蠶食中原王朝領土,歷史上很多戰爭都是他們挑起的。
這樣的一個沒有平坦地形,沒有戰略地位的半島,自然不會被中原王朝重視。所以歷朝也都接受讓他們稱臣。他們也獲得一個“第一藩屬國”的稱號,不過相信南韓人不會喜歡!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到底是高麗太強呢?還是遼金元太仁慈?我們細細來看:
公元918年,後高句麗人王建自立為王。改國號為高麗,定都開京,史稱“王氏高麗”。
此時,大唐帝國已經滅亡,中原陷入五代十國的動亂之中,而在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新的政權悄然誕生,這就是契丹,後改為遼。
王氏高麗建國後,開始了瘋狂的對外擴張: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統一半島中南部後,高麗開始向北擴張,很快越過大同江,到達鴨綠江流域。
而同時期的遼國也是剛剛建立,也在不斷地向周邊擴張。遼太宗耶律德光向南從石敬瑭手中取得中原屏障燕雲十六州,向東不斷攻打東北地區的渤海政權。926年,遼太宗滅渤海,928年將其遺民內遷到遼東地區,這導致原渤海地區特別是北韓半島北部女真地區出現真空。高麗趁機出兵北上,與遼國控制下的女真人爭奪半島北部的控制權。
高麗對領土的貪婪在其存在的475年時間裡一刻也沒有停止。遼國和高麗先後爆發了三次戰爭,但遼國始終無法消滅高麗。
女真崛起後,很快消滅遼國,但高麗存活了下來。更另人稱奇的是,蒙古汗國在掃蕩亞歐大陸,建立起超大的疆域後,還是沒有消滅高麗。甚至在消滅西夏、金國、南宋等政權後,蒙元還是保留了高麗的存在。
1、堅持不要臉
這是王氏高麗夾縫中求生存的關鍵。
王建篡位前,派使者主動向遼國進獻寶物,表現得相當恭順。但在主動挑起領土爭端後,王建馬上切換到陌生臉模式。在憤怒的遼國大軍壓境時,高麗人先是依靠主場作戰優勢,給遼國造成巨大傷害。而後及時主動稱臣,給遼國臺階下。
這種方法很有效。遼國雖是遊牧民族起家,但已完成了封建化改革,在遼國統治者的心裡,開始有了天朝上國的架子。攻打高麗多半是因為它不聽話,現在它既然主動求和了,目的達到了,自然就可以撤軍了。
高麗的不要臉做法和西夏有的一拼,不過西夏與之相比還是太單純。因為求和只是手段,索要土地才是目的!
套路啊套路!
高麗上書請求遼國賜予鴨綠江東土地。此時遼國正在中原地區和北宋爭奪,再加上壓制女真的現實需要,遼聖宗同意將女真活動的鴨綠江東土地賜給高麗,這讓高麗獲得了比戰爭還多的收穫。
但求土成功的高麗並未履約“奉遼正朔”,即向遼稱臣納貢並與宋斷交。他們一直暗中使壞,開始向北移民,圈地築城等。感覺被騙的遼國再次興兵討伐,在鴨綠江南岸修建保州城,遏制高麗北上擴張的勢頭。
金攻遼期間,高麗趁機搶佔保州。高麗先是坐山觀虎鬥,想渾水摸魚,但形勢很快明朗,高麗轉向金稱臣。稱臣後,高麗請求賜予保州。面對既定事實,金國在得到稱臣許諾後順水推舟同意,高麗再次獲得更大利益。
這種無恥的行徑被後來的李氏北韓繼承,明朝初期,他們終於將疆域推進到鴨綠江。
根據高麗人的解釋,他們的國號“高麗”取自“高句麗“,所以他們認為:中國東北大部分曾是高句麗領土,所以也應該是高麗領土!
地圖開疆什麼的,最無恥了!
正當高麗人熱火朝天搞擴張時,蒙古人來了。蒙古人比較執著,對高麗進行了九次不懈打擊。終於在蒙古的鐵蹄下,高麗徹底臣服了。上層被迫和蒙古貴族聯姻,本國美女優先進貢蒙古。元朝在半島設定徵東行省,元朝進攻日本時,從高麗出發,高麗負責大軍的吃喝拉撒。
這時的高麗沒有了傲氣,乖乖地做了蒙古的小弟,當然最後也活了下來。
2、邊陲之地沒人稀罕
北韓戰略地位很重要嗎?今天看來是的,但是在古代就另說了!
古代,在以中華帝國為中心的大陸帝國體系下,中國更願意透過絲綢之路向西和世界其它文明交流。而東邊的高麗,對不起,沒有跟你溝通的必要,你就老實做小弟,打個吃肉你喝湯就好了。
商朝滅亡後,箕子和族人逃到半島,建立箕子北韓,成為這裡的祖先。箕子北韓跳出了周王室的分封體系,從那時開始,半島就不再是中國文明體系的一員。
秦始皇完成六國統一後,也在不斷向周邊擴張。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對於土地,中原王朝還是很挑剔的。
作為農耕文明,能種地並五穀豐登是首要條件。這樣,就把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排除了。而青藏高原,因為空氣稀薄,也不能發展農業。所以就只剩下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區域了。漢帝國之所以經營西域,是因為西域和絲綢之路是漢帝國的命脈,當然是重中之重。
而對於半島,漢武帝曾大軍攻伐,並設定了漢四郡管理。但這裡距離中原王朝腹地太過遙遠,所以不久就廢棄了。廢棄後,高句麗崛起,成為東北地區的強勢力量。隋唐四位君王歷經幾十年才將高句麗徹底消滅。
高句麗想要與中原聯絡,必須借道遼東,或者從黃海西渡。這在地理位置上就和中原王朝分割開來,因此中原王朝也不會主動刻意經營這裡。而且,半島的90%都是山地,這就意味著這裡不適合大面積發展農業。山地的存在適合打游擊,隋煬帝和遼國徵高麗失敗很大程度是敗於地形。
這樣坑爹的地形,高麗本身也不滿意。因此他們不斷向北蠶食中原王朝領土,歷史上很多戰爭都是他們挑起的。
這樣的一個沒有平坦地形,沒有戰略地位的半島,自然不會被中原王朝重視。所以歷朝也都接受讓他們稱臣。他們也獲得一個“第一藩屬國”的稱號,不過相信南韓人不會喜歡!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