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疆農墾科學院梁飛
-
2 # 四月的綠
由於長期大量使用,進入土壤中的化肥,一部分未被作物吸收利用和未被根層土壤吸收固定,在土壤根層以下積累或轉入地下水,成為汙染物質。施入土壤中的氮肥不論是以氨鹽的形式還是硝酸鹽的形式進入土壤中後都被硝化和亞硝化細菌轉變為硝酸鹽。土壤中大量的硝酸鹽會在蔬菜和飼料作物中積累,並透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
-
3 # 首都農業人
化肥主要含有氮、磷、鉀、鈣、鎂、硫、鋅和鐵等營養元素。例如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硫酸鎂等。這些營養元素是植物生長過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例如氮素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的組成成分。如果植物缺少氮肥,表現為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片小而薄,葉色缺綠髮黃。磷是植物體核心酸、蛋白質和酶的組成成分,參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細胞分裂,細胞增大等生理生化過程。磷能夠促進根系的生長,提高作物者抗旱和抗寒能力。
化肥中含有的營養元素土壤中基本都有,施用化肥主要是補充土壤中這些營養元素的不足。因此,化肥農產品是無毒的。但是,如果化肥用量過多會降低作物的品質,口感變差。
-
4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化肥農產品對人體的危害?無稽之談。如果化肥農產品對人體有害的話還能讓化肥在市場上流通嗎?還能再農業種植中使用嗎?
如果說化肥農產品有什麼缺陷或者附帶的危害的話,我感覺是營養成分的缺失和對環境危害間接的危害我們的安全。
化肥提供的是氮磷鉀以及其他的中微量元素,而這些元素是植物生長所必須的,也是人體可以吸收並且對人的正常生長所需的。之所以人們覺得化肥農產品對人有危害,是因為現在的化肥農產品無論是在養分上還是在口味上都要較以前90年代以前的農產品要差。
化肥對作物增產有著很大的作用,這也是我為什麼現在的農民伯伯種地都用化肥而不用有機肥或者農家肥。但是有機肥和農家肥能夠提供的中微量元素是化肥不可替代的,尤其在大田作物上。而蔬菜和果樹類作物往往是出現了某些缺素症狀才會去補充相應的元素,這就造成了現在的農產品的口感及營養成分的缺失,讓人感覺現在的化肥農產品對人體有害。
其實最有害的是化肥的濫用造成的環境汙染,而環境的汙染是對人的生活和健康最有威脅的。受汙染的水、生產化肥釋放的有害氣體才是對人體最致命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瞭解和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5 # 懷疑探索者
我同意梁飛的解釋。化肥農產品本身是無毒、無害的,我們已經吃了很多年的這樣的農產品,也沒有檢測出“中了化肥的毒”。對於化肥,我們不能妖魔化,要講清楚在目前這個階段,化肥依然是農業生產之中不可或缺的。化肥的原理不復雜,就是提供農作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由於土壤裡面這些微量元素很少,所以需要化肥加大供應量。就比如,人體需要補鈣,而光是吃蔬菜補的不夠,現在“加一個餐”,喝上一點牛奶,或者吃一片奶片,這些牛奶、奶片本身是沒有毒害的。
我們也警惕一些極端自然環保主義者,他們一般都是宗教信仰者,認為過去那種刀耕火種的“原生態”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連化肥都不能用。似乎一用了化肥,就是破壞了“純自然”。但是,“純自然”的東西,可以養活人類嗎?英國生態學家做了一項估算,如果地球上停止使用一切化肥,農作物的產量就會大大降低,最多隻能養活4億人口。而現在地球上已經有60多億人口,馬上要突破70億。
化肥是無害的,除非對它過量使用,那樣會造成土壤酸化和水源重金屬超標。但是,化肥本身,和使用化肥的農作物,它們都是對人體無害的。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
首先化肥本來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我們現在講的化肥主要是氮磷鉀肥。
1.氮肥目前主要三類 銨態氮 硝態氮和醯胺態氮。(1)目前市場上的銨態氮比較少,主要是氮磷二元肥料。(2)硝態氮一般是硝酸鉀或者硝酸鈣鎂,硝態氮這個直接對人體沒有太多危害的,如果危害大滷肉時候就不會添加了。不過硝態氮會轉化成亞硝態氮,這個多了對人有點危害。(3)醯胺態氮.這個主要是尿素,尿素最開始是用來喂牛的,作為飼料新增劑的,動物已經吃了幾十年沒有發現問題。最近被磷酸脲替代,是因為磷酸脲比尿素的味道輕。
所以說,化肥中的氮肥沒有出現問題。
2.下面我說,磷肥,目前常用的磷肥包括 磷酸一銨、磷酸二銨、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磷酸脲等,不過作物吸收的都是磷酸根。前面我講了磷酸脲在喂牛;大家買過零食的的可以看看配料表,很多都有磷酸二氫鉀這個東西,那我磷肥一個可以人直接吃,一個動物吃,還有什麼危害?
3鉀肥 目前主要是硫酸鉀和氯化鉀。如果小時候吃過自己去鹽湖裡撈鹽的人就知道了,沒有吃過看過楊家將的也應該知道。過去鹽湖撈的鹽就是混合鹽,就是氯化鈉和硫酸鈉、硫酸鉀、氯化鉀混合的鹽。華人吃了幾千年,你說他有問題?
所以化肥本身沒有錯,只是過量了。
另外你聽說過喝農藥死的,你見過化肥吃死的嗎?化肥死亡都是大事故才會出現,和農藥不一樣呀
我覺得應該用一段建議給大家:
化肥不是魔鬼,不要妖魔鬼怪化;
養分最小規律,呼喚著中微量肥;
報酬遞減常識,過量施肥危害多。
重用測土配方,測區域土壤全量;
按照作物特性,因缺補缺關鍵期;
化肥減量增效,節本增效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