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眾地

    農民是根據節氣來種田的,節氣是和農曆的日期安排的。下面簡單舉幾個例子:

    一、種植。“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指氣候更寒冷的區域種植春小麥,清明才開始種。而華南是“雨水種瓜,驚蟄種豆”。江南常常是“驚蟄不耕田,不會打算盤”。再往北,是“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東北播種晚,要到穀雨之後才行。

    二、收穫。“白露快割地,秋分無生田”。白露的時候要繼續收割,但別太急,“夏收要緊,秋收要穩”,但是也別磨蹭,一不留神而就天冷,有限莊稼怕冷,不耐寒。

    三、其他農事。在華北,冬小麥的冬灌,講究的是“不凍不消,冬灌嫌早;一凍不消,冬灌嫌晚;又凍又消,冬灌最好”。這便是在小雪節氣。

    當然,也並不是完全按照以往的種植日期來種植,每年有每年的情況,包括天氣、土壤墒情等,這都是要考慮的情況,綜合多種因素來合理安排種植日期。

  • 2 # 有緣人153832681

    農民種地離不開農曆,古時是按農曆來劃分二十四節氣,老祖宗觀天看皇曆(皇曆指農曆)種地。農曆和老百姓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在各地方變化有—定規律,變化不大,一般來說,有的老農根據農曆天氣變化掌握一整套觀天常識,什麼作物豐產,什麼作物不能種,非常有經驗,而陽曆不好推算。你知道算命先生都用農曆來推算一個人的生辰八字。你叫他用陽曆那就沒書說了。

  • 3 # 喜歡書一點

    一句話:種地可以不需要使用農曆。

    道理其實很簡單。農曆作為華夏民族的一種傳統曆法,除了中國使用,很少有國家用到。而種地這件事情,除了中國種,其他國家同樣需要種,而且有的國家的地種得還很好。所以,沒有農曆是可以種地的。

    為何筆者卻要使用“可以”這個字眼呢?因為在中國,特別是傳統農業生產上,“農曆”與“種地”,還是有著一定關聯的。

    ——讓我們先通過了解農曆和曆法、節氣、節令幾個概念,去認識農曆與中國傳統農事活動的關係。

    中國現行曆法,是以公曆(西元曆法)為主,農曆並行的一種曆法制度。公曆曆法到到現在使用了2018年,中國採用公曆曆法,起始於1912年,到現在一百餘元。農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比西方曆法早2698年,比如今年為農曆(2018+2698)4716年。使用公曆,可能一是考慮與國際接軌,二是公曆相對更科學一些吧。但我們離不開農曆,華夏民族離不開農曆,是因為農曆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已經深深烙上龍的印章。比如,中國的許多重大節慶活動,如春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等,仍遵循農曆曆法。

    談到農曆與種地的關聯,我們必須去了解節令與節氣。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農曆曆法的推算,主要是依據月相的變化而來;而節令與節氣,則反應的是日相的變化。如:太陽直射在北緯23.5度時,我們稱節令時至夏至;太陽直射在南緯23.5度時,則稱節令時至冬至。而中國古代則是利用土圭實測日晷。每年日影最長的時候既是“冬至”,最短時為“夏至”。日影長度等同時分為“春分”和“秋分”。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周朝時達到八個,到秦漢年間,成為現在的二十四節氣。公元前104年,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之中。

    古往今來,中國勞動人民根據太陽週期性變化規律,也就是“節氣”、“節令”,以指導農事活動,並形成許多與之關聯的“農諺”。比如山西中部地區有,“白露早,寒露遲,春分種麥正當時”,“穀雨前後,安瓜點豆”,“處暑不出頭,割的餵了牛(大意是“處暑”節令的時候,如果穀子還不抽穗,就不會結籽成熟)”,如此等等。 由於“農曆”與“節氣”、“節令”統一於傳統曆法之中,“農曆”與種地也就產生了關聯。但“節氣”、“節令”與公曆也是可以結合的,由“二十四節氣歌”可知,“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剛才筆者反覆強調的是“農曆”、“節氣”、“節令”與“傳統農業”的關係,有別於“傳統農業”這一概念,則是“現代農業”。下面所要闡述的觀點是,在中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直至實現“現代農業”中,“農曆”、“節氣”、“節令”與農業生產的關聯,會越來越減少。

    首先是隨著現代氣象預測預報的日趨精準,替代傳統反映物候變化的“節氣”、“節令”,已經成為必然。比如剛才說到的“穀雨前後,安瓜點豆”,現在許多農民種地時,除了考慮節令,更多要聽取天氣預報,既要考慮適時,也要防止霜凍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其次是現代科技的應用。比如“白色革命”中地膜的推廣應用,“拱棚”“溫室”等設施農業的推廣,熟悉種地的朋友都一定不陌生,也好理解。這些新技術的運用,使得北方地區單純的“穀雨前後,安瓜點豆”,變的“四季瓜果飄香”。而再進一步講,隨著“溫控技術”“數字農業”等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運用,必將對我們傳統的種植模式,特別是“憑經驗種地”的傳統做法,產生顛覆性影響。

    第三是更多掌握現代栽培技術的“新型農民”的出現。人作為第一生產力,既是現代技術的掌握與應用者,更是傳統生產意識、傳統生產模式與手段的變更者。或許不久的將來,對許多“新型農民”而言,“農曆”、“節氣”、“節令”只會作為一種概念出現,但她們作為一種文化,作為人類發展史上的瑰寶,必將永遠銘刻於中華民族的豐碑,銘刻於人類歷史的豐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蛇大戰》的電影裡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