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莊莊紫砂a

    首先,要清楚:目數只是對泥料粗細的一個限定,實際上也就是泥料的粗細度,就是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有多少孔的意思。

    從泥料篩選過程中可知:紫砂壺不同的泥料產自於不同的礦區,剛開採出來的紫砂礦石需要經過挑選,經風化,除雜質,粉碎,再用不同規格的篩網篩選過濾。

    形容紫砂泥料粗細的指標被稱為“目數”,通常來說:目數越高,泥料越細;反之,目數越低,泥料越粗。

    在清朝的早期以35目為基數;清朝中期為以55-60目為基數;隨著時代的進步,1958年以後使用機械開始過目,目數一般穩定在60目上下。

    一般而言,市面上多以40-60目壺居多。這種目數的壺做出來,顆粒感適中,壺友喜歡。其次:這種目數的泥料,做的時候可塑性適中,破損率低。

  • 2 # 逸品坊紫砂匠人鮑雪琴

    首先,紫砂壺用的泥料,常用粗細是40目到60目。

    目數越大,說明物料粒度越細;目數越小,說明物料粒度越大。

    篩分粒度就是顆粒可以透過篩網的篩孔尺寸,1平方英寸(25.4mm×25.4mm)面積上所具有的網孔個數稱之為目數。

    紫砂泥料,目數太低,或者太高,都會影響其可塑性。簡單的說,就是太粗的泥料不好成型,成型後品相也差些,但透氣性更好。太細的泥料也不好成型,但燒成的品相會更光滑,不過透氣性會大大降低。

    因此,綜合以上各種優缺點,40目到60目到紫砂泥料,最適合做紫砂壺,也是最常用的泥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手後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