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量子宇宙
-
2 # 譚宏21
自然界實際上分為兩大類系統,一類是線性系統,或可線性化系統,或可由線性空間表達的系統。這類系統主要是宏觀系統。牛頓體系其實就是把所研究的系統表達線上性空間上進行表達的;廣義相對論是一個二階能動張量下的張量空間,其實也是線性空間,表達為兩個向量的直積空間;黎曼微分流形空間,其實也是可線性化的空間。
二類是非線性系統,不可線性化的非線性系統,不能表達線上性空間上的非線性系統。例如,人類的智慧不能線性化表達;人類情感也是。這類系統主要是微觀體系的系統。量子力學的薛定諤波動力學體系和海森堡矩陣力學體系,其實還是把微觀體系進行線性化,或構建線上性空間上求解,仍然是線性量子力學體系。但是,微觀體系是不可線性化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就給出來了,量子干涉現象、量子隧穿現象,特別是量子糾纏現象,完全就不能表達成泛函空間上的直積形式,就不能表達成張量空間形式。
我們的精英前輩們,已經給我們把科學理論的基石建好了,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電動力學(麥克斯韋方程組)。後輩小子們只能在更堅硬的“科學礦面”上鑽探,要把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但是,這兩個理論實際上面對的是兩類不同系統,沒法統一在,我們熟悉的、好用的線性空間上。人們到目前為止絞盡腦汁也沒想出怎麼把這兩個理論統一起來,或者說,把四種力統一表達出來。實際上,就是因為這四種力不能統一表達線上性空間上,或統一線性化表達在張量空間,或張量流形空間上。
目前,弦論據說是最有希望成為“大一統理論”,而實際上它的不和諧(五維、六維、十維丶十一維、二十六維…,這純粹就不是個東西!),再加上所謂的“最小弦”概念,以及其最簡基本運動形式為振動,已經宣告其“Pass”了。
未來的大一統理論一定是建立在抽象的拓撲理論,量子拓撲理論基礎之上的。雖然理論還沒建起來,但是,很多其概念和理論推論,已有重大應用了。也就是說,人類的科學理論並不是沒有重大進展,只是處在“黎明前的黑暗”而已,人類的科技理論應用“收益”,一點也不少,也沒耽誤。
目前大一統理論其實只欠找到一種自洽、完備的拓撲表達形式而已,就像門捷列夫週期表這種自洽表達形式。
-
3 # 金童希瑞
物理概念混亂阻止了科學的發展。
1、物質與能量混為一談。事實上物質是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的,能量是金屬態氫離子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時釋放的電磁波;物質不會轉化為能量。熱核反應質量守恆,鏈式反應是衝擊波層流裡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的新元素反覆裂解為金屬態氫離子形成了連續的爆炸。
2、原子模型劃分有誤。事實上質子、中子都是金屬態氫離子;只是金屬態氫離子的自旋方向不同,則性質不一樣。
回覆列表
科學的發展具有階段性或者波動性,一個時期基本理論大突破,接著需要消化吸收以及普及應用,在應用和實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基礎理論的缺陷和不足,這就建立新的基礎理論,或者改造原來的基礎理論,以符合新的實踐與發現。現在就是需要新的基礎理論出現的時候了,我相信新的更符合宇宙真實的新理論是一定會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