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馬哈魚12
-
2 # 基層媒體人老九
曾文正公按照正常理解,以他再造滿清的功勞,確實是有資格進祠的。但是,有一點要認識到,清朝是滿人的天下。清朝兩百多年曆史,也只有張廷玉一個漢人得以死後入祠。並且他也是得益於當時的歷史條件。
在曾國藩逝世的1872年,清政府正面臨所謂的同治中興,但是無論地方還是中央,滿漢矛盾都十分突出,並且大部分的滿清統治者都已經成為腐朽的代名詞,只需要滿漢之別一個詞,就可以不讓曾文正入祠
-
3 # 摯守靜篤
近代關於曾國藩的評價其實是複雜的。
(曾國藩故居牆上對聯)
一方面,他在官場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注重自身修養,為官德行為先,謀政忠誠,也曾積極倡導和參與洋務運動,設想以工業和科技來挽救清王朝,為中國近代的現代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位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首位。
另一方面,他因曾參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在處理天津教案時也一味討好外華人,殺害華人,為後世的責罵。
當然,究竟該怎樣給曾國藩一個合適的歷史評價,我等升斗小民實難評判。
只是,拋開鎮壓起義軍及討好外華人這些方面,曾國藩在生前出將入相,在政治、學問、軍事上的成就實是巨大的。其死後諡號為“文正”。從唐代以來,中國古代文人夢寐以求的就是死後能得一“文正”的諡號,只有那些被文人們敬重的人才能得到這個諡號。古代都說“文人相輕”,要得到文人們的敬重那還是比較費力的哈。用司馬光的話來說,“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
所以,歷史上那些得到“文正”諡號的那都是響噹噹的人物:魏徵(唐時稱“文貞”)、范仲淹、司馬光、許衡、方孝儒……
再來說一個小故事。
曾國藩50歲時,因為患了牛皮癬,就買了個19歲的小妾來專門為他撓癢。彭玉麟(清朝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書畫家,與左宗棠和曾國藩並稱為大清三傑)聽說後,找到曾國藩,堅決要求他休了這個小妾。
曾國藩聽了很鬱悶,對彭玉麟說,你不是有方美人,怎麼我納個妾你就說三道四了。彭玉麟回答說,你和我是不同的,你死後是要進入孔廟,讓後世的讀書人祭拜的,這樣做可不好。
我沒去考證故事的真實性,只是想以此說明,既然有此故事流傳,曾國藩的成就,在時人那裡認為是可以進入孔廟的。
(曾國藩家書)
至於曾國藩未從祀孔廟的原因,在正史中似乎並未記載,至少我在《清史稿 曾國藩傳》中沒找到相關記述。一般認為是香港著名學者高伯雨所說的原因。高伯雨在他的《中興名臣曾胡左李》中曾說,在光緒時期,曾經有過官員上奏請求將曾國藩從祀孔廟。既然有人上奏,朝廷就交給禮部審議這件事。禮部審議的結果認為,曾國藩並沒有經典著述,對於經學方面也沒有重大的新發現,不適於從祀孔廟。
禮部同時還用了王闓運給曾國藩寫的輓聯來做佐證。
王闓運的輓聯是怎麼回事呢?王闓運是晚清著名的經學家和文學家,他在曾國藩死後,給曾寫了一幅輓聯,內容是這樣的:
平生以霍子孟、張叔大自期,異代不同功,戡定僅傳方面略;經術在紀河間、阮儀徵之上,致身何太早,龍蛇遺憾禮堂書。在這幅輓聯中,王闓運認為,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雖然曾國藩把霍子孟(霍光,西漢第一功臣)、張叔(張居正,明朝內閣首輔)做為自己的偶像,但畢竟時代不同,除了平定太平天國的動亂外並沒有什麼大的功勞謀略。
在學術方面,曾國藩倒是在紀河間(紀曉嵐)、阮儀徵(阮元,清朝著作家、思想家)之上,只是他太早就作官了,雖有龍蛇才華,可惜也沒有留下好的學術著作。
(江寧府學 曾國藩為之寫《江寧府學記》)
平心而論,曾國藩在政治、軍事、思想等方面還是頗有建樹的,上文我們已經說過,就不再贅述,或者感興趣的夥伴也可以查詢相關資料來進一步瞭解。
在文學方面,曾國藩也是很有成就的。他是湖湘文化的代表者,其為文深宏駿邁,有漢賦之氣,他創立了晚清古文的湘鄉派,梁啟超、嚴復等的文風都受到了他的影響,有《曾文正公全集》留傳於世。
我認為,王闓運的評價帶有個人的偏見,是不夠全面。只是,按高伯雨的說法,王闓運的評價實實在在地影響了禮部對曾國藩的看法,致使曾未能從祀孔廟,委實有些遺憾。您認為呢?
(曾國藩故居)
-
4 # 東方京川
至於曾國藩未從祀孔廟的原因,在正史中似乎並未記載,至少我在《曾國藩傳》中沒找到相關記述。一般認為香港著名學者高伯雨所說的原因。
高伯雨在他的《中興名臣》中曾說,在光緒時期,曾經有過官員上奏請求將曾國藩從祀孔廟?既然有人上奏,朝廷就交給禮部審議這件事。禮部審議的結果認為,曾國藩並沒有經典著述,對於經學方面,也沒有重大的新發現,不適於從祀孔廟。
回覆列表
答,曾國藩徵繳太平天國運動,手段極其毒辣狠,太平天國運動,是漢人與滿清之間的矛盾激化的產物,而曾國藩是清朝的大臣,他出面徵繳沒有疑意。但他是漢人。不過,要是不使用非常手段,就不能平叛。曾國藩死後牌位進文廟。評論是非功過的漢族的孔子人,一定以有禮法規則拒絕,孔子作為漢學的代表人物,不可能讓有掙議的人進入的。當然滿清統治者,如果首肯讓曾國藩死後牌位進入孔廟,或許能夠進入,不過滿清滅亡了一定是會攆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