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樂影詩
-
2 # 風箏很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所作所為嚴重威脅著當時的世界老大,海上霸主英國,由於英國長期奉行的大陸政策要求歐洲大陸勢力相互制衡以達到英國想要的平衡,而德國的迅速崛起卻打破這個平衡有一家獨大的趨勢。所以英華人必然會為了制衡德國而結盟其他國家,尤其德國的海軍實力在當時得到飛速發展,強大的軍事實力加上一顆不甘心屈居人下的心,德國挑戰老大英國成為必然。而英國獨霸天下幾百年,世界老大的尊嚴不容挑釁,誓死捍衛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決心也不能小覷,所以一戰雙方拼死一搏是在所難免的,
一戰後,德國受到前所未有的制裁,英國也是元氣大傷,而二戰從某種意義講是一戰的延續,德國國內經濟困頓,民生凋敝。一戰帶來的屈辱感強烈,國內復仇情緒強烈加上有心人的挑撥和利用,德國向一戰結果發起挑戰是肯定的,德國一戰後尤其希特勒上臺後的種種行為也揭示德國從未承認過失敗。英國在一戰中也是元氣大傷,國內經濟困頓,民間反戰情緒強烈,所以二戰早期英國的種種綏靖行為助長了德國擴張的野心和步伐。後期也是德國在嚴重威脅到英國的利益和安全,丘吉爾上臺,才開始與德國強烈對抗,加之後期美國等同盟國的加入,給英華人支援和抵抗下去的信心,所以英國和德國在二戰中和德國也是打了個你死我活。德國戰敗,英國衰落。
一戰前英華人長期奉行大陸平衡政策,德國的崛起,一家獨大不符合英國利益,打壓德國是必然。如果不抵抗任由德國獨霸歐洲大陸,不符合英國戰略,如果英國不抵抗就有被吞併的危險,那時也就談不上戰略失誤不失誤了!所以總體來說英國的戰略不敢說對,但我覺得這也是英國當時不多的選擇之一,沒有辦法。
-
3 # 平頭兔
英國從17世紀就開始瘋狂擴張,逐漸成為世界的老大。當時的世界格局已經形成,德國想要強大肯定會嚴重觸及英國的國家利益。英國想要保住在歐洲大陸的地位就必須打壓德國,英德之間的戰爭是肯定的,無法避免的。不存在錯不錯誤。
-
4 # 李建秋的世界
讓我們看看希特勒之前所做的事情。
希特勒毫無信用希特勒痛恨凡爾賽條約,所以一上來就直接撕毀了凡爾賽條約。
首先他建立了第一支德國國防空軍小隊。然後實行了徵兵制,這兩個都是違反凡爾賽條約的。
然後英法什麼都沒做。
然後希特勒把他的軍隊送到非軍事化的萊茵蘭地區,這也是違反凡爾賽條約的。
然後英法什麼都沒做。
然後希特勒帶兵佔領了奧地利,德奧合併。
然後英法什麼都沒做。
然後希特勒瞄準了蘇臺德地區,說這一塊日耳曼人多,要吞併。
英法這會終於動起來了-----英國首相張伯倫要求他籤個字,聲稱這就是他要吞併的最後一塊領土
張伯倫回到贏夠,揮舞著這張紙條說:這帶來了一個世紀的和平!
然後希特勒就吞併了整個捷克……
英法終於受不了了,說希特勒你要是敢侵略波蘭,我就跟你宣戰。
然後希特勒就入侵了波蘭,然後英法就對德宣戰。
從時間上看,即便是英華人再蠢,也完全知道希特勒根本不是一個可信任的人。
這就直接導致了英國根本無法和希特勒達成妥協。
很顯然------如果英國即便是願意對德承諾,希特勒可以隨時撕毀條約,他是有這個習慣的,達成條約已經變得毫無意義了。
英國實際上還比較安全英國最危險的那會,希特勒對英國狂轟濫炸的那會。
而即便是如此,實際上英國還是比較安全的,這主要原因是:德軍海軍力量過於薄弱。
德國沒有戰略轟炸機,無法戰略打擊。缺乏海軍轟炸能力。
德國海軍5艘現代化輕巡洋艦損失2艘,2艘重巡洋艦損失1艘,僅在挪威戰役的納爾維克戰役,德華人就損失了10艘驅逐艦,維京人行動損失3艘,斯佩號自沉,德意志號重創,聲望號和光榮好負傷,也就是說,德軍壓根就組織不起有效的海軍,而在沒有擊敗英國海軍的前提下,又怎麼登陸呢?
慢慢建造海軍不就得了?德國不是島國,德國和蘇聯之間的關係,希特勒非常清楚,不是希特勒先出手打擊蘇聯,就是蘇聯出手打擊德國,蘇聯當時也有大雷雨計劃。
大雷雨計劃檔案。
很顯然,在資源分配問題上,要麼傾向於陸軍,要麼傾向於海軍,德軍必須全力加強陸軍,否則即便是打下來英國,柏林如果被蘇聯佔領了,這戰役有什麼意義?
德國一直是希望透過轟炸來逼和英國,只要英國堅持不投降,實際上德國也壓根沒有登陸英國的能力,最讓英國頭疼的,反倒是德國的潛艇封鎖,這導致英國糧食補給問題,只要美華人還在支援,那英國就完全無後顧之憂。
至於英國在二戰以後國力急劇下降,實際上早在 1895年,美國工業能力就超過了英國,1913年的時候,美國連人均都超過了英國,美國早在一戰就確立了霸主的地位,只不過美國奉行孤立主義,沒有出手罷了,二戰給了美國一個機會,讓美國一躍成了霸主而已。
回覆列表
英國獲得了二戰的勝利,卻在戰後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如果二戰德國和英國合作,從英國利益來看,是否會是一個更加好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