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風依舊

    一、王昌齡(唐代) -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白話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後,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二、李白(唐代) -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白話文:

    李白乘舟將要離別遠行,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三、李白(唐代) -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白話文: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

    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江水一片彷彿流進廣闊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雲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

    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

    四、王維(唐代) - 《送別 / 山中送別 / 送友》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白話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五、歐陽修(宋代) - 《踏莎行·候館梅殘》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白話文:

    客舍前的梅花已經凋殘,溪橋旁新生細柳輕垂,春風踏芳草遠行人躍馬揚鞭。走得越遠離愁越沒有窮盡,像那迢迢不斷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腸痛斷,行行盈淌粉淚,不要登高樓望遠把欄杆憑倚。平坦的草地盡頭就是重重春山,行人還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 2 # 使用者1998327514981

    詩中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S怎麼修改圖片中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