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羊雜割”又稱“羊雜碎”,是山西的一道地方名小吃。走在山西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經營“羊雜割”的小店,門面不大,生意紅火。一般每家店都是放一口大鍋在火上,裡面有老湯,配好的羊雜都放在一起等待下鍋。每來一位客人,老闆會問你吃幾兩。意思是你要加幾兩肉,價錢根據你要的肉的多少來決定。不要以為羊雜就是純肉的哦,裡面會配上粉條。各家的老湯不同配料不同,做出來的口味各有千秋。
做法如下:
原料:羊肉、羊雜、羊血、粉條。
羊湯調味料:生薑3片、大蔥段2節、花椒8粒、黃芪6克、當歸4克。
羊雜割調味料:白胡椒粉適量、老陳醋適量、辣椒油適量、小蔥、香菜。
羊肉處理:
1、帶骨羊肉用清水洗淨,瀝乾水分。
2、鍋內放入足量冷清水,放入洗淨的羊肉(我買的是熟羊雜,如果是生羊雜,放入鍋中和羊肉一起焯煮)。
3、使水量沒過羊肉表面,大火煮制。
4、煮到水面有大量浮沫飄起。
5、撈出羊肉,用清水沖掉表面浮沫。
羊雜湯熬製過程:
1、砂鍋內放入適量清水,放入焯煮過的羊肉。
2、放入準備好的熟羊雜。
3、放入大蔥1段、生薑1片、花椒5粒。
4、大火煮至水開,轉中火熬煮。
5、煮到表面有白沫飄起時,用勺子把白沫撇淨,繼續熬煮20分鐘(因為是熟羊雜所以用的是簡短,如果是生羊雜,時間要延長直到把羊雜煮熟)。
6、把羊肉用筷子夾出,放在一個盤子裡。
7、用漏勺把羊雜瀝掉湯汁撈出。
8、熬好的羊肉羊雜湯倒在一個鍋裡,留著備用。
薑黃芪當歸羊肉湯的熬煮(第二次湯汁):
1、砂鍋內重新放入適量清水,撈出的羊肉放入鍋中。
2、放入黃芪和當歸。
3、放入剩下的生薑片、大蔥段和花椒粒。
5、一直熬煮到羊肉熟,湯汁成奶白色。
6、用筷子把羊肉夾出,放在一邊備用,鍋裡留下羊肉湯。
混合湯汁的熬煮(第三次湯汁):
1、第一次熬好的羊肉羊雜湯倒在第二次熬好的羊湯中,稱為混合湯汁。
2、煮熟的羊肉撈出,用刀把骨頭和肉分離。
3、剔下的羊骨頭放入砂鍋混合湯汁中。
4、大火煮至湯汁開,轉中火熬煮30分鐘,使骨頭裡的骨髓熬出湯汁奶白。
5、加入適量食鹽調味,至此,湯汁就熬好了。
羊血的處理過程:
1、買來的羊血用清水洗乾淨。
2、羊血放到案板上,用刀切成塊。
3、鍋裡放入適量清水燒開,放入羊血。
4、加入少量食鹽。
5、大火熬煮1分鐘,用勺子把羊血和湯汁舀出。
6、放在碗中備用。
粉條的浸泡過程:
1、鍋裡放入適量清水,大火燒至水溫,放入粉條,關火浸泡。
2、浸泡至粉條發脹變軟備用。
羊雜割所需原料和調味料:
1、剔去骨頭的熟羊肉用刀切成薄片。
2、煮熟的羊雜用刀切成條狀。
3、焯煮好的羊血。
4、浸泡好的粉條。
5、小蔥和香菜分別切成末。
6、山西老陳醋。
7、白胡椒粉。
8、自制辣椒油(如果有羊油,最好是羊油做出的辣椒油,味道才夠香。)。
羊雜割的裝碗與調味過程:
1、碗的底部放入一層羊肉片、羊雜條和羊血塊。
2、上面鋪一層浸泡好的粉條。
3、舀入第三次熬煮好的混合湯汁,使湯汁沒過食材表面。
4、碗裡撒入香菜和蔥花。
5、撒入適量白胡椒粉。
6、倒入適量老陳醋。
7、淋入自制的辣椒油。
8、用筷子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吃了。
您好。 “羊雜割”又稱“羊雜碎”,是山西的一道地方名小吃。走在山西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經營“羊雜割”的小店,門面不大,生意紅火。一般每家店都是放一口大鍋在火上,裡面有老湯,配好的羊雜都放在一起等待下鍋。每來一位客人,老闆會問你吃幾兩。意思是你要加幾兩肉,價錢根據你要的肉的多少來決定。不要以為羊雜就是純肉的哦,裡面會配上粉條。各家的老湯不同配料不同,做出來的口味各有千秋。
做法如下:
原料:羊肉、羊雜、羊血、粉條。
羊湯調味料:生薑3片、大蔥段2節、花椒8粒、黃芪6克、當歸4克。
羊雜割調味料:白胡椒粉適量、老陳醋適量、辣椒油適量、小蔥、香菜。
羊肉處理:
1、帶骨羊肉用清水洗淨,瀝乾水分。
2、鍋內放入足量冷清水,放入洗淨的羊肉(我買的是熟羊雜,如果是生羊雜,放入鍋中和羊肉一起焯煮)。
3、使水量沒過羊肉表面,大火煮制。
4、煮到水面有大量浮沫飄起。
5、撈出羊肉,用清水沖掉表面浮沫。
羊雜湯熬製過程:
1、砂鍋內放入適量清水,放入焯煮過的羊肉。
2、放入準備好的熟羊雜。
3、放入大蔥1段、生薑1片、花椒5粒。
4、大火煮至水開,轉中火熬煮。
5、煮到表面有白沫飄起時,用勺子把白沫撇淨,繼續熬煮20分鐘(因為是熟羊雜所以用的是簡短,如果是生羊雜,時間要延長直到把羊雜煮熟)。
6、把羊肉用筷子夾出,放在一個盤子裡。
7、用漏勺把羊雜瀝掉湯汁撈出。
8、熬好的羊肉羊雜湯倒在一個鍋裡,留著備用。
薑黃芪當歸羊肉湯的熬煮(第二次湯汁):
1、砂鍋內重新放入適量清水,撈出的羊肉放入鍋中。
2、放入黃芪和當歸。
3、放入剩下的生薑片、大蔥段和花椒粒。
4、大火煮至水開,轉中火熬煮。
5、一直熬煮到羊肉熟,湯汁成奶白色。
6、用筷子把羊肉夾出,放在一邊備用,鍋裡留下羊肉湯。
混合湯汁的熬煮(第三次湯汁):
1、第一次熬好的羊肉羊雜湯倒在第二次熬好的羊湯中,稱為混合湯汁。
2、煮熟的羊肉撈出,用刀把骨頭和肉分離。
3、剔下的羊骨頭放入砂鍋混合湯汁中。
4、大火煮至湯汁開,轉中火熬煮30分鐘,使骨頭裡的骨髓熬出湯汁奶白。
5、加入適量食鹽調味,至此,湯汁就熬好了。
羊血的處理過程:
1、買來的羊血用清水洗乾淨。
2、羊血放到案板上,用刀切成塊。
3、鍋裡放入適量清水燒開,放入羊血。
4、加入少量食鹽。
5、大火熬煮1分鐘,用勺子把羊血和湯汁舀出。
6、放在碗中備用。
粉條的浸泡過程:
1、鍋裡放入適量清水,大火燒至水溫,放入粉條,關火浸泡。
2、浸泡至粉條發脹變軟備用。
羊雜割所需原料和調味料:
1、剔去骨頭的熟羊肉用刀切成薄片。
2、煮熟的羊雜用刀切成條狀。
3、焯煮好的羊血。
4、浸泡好的粉條。
5、小蔥和香菜分別切成末。
6、山西老陳醋。
7、白胡椒粉。
8、自制辣椒油(如果有羊油,最好是羊油做出的辣椒油,味道才夠香。)。
羊雜割的裝碗與調味過程:
1、碗的底部放入一層羊肉片、羊雜條和羊血塊。
2、上面鋪一層浸泡好的粉條。
3、舀入第三次熬煮好的混合湯汁,使湯汁沒過食材表面。
4、碗裡撒入香菜和蔥花。
5、撒入適量白胡椒粉。
6、倒入適量老陳醋。
7、淋入自制的辣椒油。
8、用筷子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