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51710051916
-
2 # 使用者2127610076600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汪茫的七言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見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這首律詩很特別,其四聯句句押韻,皆為工對,且首聯兩句,又句中自對,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寫景而言,有工筆細描(首聯),寫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煉傳神;有大筆寫意(頷聯),傳達出秋的神韻。抒情則有縱的時間的著筆,寫“常做客”的追憶;也有橫的空間的落墨,寫“萬里”行程後的“獨登臺”。從一生飄泊,寫到餘魂殘骨的飄零,最後將時世艱難歸結為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錯綜複雜手法的運用,把詩人憂國傷民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得沉鬱而悲壯。難怪明代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開篇以月光借喻寒霜,流露出思鄉的真情是無奈和陰冷抖擻,沿射來的光源望去,皎月是那樣的明亮,同在一個月色下,家鄉是那麼的親近,使人低頭思索與親人們的歡聚歷歷在目,以景言實借景言情,言簡意賅老少易懂,流傳千古,是無數小兒的啟蒙詩。題材簡單明瞭而易懂,風格更是令人過目不忘,打動了成千數萬的遊子們,情景交融入木三分,直白宣告了遊子離鄉思想之情,這蒼涼激昂的尾韻將悠揚的鄉情坦言到了極致。長空明月舞翩躚,路上行人足印淺;頭搖四方皆有緣,相思離情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