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武奇兵

    要論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裝甲強國,德國定然首屈一指,這裡不單單是指德軍裝甲部隊的精英們以及坦克戰的戰略戰術運用,更有其領先世界水平的優秀戰車。從四號坦克“軍馬”到“虎王”,它們優異的效能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圍繞著坦克裝甲防護這方面一直是眾多朋友們經常討論研究的話題,本人對坦克頗為感興趣,這裡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二戰期間沒有被正面擊穿記錄的虎王坦克

    坦克從初入戰場到二戰嫻熟的運用也就短短20餘年,二戰的坦克並不像現在的主戰坦克這樣“十全十美”。那時的裝甲防護、優越機動性、強大的火力三者不可兼得,所以出現了各種輕重型別的坦克以對應不同的任務和戰場環境。

    當時的坦克也沒有現在複合裝甲,抗揍性比較強,各國都以高質量的均質鋼板來當做裝甲,而裝甲防護能力的高低取決於冶煉鋼板的三大要素:材質、工藝和厚度。那麼在二戰中的裝甲製造工藝無外乎兩種,一種以蘇美為主的“鑄造”式,另外一種是德國的“焊接”式。(由於大口徑反坦克武器的出現導致鉚接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許多親們一直圍繞著二戰虎式坦克的“垂直裝甲”喋喋不休,那麼一起來看這兩種裝甲到底有何優劣。

    這裡我們以坦克炮塔為例,鑄造炮塔即為整體鑄造成型,簡而言之就是將鋼水倒在已經成型的炮塔模具中,冷卻後進行一定的修改處理就可以,這樣就可以使炮塔有良好的外型,炮塔的每個斜面和角度都有很好的裝甲厚度,對普通穿甲彈有很好的防護力。優點就是裝甲利用率高,利於生產,缺點是鑄造整體質量不高,甚至裝甲內產生氣泡,造成同樣厚度下防彈能力明顯不如焊接裝甲。

    諸如美國M4,蘇聯T-34等都採用鑄造炮塔。

    對於這種製造方式在掌握“高技術”的德華人眼中是嗤之以鼻的,焊接炮塔則是由多塊均質裝甲焊接而成。這種裝甲板首先需要大型裝置的軋製和成型,然後輔以人工焊接,這樣的裝甲不會出現“鑄造式”的沙眼、氣泡、雜質等情況,它的工藝製造程度要比鑄造複雜的多,但是其裝甲防護性要比鑄造好很多,尤其在面對APC(被帽穿甲彈)時。焊接炮塔可以為內部帶來更大空間,但是不利於生產。

    二戰後期隨著大口徑火炮的出現,四號坦克為了增加防護能力也增加了裝甲擋板。

    二戰期間德國平均生產一輛坦克的同時,美蘇兩國就會生產2-3輛,中後期加之資源緊缺以及生產線的問題德軍更是被淹沒在盟軍的坦克大海中,盟軍損失一輛的同時可能國內已經造出了50輛嶄新的坦克,而德軍則苦於複雜沉重的後勤保障和維修。(有一則冷笑話是一個虎式坦克營得配一個師的保障部隊)這也是以質量PK數量慘烈的結局。

    二戰期間美國坦克生產線,工業強國的參戰也預示著納粹必敗。

    實際上蘇聯的冶煉工藝是這三個國家中最差的,所以在同等尺寸的鋼板下其防禦能力也低於德制裝甲,不過聰明的蘇聯人還是很好的解決了這一缺陷,能力不夠智商來湊。從蘇聯的T-34-76就可以看出它們開始採用傾斜裝甲,因為這樣可以透過角度來增加裝甲厚度。

    假設一下一塊鋼板的厚度為50MM,透過改變它的角度就可以讓它“增加”厚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生病,兄妹二人是否需要分攤費用?還是應該誰有錢誰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