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雨軒1121

    知通“智”,是“智”的通假字,只有“智慧;聰明”這個意思上是通用的。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現代官方審定標準用字時,也會把通假字當作標準用字,而不採納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稱為“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慧”便是本字。

  • 2 # 使用者4745360738429

    知通“智”,是“智”的通假字,只有“智慧;聰明”這個意思上是通用的。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現代官方審定標準用字時,也會把通假字當作標準用字,而不採納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稱為“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慧”便是本字。

    zhī

    ①<動>知道;瞭解。《察今》:“故察己則可以~人。”

    ②<動>認識;識別。《馬說》:“其真無馬邪?其真不~馬也。”

    ④<動>感到;覺得。《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鴨先~。”

    ⑤<動>交好;相親。《左傳?昭公四年》:“公孫明~叔孫於齊。”

    ⑥<名>交情。《報任安書》:“絕賓客之~。”

    ⑦<名>朋友。鮑照《鮑參軍集?詠雙燕》:“悲歌辭舊愛,銜淚覓新~。”

    zhì

    通“智”。智慧;聰明。《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乎己,則~明而行無過矣。”

    【知遇】得到賞識和重用。

    zhì

    ①<名>智慧。《屈原列傳》:“竭忠盡~,以事其君。”

    ②<動>有才智。《少年中國說》:“少年~則國~。”

    ④<名>智謀。《廉頗藺相如列傳》:“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謀。”

    ⑤<名>神智;理智。《呂氏春秋?疑似》:“丈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

    【智囊】足智多謀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種情況的患者才合適手術治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