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查出肺部有小結節,心理壓力太大了,就怕哪一天不小心變成了肺癌。”住在汕頭的小夥李銘在半年多前體檢中發現肺上有個小結節。
從那時起李銘再也睡不著覺,為了求醫甚至辭了職,連續跑遍了全省各大醫院,一個大大的行李箱中塞滿了CT片,“無論是不是癌,都幫我把這個結節切了吧!”小夥子差點跪下,陪在一旁的父母也淚流滿面,“他一直活在肺癌的陰影下,太痛苦了。”
其實這樣的故事並不少見,隨著大家對癌症的重視,尤其是肺癌的恐懼,越來越多的人會在體檢中選擇CT或者X光胸片來檢查肺部疾病,相應的發現肺部有小結節的病人也越來越多。這些結節呈現不同的特點,涵蓋不同的疾病譜,也意味著離肺癌可遠可近,因而分外讓人緊張無措。
肺部的小結節是肺癌嗎?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肺癌嗎?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胸外科張蘭軍教授表示,並非所有的結節都預示著與肺癌相關,它也可能僅僅只是良性病變,需要專業的腫瘤醫生根據結節大小、形態、密度等特徵進行判斷,不用過於緊張。
早期發現肺癌,應該首選低劑量螺旋
想要早期發現肺癌,採用低劑量螺旋CT檢查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其敏感度是X光胸片的4—10倍,可以發現20-25%的肺內結節。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資料顯示,採用低劑量螺旋CT能發現85%的早期周圍型肺癌,這類肺癌術後10年的生存率高達90%以上,並能降低20%的死亡率。
張蘭軍教授介紹,還有一個好處是,它的放射量僅為普通CT射限量的1/6,比較安全。
建議40歲以上、有腫瘤家族史、每天吸菸一包以上、吸菸20年老菸民,最好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這幾類人都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肺結節具有兩個特徵,說明惡性機率大
什麼是肺結節?
一般指的是在影像學的檢查下表現為直徑小於或等於3cm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直徑不大於3釐米的病灶稱為結節,直徑<10毫米的結節稱為小結節,直徑<5毫米的結節稱為微小結節。張蘭軍教授指出,肺癌的早期有相當部分就是表現為結節,但並非所有的結節都預示著是肺癌早期,臨床統計大概佔到30%-40%。
簡單來判斷,越小的肺部結節,良性存在的可能性越大,“在臨床上,除大小外,形態和密度也是判斷結節良惡性的依據之一。”張蘭軍教授表示,肺結節分為兩種,一種為高密度的實性肺結節和相對低密度的肺部磨玻璃結節(GGN),根據肺部磨玻璃陰影內部成分均一程度的不同,磨玻璃結節又可分為單純磨玻璃結節(PGGN)及混雜性磨玻璃結節(MGGN)。
首先對於實性的肺結節來說,惡性的可能性很高,多是由腫瘤導致,但具體還需要結合大小等因素進行判斷。
而磨玻璃肺部結節則複雜的多,研究發現單純磨玻璃結節(PGGN)沒有任何實際成分的,直徑在2公分以下,一般只有10-20%的機率可能發展為惡性腫瘤,80%都是良性,而混雜性磨玻璃結節(MGGN),當實性成分超過30%的時候,一定要高度警惕,有惡變的可能。
張蘭軍教授提出,由於玻璃結節型的肺腺癌的預後效果極好,是一種“懶癌”,適當的時間才開展手術並不會影響患者的生存,無需一發現就急忙手術,因此醫學界建議這類肺結節的患者定期隨訪即可。
直徑小於6mm的肺部微小結節,不管是哪種性質,都建議隨訪為主,進行3-6個月的 CT 隨訪。
對於直徑大於10mm的單純磨玻璃結節(PGGN),隨著觀察可以考慮外科穿刺介入。日本專家的共識是1.5公分才有必要做外科穿刺介入。
對於混雜性磨玻璃結節(MGGN)大於8mm,才必要進行外科穿刺介入。
良性結節抗炎治療後會逐漸消失
對於一些難以判斷模稜兩可的結節,醫生可先採取消炎治療,一般良性的結節都是由各種肺炎引起,包括肺部感染和炎性假瘤、結核、真菌感染、黴菌感染等諸多情況都有可能留下肺部結節。
如果檢查中肺結節有如下變化者,多考慮為良性:
1、短期內病灶外部特徵變化明顯,無分葉或出現極深度分葉,密度均勻或變淡,邊緣變光整或模糊;
2、在密度未增加的情況下病灶縮小或消失;
3、病灶迅速變大,15天內增大1倍以上;
4、實性結節2年以上仍穩定,但這一特徵並不適用於磨玻璃樣結節,因原位腺癌和微浸潤腺癌階段的磨玻璃結節可長期穩定。這裡的長期指超過2年或更長時間,但實性結節究竟穩定多長時間提示為良性,目前尚未明確。
肺結節在隨訪中有以下變化時,多考慮為惡性:
(1)直徑增大,倍增時間符合腫瘤生長規律;
(2)病灶穩定或增大,並出現實性成分;
(3)病灶縮小,但出現實性成分或其中實性成分增加;
(4)血管生成符合惡性肺結節規律;
(5)出現分葉、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徵。
你的關注和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今天是2020年3月23日,你看一下你父親的片子拍攝時間:2020年4月23日。是不是早了一個月?
另外,CT片子不清楚,應該是一個肺部腫瘤,比較嚴重!
“被查出肺部有小結節,心理壓力太大了,就怕哪一天不小心變成了肺癌。”住在汕頭的小夥李銘在半年多前體檢中發現肺上有個小結節。
從那時起李銘再也睡不著覺,為了求醫甚至辭了職,連續跑遍了全省各大醫院,一個大大的行李箱中塞滿了CT片,“無論是不是癌,都幫我把這個結節切了吧!”小夥子差點跪下,陪在一旁的父母也淚流滿面,“他一直活在肺癌的陰影下,太痛苦了。”
其實這樣的故事並不少見,隨著大家對癌症的重視,尤其是肺癌的恐懼,越來越多的人會在體檢中選擇CT或者X光胸片來檢查肺部疾病,相應的發現肺部有小結節的病人也越來越多。這些結節呈現不同的特點,涵蓋不同的疾病譜,也意味著離肺癌可遠可近,因而分外讓人緊張無措。
肺部的小結節是肺癌嗎?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肺癌嗎?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胸外科張蘭軍教授表示,並非所有的結節都預示著與肺癌相關,它也可能僅僅只是良性病變,需要專業的腫瘤醫生根據結節大小、形態、密度等特徵進行判斷,不用過於緊張。
早期發現肺癌,應該首選低劑量螺旋
想要早期發現肺癌,採用低劑量螺旋CT檢查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其敏感度是X光胸片的4—10倍,可以發現20-25%的肺內結節。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資料顯示,採用低劑量螺旋CT能發現85%的早期周圍型肺癌,這類肺癌術後10年的生存率高達90%以上,並能降低20%的死亡率。
張蘭軍教授介紹,還有一個好處是,它的放射量僅為普通CT射限量的1/6,比較安全。
建議40歲以上、有腫瘤家族史、每天吸菸一包以上、吸菸20年老菸民,最好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這幾類人都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肺結節具有兩個特徵,說明惡性機率大
什麼是肺結節?
一般指的是在影像學的檢查下表現為直徑小於或等於3cm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直徑不大於3釐米的病灶稱為結節,直徑<10毫米的結節稱為小結節,直徑<5毫米的結節稱為微小結節。張蘭軍教授指出,肺癌的早期有相當部分就是表現為結節,但並非所有的結節都預示著是肺癌早期,臨床統計大概佔到30%-40%。
簡單來判斷,越小的肺部結節,良性存在的可能性越大,“在臨床上,除大小外,形態和密度也是判斷結節良惡性的依據之一。”張蘭軍教授表示,肺結節分為兩種,一種為高密度的實性肺結節和相對低密度的肺部磨玻璃結節(GGN),根據肺部磨玻璃陰影內部成分均一程度的不同,磨玻璃結節又可分為單純磨玻璃結節(PGGN)及混雜性磨玻璃結節(MGGN)。
首先對於實性的肺結節來說,惡性的可能性很高,多是由腫瘤導致,但具體還需要結合大小等因素進行判斷。
而磨玻璃肺部結節則複雜的多,研究發現單純磨玻璃結節(PGGN)沒有任何實際成分的,直徑在2公分以下,一般只有10-20%的機率可能發展為惡性腫瘤,80%都是良性,而混雜性磨玻璃結節(MGGN),當實性成分超過30%的時候,一定要高度警惕,有惡變的可能。
張蘭軍教授提出,由於玻璃結節型的肺腺癌的預後效果極好,是一種“懶癌”,適當的時間才開展手術並不會影響患者的生存,無需一發現就急忙手術,因此醫學界建議這類肺結節的患者定期隨訪即可。
直徑小於6mm的肺部微小結節,不管是哪種性質,都建議隨訪為主,進行3-6個月的 CT 隨訪。
對於直徑大於10mm的單純磨玻璃結節(PGGN),隨著觀察可以考慮外科穿刺介入。日本專家的共識是1.5公分才有必要做外科穿刺介入。
對於混雜性磨玻璃結節(MGGN)大於8mm,才必要進行外科穿刺介入。
良性結節抗炎治療後會逐漸消失
對於一些難以判斷模稜兩可的結節,醫生可先採取消炎治療,一般良性的結節都是由各種肺炎引起,包括肺部感染和炎性假瘤、結核、真菌感染、黴菌感染等諸多情況都有可能留下肺部結節。
如果檢查中肺結節有如下變化者,多考慮為良性:
1、短期內病灶外部特徵變化明顯,無分葉或出現極深度分葉,密度均勻或變淡,邊緣變光整或模糊;
2、在密度未增加的情況下病灶縮小或消失;
3、病灶迅速變大,15天內增大1倍以上;
4、實性結節2年以上仍穩定,但這一特徵並不適用於磨玻璃樣結節,因原位腺癌和微浸潤腺癌階段的磨玻璃結節可長期穩定。這裡的長期指超過2年或更長時間,但實性結節究竟穩定多長時間提示為良性,目前尚未明確。
肺結節在隨訪中有以下變化時,多考慮為惡性:
(1)直徑增大,倍增時間符合腫瘤生長規律;
(2)病灶穩定或增大,並出現實性成分;
(3)病灶縮小,但出現實性成分或其中實性成分增加;
(4)血管生成符合惡性肺結節規律;
(5)出現分葉、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徵。
你的關注和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