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驁爺
-
2 # 洛杉磯科比布萊恩特
掩護作為籃球運動中最基本的一項技戰術,它的運用基本上在任何一支球隊都可以看到,而且大量的掩護其實可以創造更多的得分機會。
首先掩護可以分為具體的2種,其一就是大家都特別熟悉的側身掩護,其二就是後掩護。如果單純的裁從這2掩護種類來看的話,側掩護其實在籃球比賽中佔據了絕大部分,比如後衛與中鋒在高位發起擋拆的時候,大中鋒及時過來做高質量的掩護,其實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細節:
第一,掩護進攻球員的時候,掩護者的身體姿態其實最好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具體來說要適當彎曲的膝關節,兩腳平行要稍微分開到合適的距離,手臂自然形成下垂,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保持自己的重心穩定。
第二,掩護者最好讓自己的身體跟防守者成90度角,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寬度處於最大的橫向面積,也就是說可以讓防守者被擋的跟持球者更遠的距離,從而讓掩護的質量再次變得更好。
第三,掩護者在做好掩護之後,其實要求有順下或者外開的意識,要在掩護完畢之後儘快讓防守者做兩難的抉擇,到底是防守固定的那個球員呢?還是去防守錯位的球員呢?
題主所問的這個90度就是側掩護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只有形成了90度的夾角,你擋住防守者的視線與路徑就相對變得更寬一點,這樣被掩護的隊友才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完成一次進攻。如果你掩護的角度不是90度,那麼這個時候擋拆產生的面積效應就不是最大的,大家學過數學物理都應該很容易明白這個道理的。
其實掩護的戰術本身就多種多樣,比如給持球人掩護,還可能給無球人做掩護跑位,還有可能連續進行雙掩護,就是透過不停的擋拆,跑位,拉開對方的防守距離與時間差,這樣做的目的自然就是為進攻提供更多的選擇。不過掩護質量的好壞其實可以決定進攻效率的高低,像那些有力量有高度的大個子掩護,比如說錢德勒,帕楚里亞這些球員,他們的掩護基本上擋的非常結實,所以這些球員雖然進攻能力不怎麼樣,但是還是很吃香的。
但是有些球員的掩護就做的實在是太糟糕了,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球員安東尼,他上賽季在雷霆隊給威少的掩護,那基本上屬於沒用的,因為擋的不夠結實,空隙都那麼大,防守者都能直接擠過去形成二次防守。畢竟安東尼職業生涯中基本上不太去幹這些活,他做的都是別人來掩護自己負責進攻就行了,所以你也很難要求他會做的很好。
回覆列表
你理解錯了,這個所謂九十度夾角是你和防守球員的夾角,其實就是你在防守球員身體的側面,這不就是最大屏障嗎?這時候其實你對防守球員來說是一個一百八十度角的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