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遼瀋名醫
-
2 # 說茶網一、體質各異,飲茶也有講究
養生茶可根據體質的不同配以不同的茶飲來調節身體,體質燥熱的人,應喝涼性茶,虛寒體質者,應喝溫性茶,腸胃虛弱者適合喝中性茶或溫性茶,老年人適合喝紅茶或普洱茶。
二、四季飲茶也有原則春季適合喝花茶,有助於散發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冷邪、生髮人體的陽氣,如玫瑰、茉莉、菊花。
夏季適合喝花草茶,陽氣旺盛,花草茶清苦有清涼感,除煩解渴,如綠茶、薄荷茶。
秋季適合選擇果類進茶,清除體內餘熱,止咳化痰,養肺滋陰,如金橘、菠蘿、烏龍茶。
冬季適合選擇茶質溫的茶,以驅冷補陽,如天門冬、紅茶、鐵觀音。
三、養生茶的種類多,日常品飲也更方便可以自由搭配,靈活調整,藥用價值也更大,能被廣泛傳播,日常品飲也相對方便靈活,種類多樣,口味可任意搭配選擇。
-
3 # 大涼山苦蕎
正如你所說,很多九零後也開始養生了,不少人長期坐在辦公室有缺乏運動,長期這樣下去很容易導致身體亞健康狀態,因而要注意日常養生。據我觀察,她們中很多人喝的都是苦蕎茶,長期飲用苦蕎茶有調理腸胃、調節三高和輕脂健體的功效。
-
4 # 藥膳寶典
常喝茶者得長壽
最早的時候,茶是因為藥用價值而被人們發現的,並且作為藥茶而用於治療疾病,所以茶在人們心中有著不一樣的地位。將“茶”字拆開,草字頭代表二十,中間的人字可拆作八字看,加上下邊的一橫一豎是“八十",一搬擦又是一個八,加在一起就是108。108歲也因此有了一個雅稱一一“茶壽”。古人將“茶”與"“壽”結合起來喻長壽,足以表明人們對茶有延年益壽之功的認識。
的確如此,但凡喝茶者,往往能夠得到高壽,歷史和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舊唐書・宣宗紀》中記載,唐宣宗時期,洛陽來了一位130多歲的僧人,宣宗間他:“服何藥如此長壽?”高僧回答說:“貧僧素不知藥,只是好飲香茗,至處唯茶是求。”“茶聖”陸羽一生嗜茶成癖,常“茶灶筆床猶自隨”,無論是生活還是作詩寫詞,都離不開茶。他經常一壺好茶做伴,品茗寫詩,留下千古佳話。而陸游也活到了85歲的高齡。明代宰相陸樹聲雖然一生際遇坎坷,但愛茶至深、深諳茶道,享年97歲。“當代茶聖”吳覺農以茶養生,90多歲高齡仍然思維敏捷、身體健朗。自稱喝茶長壽“活標本”的張天福老人,生於1910年,年過百歲仍然精神矍鑠。喝茶能長壽,首先在於茶的藥用價值。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茶的功效有詳細的說明,他認為火毒是百病之源,而茶能清熱解毒、清心除煩、,促進肝理排毒、和養肝、清肝明目。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小天地,由五臟六腑、三焦經絡組合而成,只有五臟和諧、經絡暢通,才能健康長久。
現代人常飲食油膩、生活作息紊亂,長期如此會導致身體溼熱蘊藉,影響五臟六腑的正常功能和經絡的暢通,而經常喝茶有助於身體代謝,暢通經絡,使五臟和諧、健康長壽。
喝茶得長壽,這跟茶的精神功用分不開。唐代著名高僧從諗,人稱“趙州禪師”,活到了120歲。曾有人向他請教長壽之道,他笑稱這全賴於“吃茶去”的禪法。“吃茶去”,強調的不僅是“吃茶”,還有“平常心”ー一不因任何人和事兒動氣,不起紛擾,沒事就去吃茶,心思淡泊自然就會健康長壽。
《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只有保持安靜和諧的心態オ可以少得病、不得病,身體健康長壽。而喝茶,茶的味道往往先苦後甜,能給入信念,使人心平氣和。
茶本身的藥用功效減緩了人體的衰老,而茶的精神功用則減緩了人心態的衰老。茶通六藝,藝從心發,內外兼修,自然就越活越年輕了。《黃帝內經》所謂“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大抵就是這個意思吧。
回覆列表
西方有咖啡,中國有茶。茶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瑰寶。而養生茶,就是透過不同食材的搭配,讓飲茶的同時增添了養生保健的功效。
比起西方的咖啡,常見的碳酸飲料,中國茶有諸多優點。味道天然,熱量低,脂肪低,含糖量低,既能解渴又能提升,搭配組合以後,還有保健的功效。在辦公室裡泡一杯茶,既豐富了工作情趣,又是身體的有益補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體質的人群飲茶時也要區別對待。體脂虛寒的人,要飲溫性的茶,燥熱體質的人可以喝些涼茶。想減肥可以喝點普洱茶,提高免疫力和視力可以泡點綠茶。
夏天適合喝什麼茶?花草茶就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最近上火了,泡點野菊花,想要美麗,女性可以泡點玫瑰花茶,加點荷葉還有美白的功效。而綠茶、薄荷茶還有解渴、補益腸胃的作用。
在家裡有條件,還可以買點材料,自制酸梅湯。用陳皮、烏梅、玫瑰茄、冰糖、桂花等食材,自己熬煮,沒有新增劑和防腐劑,解暑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