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有啊,司馬昭啊,搶了兒子齊王司馬攸的。

    司馬攸是司馬昭的二兒子,過繼給司馬師,

    司馬師去世時,司馬攸才十歲,於是司馬昭就搶過去了,十年後司馬昭去世,由兒子司馬炎繼位,司馬炎繼位就篡位稱帝建立晉朝了。

  • 2 # 亮仔學史

    在中國古代,皇位的繼承一般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從秦朝建立到清朝滅亡,亮仔翻閱了史書,也沒有發現有父親搶兒子皇位的奇葩現象。不過在春秋時期倒是發現了一則父親搶兒子王位的故事,那就姑且和大家聊一聊吧。

    這件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衛國,當時的國君是衛靈公,衛靈公並不出名,真正出名的是他的老婆南子,南子是歷史上著名的放蕩女人,不知給衛靈公帶了多少綠帽子,甚至和大聖人孔子也發生過緋聞。這件事被記錄在《論語》之中: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可見當時的大聖人面對自己弟子子路的質疑也慌了,趕緊賭咒發誓表明自己是清白的,並沒有和南子做任何齷齪之事。

    南子的放蕩天下皆知,可能就衛靈公被矇在鼓裡。終有一天靈公的兒子姬蒯聵忍不了了,決定殺死南子,保住父親的名聲。

    那麼明顯的暗示自然逃不出南子的法眼,她意識到了危險,於是藉故離席跑回了王宮,就向衛靈公告狀,太子要謀反殺自己,衛靈公大怒,就要處決姬蒯聵,結果姬蒯聵事先得到了訊息,跑到了晉國去避難了。

    後來衛靈公去世前,本來要把王位傳給小兒子,可小兒子執意不肯,無奈,衛靈公只得把王位傳給了孫子,也就是姬蒯聵的兒子姬輒,是為衛出公。

    姬蒯聵得知父親去世,就想趕回國中繼位,誰想到自己的兒子卻不認他這個父親,派兵把守住國界,拒絕父親入境,姬蒯聵無奈,只得灰溜溜的回到晉國。

    後來姬蒯聵的姐姐在丈夫死後與僕人勾搭成奸,為了捍衛“愛情”,決定發動政變,迎接姬蒯聵回國,開出的條件就是能與僕人結成夫妻。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姬蒯聵扮成婦女得以悄悄回國。

    姬蒯聵姐姐的兒子孔俚當時在衛國極有勢力,他們就把孔俚綁架,脅迫他發動政變,孔俚無奈,只好照辦。政變的結果十分順利,他們把衛出公成功的趕出了國,姬蒯聵得以繼承王位。

    不過僅僅過了三年,衛國在姬蒯聵的統治下就陷入了內憂外患,姬蒯聵再次被趕出了國,最終死在了異國他鄉,他的兒子衛出公姬輒趁機帶兵回國平叛,又重新奪取了王位,十分富有戲劇性。

    縱觀整個歷史,像衛國這對父子倆,一會你搶我王位,一會我搶你王位的事情十分罕見,也成了父親搶兒子權利的唯一代表。

  • 3 # 天天故史匯

    中國歷史上的權力傳承自從大禹的兒子啟開始就從禪讓制變成了家天下的世襲制,在權力傳承的過程中有往往遵循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方式,但幾千年的時間,足夠發生一些特殊情況了。

    父親沒有皇位而兒子有皇位

    這種情況應該有兩種,第一種是父親原來不是皇帝,而兒子成為了皇帝,也就是說兒子是開國君主。遍數歷史上的開國君主,無論是劉邦、朱元璋這樣的平民還是楊堅、李淵、趙匡胤這樣的貴族,每一個都是精明強悍之人,否則他們也做不了開國之君。而這些開國之君對於皇位是極有掌控力的,他們的父親要麼是已經去世,即便在世也不可能去和兒子爭搶皇位,畢竟打天下的不是自己,沒人會服自己的。

    第二種就是父親是貴族,但不是開國君主,但兒子因為意外巧合成為了君主,這種情況歷史上還是有的。春秋時衛國國君衛靈公有位寵妃叫南子,南子淫亂,衛靈公太子蒯聵密謀殺掉南子,但最終失敗。南子向衛靈公誣陷太子蒯聵謀反,蒯聵無奈逃亡晉國。衛靈公死後,南子先是立公子郢即位但公子郢推辭,南子只能立蒯聵的兒子即位,後來蒯聵回國,從自己的兒子手中奪了王位,殺了南子。

    父親原來是君主,退位後又想搶兒子王位

    這種情況就是俗稱的太上皇了。歷史上的太上皇雖然不多,但還是有幾位的,其中搶兒子王位最出名的是趙武靈王。趙武靈王透過“胡服騎射”使趙國一躍成為戰國中期的軍事強國。但在時間久了以後,趙武靈王就想著讓自己的兒子即位,自己專注於帶兵打仗。然後趙武靈王就開歷史先河成為了第一個“太上皇”—主父。但很快趙武靈王就為自己的異想天開付出了代價,趙惠文王即位後很快時間就上手了,朝廷中的大臣都圍著趙惠文王轉,此時的趙武靈王心中有了失落,漸漸地就想要奪回王位,他透過鼓動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和趙惠文王起衝突,但最終失敗,自己也被圍在沙丘,活活餓死。

    母親搶奪兒子皇位

    歷史上除了父親會搶奪兒子的皇位,連母親也會,甚至於比父親更多。漢朝時劉邦去世後,呂后在漢惠帝劉盈死後又立了一個小皇帝,自己雖然沒有稱帝,但掌握著實際的權柄。搶奪兒子皇位最出名的當屬武則天了,她先經過唐高宗時的“二聖並治”時期,然後連坐兩莊,在唐中宗、唐睿宗時期作為皇太后臨朝稱制,最後乾脆自立稱帝,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她之後的韋后也曾想要效法武則天,臨朝稱制,但最終被李隆基剷除。

    權力使人瘋狂,而皇權鬥爭更加使人癲狂。歷史上子殺父、弟弒兄的情形時有發生,而虎毒不食子的常律在權力面前更是脆弱,父親、母親為了權利逼迫甚至殺害自己兒子的情形屢見不鮮,畢竟人的慾望是無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些優美、華麗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