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gccghcc

    在《新版三國》中官渡之戰是第26集。第26集劇情介紹:關羽行至古城,發現張飛奔殺而來,經過一番波折,兄弟二人終於冰釋前嫌,重歸於好。袁紹大營中,袁紹在得知關張二人重逢之後,主動提出讓劉備去招順。劉備大喜,即刻領命而去。在路上,劉備與趙雲不期而遇,二人欣然一同前往古城與關張會和。古城中,三兄弟又重新團聚,加之趙雲的到來更是錦上添花。袁紹三子得知父親起兵伐曹,各自帶領精兵前來相助。就在三兄弟為了當主將而互不相讓時,袁紹宣佈自己充當主將。袁紹親率大軍七十萬,陳兵官渡,與曹操決一死戰。擴充套件資料:歷史上的官渡之戰:漢建安五年(200),曹操統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區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一次決戰。東漢末年,豪強擁兵割據,逐鹿中原。時袁紹擁有冀、青、幽、並四州。自恃兵多糧足,圖謀相機消滅僅據兗、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紹率精兵10萬南下。在此之前,曹操為避免腹背受敵,已先擊潰與袁紹聯合的劉備,並進駐易守難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聲東擊西之計,於白馬(今河南滑縣境)擊斬袁將顏良,敗袁軍。袁紹初戰失利,銳氣受挫,改分兵進擊為結營緊逼。兩軍對壘於官渡,相持數月。其間曹操因兵疲糧缺,一度欲回守許昌(今河南許昌東)。謀士荀彧認為,曹軍以弱敵強,此時退兵必為所乘;反之,袁軍輕敵,內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將有變,正可出奇制勝。曹操納其言,派兵襲燒袁軍糧車;又親率精銳5000奔襲袁軍烏巢(今河南境)糧屯,全殲袁軍,燒燬全部囤糧。訊息傳來,袁紹所部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投降。曹操乘機全線出擊,殲敵7萬餘,袁紹父子僅率800餘騎北逃。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袁紹則從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有名戰例。官渡之戰是袁曹雙方力量轉變、當時中國北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一次關鍵性戰役,對於三國曆史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此戰曹軍的勝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間的兼併爭,雖屬於封建割據勢力之間的爭鬥,但實現地區性的統一,客觀上符合人民的願望。官渡戰役雙方實際參戰兵力對比:袁、曹軍在官渡直接作戰的兵力對比為10.5萬比3.3萬(兩軍兵力對比為3.2比1)。如果加上未直接參戰的後軍和運輸部隊。雙方兵力對比為12萬比3.4萬。袁紹軍:兵力基本沒有什麼爭議:《三國志》、《資治通鑑》均有比較明確的記載參加進攻的為精兵10萬,戰馬萬匹;估計兵力為11-12萬人,其中騎兵1萬多。另外,《世語》記載為袁軍步兵5萬,騎兵8千,合計5.8萬。在《三國志》注引中孫盛評曰:“紹之大舉,必悉師而起,十萬近之矣。”而張璠《漢記》雲:戰後曹操“殺紹卒凡八萬人。”也證明袁紹軍在10萬以上。曹操從許昌親自帶到官渡的有1萬人的中央精銳部隊(包括徐晃、張遼、許褚、關羽)。《三國志——武帝紀》所說的“曹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就是指的這部分軍隊。原來在河水(即今黃河,但與現黃河位置有一些差別)一線駐守的部隊是:白馬劉延軍1千人,原武于禁軍2千多人(後來增加到4千),樂進軍估計也有4千人在延津一帶(其中騎兵1千人)。這樣在官渡一線的曹軍總兵力應為1.9萬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普惠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