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雙春老師,有名滑稽戲、獨角戲表演藝術家、雙字輩、師從姚周、滑稽戲老一輩演員、名家。
獨角戲是上海人非常喜愛的一種曲藝節目,而熟悉獨角戲的觀眾,對童雙春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從1949年加入滑稽劇團至今,他的藝術生涯已經走過了七十多個春秋,幾十多年來,童雙春和他的雙字輩師兄弟們為滑稽事業的承上啟下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貢獻,成為滑稽界真正的中堅力量。
而童雙春當初進入滑稽界,卻是純屬偶然。從師姚慕雙老師更是偶然之中的偶然。當時正好是舊社會,他家裡的家境比較困難,讀書讀不起,那麼後來在無線電聽見楊笑峰在招收學員,要辦一個滑稽訓練班,那麼他的鄰居聽到了就和他說了,他說,你倒可以去試試看,那麼後來他也抱有一種僥倖的心情寫了一封信去,沒想到一寫,還居然同意了。他就這樣子考入了滑稽訓練班。當時也有一個簡單的考試,那麼考進去了。考進去後,就這樣子,他在1949年年底開始踏進了文藝圈子。
至於他拜先生,他是在1950年這個時候。說起他拜先生,還有一段小插曲,因為那時,他在劇團裡當學員時還輪不到上戲的角色,就是跑跑龍套,群眾角色,不說話的,上去總是湊湊熱鬧的。在旁邊看戲的時間很多,空下來沒事的時候就在旁邊看戲,沒想到有一天,正好有一個雙字輩的老師兄,不知道為何,不來了,但是戲裡還缺少一個角色,他不來了,大家都很急,看見沒什麼人員,就讓他上去代替,就說,你上去代一下吧。好了,他因為平時一直在看戲的,臺詞都記住了。上去一代,居然很好,一點也沒錯,方言也蠻正確的。所以姚慕雙老師看見也蠻喜歡的,那麼後來呢就和當時一個滑稽女演員、老演員,蠻有名氣的,就和馬秋影老師說,你是不是可以跟他說,我想收這個人做我學生。他就這樣非常榮幸的被姚老師看中了,就拜了姚慕雙老師做先生了,因為姚老師和周柏春老師是倆兄弟,所以拜了姚慕雙,周柏春也就是他們的先生了。
他在1977年年底,領導決定叫他去籌建上海曲藝劇團,當時去籌建曲藝劇團以後,第一本戲就是恢復《滿園春色》,當時社會上對他們非常關懷。他們第一部戲是《滿園春色》,在社會上是轟動得不得了,記得第一次電視轉播的時候,一到下午四點鐘,連浴室裡洗澡的人也不太有,為什麼呢,大家都趕回去看電視去了,文化宮買投影電視票,3分錢一張票,幾個老太太很早就去排隊去了。買不到票、投影票買不到,門口翻跟頭,3分錢翻到1角,這個場面蠻滑稽的。他們劇場門口那時候轟動得不得了,這時候一張票6角錢,翻跟頭翻到12元一張,當時買個別票,一個人只能買兩張,兩張票子當時翻跟頭翻到一雙皮鞋,價格20元,換兩張票子。有的拿手抄本《基督山恩仇記》再加兩包鳳凰牌香菸,那時沒有外菸,只有中國產煙。甚至他們解放劇場的大玻璃,給觀眾擠碎了兩三塊,所以那時轟動的情節,他們回想起來真的是說說也很甜。
他記得那個時候有一次在夜裡,將近年底,幾個觀眾在買票子,年底時大家排隊買票蠻冷的,這個時候排是晚上八點開始排起了,要排到第二天上午八點,才能夠買幾張票子。後來觀眾排隊實在冷死了,就在解放劇團門口看見對面水果店裡有幾個水果簍子放著,大家就坐在水果簍子上在發抖,抖抖呢,有幾個人想出一個辦法烤火,就用水果簍子一個個搭起來烤火,沒想到火一點,火就竄上去了,竄上去了以後虹口消防隊的瞭望臺看見了,當是發生火警了,馬上消防車出來,結果過來看,原來是解放劇團門口買票放的火,然後虹口區的局長就把他叫去了,說他們這樣子買票要出事情的。你們劇場門口不能賣,要分到下面去賣,所以結果後來有一段時間,票子是分到街道里去賣的。回想起那時他們滑稽戲轟動的時候,真的是蠻甜密的。也說明滑稽這個劇種,是上海的人民大眾非常受喜愛的。
童雙春和李青:黃金搭檔,他們是樓上和樓下
他和李青搭檔,也有幾十年了,可以講他們1980年就開始倆個人搭檔,有一次他們到溫州去的時候,正好缺少一檔戲,結果他們倆個人一搭就搭成功了。搭成功以後,大家相互之間配合蠻默契的,大家無論從創作表演,無論從倆個人的形體上,或者從倆個人的相互配合上,大家都蠻默契的。所有後來就不斷這樣就形成了他們倆個人一樣,他當時住在南京路九江路這裡,他在田林新村,要是倆個人搭檔,他要從上午一早就要趕出來,到他家裡吃飯,大家搭檔、對臺詞,有一次他記得他和李青老師兩個人去演出,到永生金筆廠去演出,那天已經是小年夜了,結果接到李青再來接他到永生金筆廠去演出了,人家等得已經等了很久了,小年夜大家都很早就要下班了,結果等到他們去已經遲到了三刻鐘。有一批觀眾整整等了他們三刻鐘,他的心裡真的非常感動的。這一天永生金筆廠一次演出了五個段子,觀眾喊一個他就來一個,他覺得他真的向觀眾表示謝意的。這一次給他受了很大的啟發,因為倆個人住得太遠了,工作方面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後來李青說,正好回林新村樓上還有房子,你快點和上面領導去說說,後來他就要求領導能夠相互調整一下,調到田林新村來。於是他們倆個人在田林新村,工作確實非常方便,有時他們只要樓上樓下喊一喊,搭段子比較方便。有什麼活動、有什麼創作,對起臺詞也比較方便,因而這個對他們的工作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生活當中大家相互之間也互相照顧了,他曾這樣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童老師捐三萬元錢作為特殊黨費交給組織,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童雙春老師,有名滑稽戲、獨角戲表演藝術家、雙字輩、師從姚周、滑稽戲老一輩演員、名家。
獨角戲是上海人非常喜愛的一種曲藝節目,而熟悉獨角戲的觀眾,對童雙春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從1949年加入滑稽劇團至今,他的藝術生涯已經走過了七十多個春秋,幾十多年來,童雙春和他的雙字輩師兄弟們為滑稽事業的承上啟下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貢獻,成為滑稽界真正的中堅力量。
而童雙春當初進入滑稽界,卻是純屬偶然。從師姚慕雙老師更是偶然之中的偶然。當時正好是舊社會,他家裡的家境比較困難,讀書讀不起,那麼後來在無線電聽見楊笑峰在招收學員,要辦一個滑稽訓練班,那麼他的鄰居聽到了就和他說了,他說,你倒可以去試試看,那麼後來他也抱有一種僥倖的心情寫了一封信去,沒想到一寫,還居然同意了。他就這樣子考入了滑稽訓練班。當時也有一個簡單的考試,那麼考進去了。考進去後,就這樣子,他在1949年年底開始踏進了文藝圈子。
至於他拜先生,他是在1950年這個時候。說起他拜先生,還有一段小插曲,因為那時,他在劇團裡當學員時還輪不到上戲的角色,就是跑跑龍套,群眾角色,不說話的,上去總是湊湊熱鬧的。在旁邊看戲的時間很多,空下來沒事的時候就在旁邊看戲,沒想到有一天,正好有一個雙字輩的老師兄,不知道為何,不來了,但是戲裡還缺少一個角色,他不來了,大家都很急,看見沒什麼人員,就讓他上去代替,就說,你上去代一下吧。好了,他因為平時一直在看戲的,臺詞都記住了。上去一代,居然很好,一點也沒錯,方言也蠻正確的。所以姚慕雙老師看見也蠻喜歡的,那麼後來呢就和當時一個滑稽女演員、老演員,蠻有名氣的,就和馬秋影老師說,你是不是可以跟他說,我想收這個人做我學生。他就這樣非常榮幸的被姚老師看中了,就拜了姚慕雙老師做先生了,因為姚老師和周柏春老師是倆兄弟,所以拜了姚慕雙,周柏春也就是他們的先生了。
他在1977年年底,領導決定叫他去籌建上海曲藝劇團,當時去籌建曲藝劇團以後,第一本戲就是恢復《滿園春色》,當時社會上對他們非常關懷。他們第一部戲是《滿園春色》,在社會上是轟動得不得了,記得第一次電視轉播的時候,一到下午四點鐘,連浴室裡洗澡的人也不太有,為什麼呢,大家都趕回去看電視去了,文化宮買投影電視票,3分錢一張票,幾個老太太很早就去排隊去了。買不到票、投影票買不到,門口翻跟頭,3分錢翻到1角,這個場面蠻滑稽的。他們劇場門口那時候轟動得不得了,這時候一張票6角錢,翻跟頭翻到12元一張,當時買個別票,一個人只能買兩張,兩張票子當時翻跟頭翻到一雙皮鞋,價格20元,換兩張票子。有的拿手抄本《基督山恩仇記》再加兩包鳳凰牌香菸,那時沒有外菸,只有中國產煙。甚至他們解放劇場的大玻璃,給觀眾擠碎了兩三塊,所以那時轟動的情節,他們回想起來真的是說說也很甜。
他記得那個時候有一次在夜裡,將近年底,幾個觀眾在買票子,年底時大家排隊買票蠻冷的,這個時候排是晚上八點開始排起了,要排到第二天上午八點,才能夠買幾張票子。後來觀眾排隊實在冷死了,就在解放劇團門口看見對面水果店裡有幾個水果簍子放著,大家就坐在水果簍子上在發抖,抖抖呢,有幾個人想出一個辦法烤火,就用水果簍子一個個搭起來烤火,沒想到火一點,火就竄上去了,竄上去了以後虹口消防隊的瞭望臺看見了,當是發生火警了,馬上消防車出來,結果過來看,原來是解放劇團門口買票放的火,然後虹口區的局長就把他叫去了,說他們這樣子買票要出事情的。你們劇場門口不能賣,要分到下面去賣,所以結果後來有一段時間,票子是分到街道里去賣的。回想起那時他們滑稽戲轟動的時候,真的是蠻甜密的。也說明滑稽這個劇種,是上海的人民大眾非常受喜愛的。
童雙春和李青:黃金搭檔,他們是樓上和樓下
他和李青搭檔,也有幾十年了,可以講他們1980年就開始倆個人搭檔,有一次他們到溫州去的時候,正好缺少一檔戲,結果他們倆個人一搭就搭成功了。搭成功以後,大家相互之間配合蠻默契的,大家無論從創作表演,無論從倆個人的形體上,或者從倆個人的相互配合上,大家都蠻默契的。所有後來就不斷這樣就形成了他們倆個人一樣,他當時住在南京路九江路這裡,他在田林新村,要是倆個人搭檔,他要從上午一早就要趕出來,到他家裡吃飯,大家搭檔、對臺詞,有一次他記得他和李青老師兩個人去演出,到永生金筆廠去演出,那天已經是小年夜了,結果接到李青再來接他到永生金筆廠去演出了,人家等得已經等了很久了,小年夜大家都很早就要下班了,結果等到他們去已經遲到了三刻鐘。有一批觀眾整整等了他們三刻鐘,他的心裡真的非常感動的。這一天永生金筆廠一次演出了五個段子,觀眾喊一個他就來一個,他覺得他真的向觀眾表示謝意的。這一次給他受了很大的啟發,因為倆個人住得太遠了,工作方面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後來李青說,正好回林新村樓上還有房子,你快點和上面領導去說說,後來他就要求領導能夠相互調整一下,調到田林新村來。於是他們倆個人在田林新村,工作確實非常方便,有時他們只要樓上樓下喊一喊,搭段子比較方便。有什麼活動、有什麼創作,對起臺詞也比較方便,因而這個對他們的工作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生活當中大家相互之間也互相照顧了,他曾這樣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童老師捐三萬元錢作為特殊黨費交給組織,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