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都以失敗告終。分開來說。
北宋步入中期後,帝國危機四伏、內憂外患,外部契丹大兵壓境、西北党項崛起,內部官員養尊處優、人浮於事、相互扯皮,諫官們歸納為冗兵、冗官、冗費。
種種現狀迫使宋仁宗趙禎做出改變。趙禎分別任命范仲淹、富弼為參知政事、樞密副使。改革大幕即將拉開。
改革建議由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人提出。范仲淹呈上洋洋數千言的《十事疏》成為“慶曆新政”的改革宣言和藍本。我們來看看主要內容。
核心是整頓吏治,有五條內容:1、明黜陟,改革官員的績效考核及選拔辦法;2、抑僥倖,限制恩蔭、嚴格選拔館閣人選;3、精貢舉,改革科舉考試、興辦州縣學校;4、擇官長,嚴格選拔地方官;5、均公田,改善中下級官吏待遇。
除了整頓吏治外,范仲淹還提出了富國強兵三條建議:厚農桑,把興修水利、勸課農桑作為地方官的考核內容;修武備,恢復府兵制,在京畿附近招募強壯男丁,每年三季務農,冬季訓練,充作京畿衛士輔助正規軍,寓兵於農、減少費用;減徭役,合併戶口稀少的縣邑、裁減朝廷奢侈耗費,做到均賦稅、寬徭役,減輕人民負擔。
最後,改革要成功,一定要輔之執行力建設的兩條措施:覃恩信,督促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重命令。
慶曆新政難以富國強兵的原因是:
1、改革措施欠缺。主要內容是改革吏治,而且富國強兵中的修武備、恢復府兵制這一條建議被認為有難度,沒有實施。
2、吏治雖然是執政的基礎,但改革吏治難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更不用說新政很快失敗。
3、改革吏治最容易損壞既得利益群體利益。如在改革中,范仲淹取來官吏花名冊,將那些不才之人全部勾去。
富弼見他勾得不亦說乎,就質疑道,你這一筆下去倒是容易,殊不知人家全家都會哭呢!
范仲淹不理會,他回答道,一家哭,也好過一地百姓哭!
所以說,范仲淹為了不讓百姓哭而讓官吏哭,最終就會導致自己哭。他下臺後,那些官吏的特權全部恢復,有利於他們的改革得以保持,損害他們的改革全部廢除。
最後在北宋與契丹、西夏和議之後,朝中黨爭就開始了,范仲淹、歐陽修等人被攻擊為朋黨,無法自立於朝廷,改革命運歸於失敗。
王安石吸取慶曆新政的教訓,實施了以理財為核心的變法。理財的核心,一是發展生產,將蛋糕做大;二是抑兼併,將官紳豪強富賈的部分利益轉移到政府,重新分蛋糕。
這種變法也是會損害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但好處在於效果立竿見影。
在宋神宗趙頊強有力的支援下,王安石保持著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本色,百折不撓、頑強執拗,不斷清除變法派的叛徒、架空臺諫、攻擊保守派。你說他集權專制也好,說他獨裁也罷,他就是頂住重壓,艱難前行,不斷給喜歡聽取多方不同意見的趙頊打強心針,要他果斷決策、力排眾議,將反對派聲音壓制下去。
因為王安石心中一直存有一個宏大的帝國夢想。這個夢想就是富國強兵,就是遠征西夏契丹、一統天下、恢復漢唐故地。
效果顯而易見。王韶河湟開邊(黃河上游,北邊是湟水,加上南邊的洮河流域,三條河流最終在蘭州附近彙集。這區域佔據了今天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區域,位於六盤山之西,與河西走廊、寧夏區域統稱隴右)的大捷,開疆拓土二千餘里,取得大宋自統一五代十國政權後最大的一次勝利。
然而,隨著趙頊的慢慢成長,隨著變法弊端的呈現,王安石被罷相,變法派人物相繼外調。皇帝趙頊來到前臺,乾綱獨斷,親手操刀變法,親自指揮戰爭。
他很勤政,也取得了對越南李朝自衛反擊戰的勝利。熙河開邊、交趾遠征的勝利,經略開發湖南、西南少數民族的成就,給了他無比的信心;變法帶來的財政充裕,給了他可能性。
他將目標瞄準了西夏。可惜的是,富國強兵的美夢在五路伐夏失敗那一刻,就功虧一簣;再加上後來永樂城大敗的訊息猝不及防,讓他羸弱的身體雪上加霜。歲月沒有再給他留下任何機會,也沒有留給歷史任何機會。
1085年正月,趙頊病重,且難以醫治、一病不起。悲劇的趙頊就這樣壯志未酬身先死。
1年後,王安石病逝。在這1年裡,保守派司馬光回朝,廢除全部新法。
就在這十幾個月裡,歷史發生了徹底的轉向。
改變的不僅是朝廷行政、政治生態,更是整個大宋命運。
一句話,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都以失敗告終。分開來說。
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北宋步入中期後,帝國危機四伏、內憂外患,外部契丹大兵壓境、西北党項崛起,內部官員養尊處優、人浮於事、相互扯皮,諫官們歸納為冗兵、冗官、冗費。
種種現狀迫使宋仁宗趙禎做出改變。趙禎分別任命范仲淹、富弼為參知政事、樞密副使。改革大幕即將拉開。
改革建議由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人提出。范仲淹呈上洋洋數千言的《十事疏》成為“慶曆新政”的改革宣言和藍本。我們來看看主要內容。
核心是整頓吏治,有五條內容:1、明黜陟,改革官員的績效考核及選拔辦法;2、抑僥倖,限制恩蔭、嚴格選拔館閣人選;3、精貢舉,改革科舉考試、興辦州縣學校;4、擇官長,嚴格選拔地方官;5、均公田,改善中下級官吏待遇。
除了整頓吏治外,范仲淹還提出了富國強兵三條建議:厚農桑,把興修水利、勸課農桑作為地方官的考核內容;修武備,恢復府兵制,在京畿附近招募強壯男丁,每年三季務農,冬季訓練,充作京畿衛士輔助正規軍,寓兵於農、減少費用;減徭役,合併戶口稀少的縣邑、裁減朝廷奢侈耗費,做到均賦稅、寬徭役,減輕人民負擔。
最後,改革要成功,一定要輔之執行力建設的兩條措施:覃恩信,督促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重命令。
慶曆新政難以富國強兵的原因是:
1、改革措施欠缺。主要內容是改革吏治,而且富國強兵中的修武備、恢復府兵制這一條建議被認為有難度,沒有實施。
2、吏治雖然是執政的基礎,但改革吏治難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更不用說新政很快失敗。
3、改革吏治最容易損壞既得利益群體利益。如在改革中,范仲淹取來官吏花名冊,將那些不才之人全部勾去。
富弼見他勾得不亦說乎,就質疑道,你這一筆下去倒是容易,殊不知人家全家都會哭呢!
范仲淹不理會,他回答道,一家哭,也好過一地百姓哭!
所以說,范仲淹為了不讓百姓哭而讓官吏哭,最終就會導致自己哭。他下臺後,那些官吏的特權全部恢復,有利於他們的改革得以保持,損害他們的改革全部廢除。
最後在北宋與契丹、西夏和議之後,朝中黨爭就開始了,范仲淹、歐陽修等人被攻擊為朋黨,無法自立於朝廷,改革命運歸於失敗。
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吸取慶曆新政的教訓,實施了以理財為核心的變法。理財的核心,一是發展生產,將蛋糕做大;二是抑兼併,將官紳豪強富賈的部分利益轉移到政府,重新分蛋糕。
這種變法也是會損害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但好處在於效果立竿見影。
在宋神宗趙頊強有力的支援下,王安石保持著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本色,百折不撓、頑強執拗,不斷清除變法派的叛徒、架空臺諫、攻擊保守派。你說他集權專制也好,說他獨裁也罷,他就是頂住重壓,艱難前行,不斷給喜歡聽取多方不同意見的趙頊打強心針,要他果斷決策、力排眾議,將反對派聲音壓制下去。
因為王安石心中一直存有一個宏大的帝國夢想。這個夢想就是富國強兵,就是遠征西夏契丹、一統天下、恢復漢唐故地。
效果顯而易見。王韶河湟開邊(黃河上游,北邊是湟水,加上南邊的洮河流域,三條河流最終在蘭州附近彙集。這區域佔據了今天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區域,位於六盤山之西,與河西走廊、寧夏區域統稱隴右)的大捷,開疆拓土二千餘里,取得大宋自統一五代十國政權後最大的一次勝利。
然而,隨著趙頊的慢慢成長,隨著變法弊端的呈現,王安石被罷相,變法派人物相繼外調。皇帝趙頊來到前臺,乾綱獨斷,親手操刀變法,親自指揮戰爭。
他很勤政,也取得了對越南李朝自衛反擊戰的勝利。熙河開邊、交趾遠征的勝利,經略開發湖南、西南少數民族的成就,給了他無比的信心;變法帶來的財政充裕,給了他可能性。
他將目標瞄準了西夏。可惜的是,富國強兵的美夢在五路伐夏失敗那一刻,就功虧一簣;再加上後來永樂城大敗的訊息猝不及防,讓他羸弱的身體雪上加霜。歲月沒有再給他留下任何機會,也沒有留給歷史任何機會。
1085年正月,趙頊病重,且難以醫治、一病不起。悲劇的趙頊就這樣壯志未酬身先死。
1年後,王安石病逝。在這1年裡,保守派司馬光回朝,廢除全部新法。
就在這十幾個月裡,歷史發生了徹底的轉向。
改變的不僅是朝廷行政、政治生態,更是整個大宋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