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的問題不同。實證經濟學研究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問題;規範經濟學是研究“應該是什麼”“應當如何”的問題;
2、判斷的方法不同。實證分析是一種過程的判斷,並在既定的假設條件下,透過各種方式檢驗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規範分析則是一種價值的判斷,它一般不去檢驗經濟執行過程,而是先檢驗假設條件本身,在此基礎上再對經濟執行過程、經濟行為或政策手段的後果加以優劣好壞評判的研究方法。
3、是否具有客觀性,實證經濟學不涉及好壞,僅僅是就事論事,分析的結果是客觀的;規範經濟學中的意見分歧主要集中於對不同行為的成本收益的價值判斷的差異上。正因為如此,其分析結果帶有較濃的主觀色彩。
4、所用方法不同,實證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包括:均衡與非均衡分析;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等;規範經濟學的分析根據價值提出標準,做出決策依據,制定相應行為政策,涉及到社會制度,社會公平,社會和諧等問題。
備註:涉及好壞屬於規範經濟學,在一定假設條件下結論的對錯屬於實證經濟學;政策是什麼屬於實證經濟學,同時為達到目的的政策設計也屬於實證經濟學,為實現某種價值標準,應該怎麼樣屬於規範經濟學;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那個更重要屬於實證經濟學,應該把失業與通貨膨脹誰看的更重要屬於規範經濟學;什麼將會降低或升高失業率,什麼將會引發通脹或緊縮,屬於實證經濟學;稅收與社會公平的闡述是實證經濟學,稅收與社會公平的正負相關是規範經濟學,等等。
實證經濟學和規範經濟學二者並不是絕對排斥的。在現實經濟分析中,兩種方法是經常混合使用的。比如,對通貨膨脹這一經濟熱點,就常常兩種分析都會使用。分析通貨膨脹的後果,一般屬於規範分析;討論採用何種措施反通貨膨脹,亦是規範經濟學的範圍;一旦方法選定,具體的政策設計則屬於實證經濟學,同時,任何經濟學家在進行實證分析時,總難免隱含一定的價值判斷標準。人們在進行規範分析時,為了使自己的論點更有說服力,也常常使用實證分析。
1、研究的問題不同。實證經濟學研究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問題;規範經濟學是研究“應該是什麼”“應當如何”的問題;
2、判斷的方法不同。實證分析是一種過程的判斷,並在既定的假設條件下,透過各種方式檢驗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規範分析則是一種價值的判斷,它一般不去檢驗經濟執行過程,而是先檢驗假設條件本身,在此基礎上再對經濟執行過程、經濟行為或政策手段的後果加以優劣好壞評判的研究方法。
3、是否具有客觀性,實證經濟學不涉及好壞,僅僅是就事論事,分析的結果是客觀的;規範經濟學中的意見分歧主要集中於對不同行為的成本收益的價值判斷的差異上。正因為如此,其分析結果帶有較濃的主觀色彩。
4、所用方法不同,實證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包括:均衡與非均衡分析;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等;規範經濟學的分析根據價值提出標準,做出決策依據,制定相應行為政策,涉及到社會制度,社會公平,社會和諧等問題。
備註:涉及好壞屬於規範經濟學,在一定假設條件下結論的對錯屬於實證經濟學;政策是什麼屬於實證經濟學,同時為達到目的的政策設計也屬於實證經濟學,為實現某種價值標準,應該怎麼樣屬於規範經濟學;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那個更重要屬於實證經濟學,應該把失業與通貨膨脹誰看的更重要屬於規範經濟學;什麼將會降低或升高失業率,什麼將會引發通脹或緊縮,屬於實證經濟學;稅收與社會公平的闡述是實證經濟學,稅收與社會公平的正負相關是規範經濟學,等等。
實證經濟學和規範經濟學二者並不是絕對排斥的。在現實經濟分析中,兩種方法是經常混合使用的。比如,對通貨膨脹這一經濟熱點,就常常兩種分析都會使用。分析通貨膨脹的後果,一般屬於規範分析;討論採用何種措施反通貨膨脹,亦是規範經濟學的範圍;一旦方法選定,具體的政策設計則屬於實證經濟學,同時,任何經濟學家在進行實證分析時,總難免隱含一定的價值判斷標準。人們在進行規範分析時,為了使自己的論點更有說服力,也常常使用實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