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藥師方健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綜合症,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其實並不在高血糖本身,而在由於高血糖所誘發的各種急慢性併發症。這些併發症一旦出現,會對患者身體帶來嚴重的危害,並降低生活質量。因此,治療糖尿病除了控制好血糖以外,防治併發症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以下這些檢查堅持做,併發症才能不來找,身體會感謝你。

    1.腎臟病變檢查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嚴重的慢性併發症之一,中國約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腎病,並且已成為慢性腎功能不全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腎病一旦發展為終末期,患者將需要終身進行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耗費巨大的醫療費用。所以推薦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腎臟病變的篩查,專案包括尿常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值,這些檢查可發現早期腎臟損傷,並及早加以干預。

    2.綜合性眼檢查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可使患者視力下降,嚴重時可致盲。所以推薦2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後應即進行綜合性眼檢查,如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至少每1-2年複查一次,如發現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則檢查的頻率應增加,可每半年至1年複查一次。

    3.神經病變篩查

    糖尿病神經病變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可累及中樞及外周神經,出現時患者可有肢體疼痛、麻木或感覺異常。早期的糖尿病神經病變多無症狀,所以很容易被忽略。神經電生理檢查可及時發現早期的神經病變,所以推薦2型糖尿病患者確診時即進行糖尿病神經病變篩查,而後至少每年複查一次。

    4.下肢血管動靜脈彩超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大血管的併發症,主要的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一旦出現下肢血管病變,從輕到重患者可經歷無症狀-輕度間歇性跛行-中重度間歇性跛行-缺血性靜息痛-缺血性潰瘍或壞疽的過程,最後可能需要截肢,所以推薦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檢查一次雙下肢動靜脈彩超,以評估下肢血管情況。

    5.足部檢查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足的發生與糖尿病下肢血管和神經病變密切相關,嚴重者可以導致截肢和死亡。糖尿病足強調“預防重於治療”,所以推薦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足部檢查,包括是否有畸形、胼胝、潰瘍、面板顏色變化、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搏動、面板溫度及有否感覺異常等。

    以上檢查均為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篩查內容,應堅持定期檢查,並嚴格控制好血糖、血壓和血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能遠離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 2 # 醫學莘

    糖尿病急性併發症與血糖高低密切相關,堅持合理治療,控制血糖達標,則可預防急性併發症的發生。慢性併發症的發生也與血糖水平有關,但控制血糖達標卻不一定能預防慢性併發症的發生。這是因為部分糖尿病患者診斷糖尿病時,已經發生了相關靶器官損害。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有兩項重要參考依據:一是空腹血糖達到7.0mmol/L可診斷,二是餐後2小時血糖達到11.1mmol/L可診斷。但空腹血糖的正常上限制為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的正常上限為7.8mmol/L。部分朋友可能會問:空腹血糖位於6.1-7.0mmol/L之間會怎樣?餐後2小時血糖位於7.8-11.1mmol/L會怎樣?空腹血糖與餐後2小時血糖位於這兩個範圍雖然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但卻可對心腦血管、神經等靶器官造成損害,只不過在疾病早期損傷程度輕,症狀不明顯。這也是為什麼部分糖尿病患者診斷明確後,嚴格控制血糖達標,卻依然發生了慢性併發症。因此,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幾乎無從預防,重在延緩其進展,透過合理治療可避免其加重。

    在篩查糖尿病併發症方面,不同的靶器官,檢查專案不一樣;出現的症狀不一樣,檢查專案也不一樣。以心腦血管損害為例,血糖超過正常範圍就會損害血管內膜,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血管狹窄與斑塊形成。初篩動脈損害時,可選擇頸動脈彩超與下肢動脈彩超,頸動脈是大腦血流供應的重要通道,嚴重病變時可引起腦卒中;下肢動脈嚴重病變時可增加糖尿病足的發生風險。由於頸動脈與下肢動脈位置表淺易於檢查,因此可用於常規篩查。但若出現了嚴重症狀,需要進一步明確病情,以及血管的狹窄程度時,需選擇其它檢查專案。比如糖尿病患者出現勞力後胸痛,需要排除冠心病,動脈造影為金標準;嚴重頭暈、黑朦、暈厥時,需要明確頭頸部血管的狹窄程度,動脈造影也是診斷的金標準。針對腎臟損害,主要選擇尿常規篩查有無蛋白尿,進一步檢查可選擇腎功能、尿蛋白與肌酐比。對於視網膜損害主要進行眼底綜合檢查。對於足部損害,需要注意有無疼痛、燒灼、麻木感等神經病變相關症狀,評估神經損害可選擇10g尼龍絲試驗和針刺試驗等,注意觀察有無下肢疲勞、跛行等血管病變症狀,有無足部畸形,評估血管損害可觸控下肢動脈搏動與血管超聲檢查。

    綜上,部分患者診斷為糖尿病時,已經發生了靶器官損害,因此糖尿病慢性併發症重在延緩損害,完全預防其發生很難實現。篩查慢性併發症,針對不同的靶器官損害,檢查專案不一樣:血管損害初篩可選擇動脈彩超,金標準為動脈造影;腎臟損害初篩可選擇尿常規,進一步檢查可選擇腎功能、尿蛋白肌酐比;視網膜損害為綜合眼底檢查;糖尿病足則需要結合血管與神經損害綜合檢查。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姜夔的詞作風格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