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杜鵑花又稱滿山紅、映山紅、杜鵑、鵑花,為常綠、半常綠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狀披針形,葉互生、全緣,表面疏生柔毛,葉背也長有毛,花2~6朵簇冠,多為漏斗狀,也有喇叭狀。小盆矮種杜鵑進入家庭,擺上茶几、花架供人們觀賞,近10多年來較為盛行。人們對能夠在春節開花、株形勁朗、葉片蒼翠墨綠、花枝繁盛、花朵疏密有致,能為節日增添異彩的小盆杜鵑特別喜愛。現將盆栽杜鵑的節後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一、修剪整形 盆栽杜鵑在花凋謝以後,要適時換盆,同時換上新的培養土(泥炭土、珍珠岩的比例為3∶1),將pH值調至4?5~5?5之間,及時剪除密枝、殘枝、枯枝、交叉枝、纖弱枝、徒長枝和病枝。在生長期內,對枝杆上萌生的不必要的小枝應疏去。修剪時要注意對需保留的枝條不要進行短截,因為杜鵑花的葉片多族生於枝頂,花後抽生一段新枝,並長出一簇新葉,老葉隨即脫落,然後頂芽開始進行花芽分化。所以留下勁朗、健壯的枝杆非常重要,關係到明年開花的數量。新枝萌發後可透過修剪、綁縛,使之逐漸成為有觀賞價值的“傘形”、“塔形”或其它株形。

      

    二、施肥方法 杜鵑施肥要掌握薄施勤施的方法,花後新枝生長期肥料濃度可稍高一些,但仍忌濃肥,以免傷根傷葉。因為杜鵑根細而密,吸收肥料能力較差,如果肥料過濃或未充分腐熟,會造成爛根、葉片枯焦甚至死亡。為了使杜鵑生長髮育正常,在換盆後每隔半個月左右施1次稀薄的液肥,如人糞尿、豆餅、尿素等,促其發芽生長、增枝增葉;6月下旬至8月中旬花芽開始分化時,要增施1次磷鉀肥,如磷酸二氫鉀,骨粉、過磷酸鈣等,以促進花芽分化;入秋後施1~2次以磷為主的肥料,以滿足其生長和孕蕾的需要。

      

    三、澆水要領 杜鵑經更換花盆後,新生根系細弱,既怕旱又怕澇,澆水要十分注意,以免因水分過多或過少而引起落葉和影響開花。一般情況下,盆土應見幹見溼,春、秋兩季可每隔2~3天澆1次透水,夏季氣溫較高,每天清晨和傍晚各澆水1次,同時要向葉面和花盆周圍地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因為杜鵑“喜酸忌鹼”,平時要注意不要把帶肥皂水之類的鹼性物倒入花盆中。在陰雨連綿的春季及颱風雨季節,要及時傾倒花盆內的積水,防止爛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倩女幽魂》手遊燈謎-並重,打一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