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六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⑴,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⑵,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⑶,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Murano。其二天兵下北荒⑷,胡馬欲南飲。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⑸。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⑹。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⑺。其三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⑻。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⑼。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⑽。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⑾。其四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⑿。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⒀。無時獨不見⒁,流淚空自知。其五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⒂。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⒃。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⒄。其六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⒅。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⒆。橫行負勇氣,一戰淨妖氛⒇。這六首詩借用唐代流行的樂府題目而寫時事與心聲,其主題是要求平定邊患。全組詩以樂觀高亢的基調和雄渾壯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風貌,描繪了守邊將士在沙場上征戰的艱苦生活,歌頌了他們忠心報國的英勇精神。詩中有對戰鬥場景的描述,也有對閨中柔情的抒寫,內容豐富,意境渾成,格調昂揚,豪氣充溢,表現了詩人高尚的愛國情操。⑴天山:指祁連山。⑵折柳:即《折楊柳》,古樂曲名。⑶金鼓:指鑼,進軍時擊鼓,退軍時鳴金。⑷天兵:指漢朝軍隊。⑸銜恩:受恩。甚:多。⑹海:瀚海,大沙漠。隴頭:田野。⑺高枕:高枕無憂。⑻鳴鞭:馬鞭揮動時發出聲響。渭橋:在長安西北渭水上。⑼天驕:指匈奴。⑽海霧:沙漠上的霧氣,指戰爭的氣氛。⑾麟閣:即麒麟閣。霍嫖姚:即霍去病。⑿雲砂:細碎的石粒,指邊塞風光。⒀沙棠:植物名,果味像李子。⒁獨不見:為樂府古題,吟誦的是思而不得見的落寞愁緒。⒂虎竹:兵符。龍沙:即白龍堆,指塞外沙漠地帶。⒃劍花:劍刃表面的冰裂紋。⒄殊:遠。嗟:感嘆。⒅甘泉:甘泉山,秦時在山上造甘泉宮,漢武帝擴建。⒆合:滿。隴底:山坡下。⒇負:憑藉。淨:一作“靜”。妖氛:指敵人。摺疊白話譯文其一五月的天山仍是滿山飄雪,只有凜冽的寒氣,根本看不見花草。只有在笛聲《折楊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現實中從來就沒有見過春天。戰士們白天在金鼓聲中與敵人進行殊死的戰鬥,晚上卻是抱著馬鞍睡覺。但願腰間懸掛的寶劍,能夠早日平定邊疆,為國立功。其二天朝的大軍開向北方的荒塞,是因為胡人的兵馬準備南侵。戰士們橫戈走馬縱橫作戰,只是為了報效朝廷的厚恩。他們不畏艱苦,在瀚海握雪而餐,在隴頭拂沙而眠。只有一個心願,就是攻破敵國平定邊疆,使祖國的百姓高枕無憂,安居樂業。其三駿馬像一陣旋風馳騁,戰士們鳴鞭縱馬出了渭橋。揹著弓箭辭別了漢地的明月,在戰場上彎弓射箭打敗了胡人。戰爭結束後天上的客星也為之暗淡,軍營漸空,海霧已消。功成之後,在麒麟閣的功臣像上,卻只有霍嫖姚的畫像。其四戰馬在黃金塞上賓士,塞上的白雲和黃沙迴繞在思婦的夢中。在這易生悲思的秋天裡,邊疆的征夫勾起了閨中少婦的思念。螢火蟲在秋窗前飛來飛去,邊城之月在閨房門前遠近徘徊。秋霜凋落了梧桐的殘葉,西風在沙棠樹枝間沙沙作響。思念的人兒怎麼等也等不見,相思的淚水只有暗自空流。其五胡虜乘著秋高馬肥之際興兵南侵,唐朝大軍出動兵馬前去迎敵。將軍帶著虎符出征,戰士們在龍沙堅守禦敵。夜晚的月亮彎如弓影,胡地的霜雪凝劍成花。大軍尚未進入玉門關,閨中的少婦還是不要太著急了吧。其六烽火在沙漠深處燃起,戰火映紅了甘泉宮的天空。漢皇勃然大怒,按劍而起,召李將軍率領大軍前去迎敵。殺氣直衝雲霄,鼓聲震天動地,天兵英勇戰鬥,所向無敵。橫行戰場靠的是勇敢的氣魄,一戰而掃清胡虜,平定天下。創作背景這組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長安,此時供奉翰林,胸中正懷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參考資料詹福瑞.李白詩全譯.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塞下曲六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⑴,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⑵,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⑶,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Murano。其二天兵下北荒⑷,胡馬欲南飲。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⑸。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⑹。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⑺。其三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⑻。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⑼。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⑽。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⑾。其四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⑿。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⒀。無時獨不見⒁,流淚空自知。其五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⒂。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⒃。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⒄。其六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⒅。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⒆。橫行負勇氣,一戰淨妖氛⒇。這六首詩借用唐代流行的樂府題目而寫時事與心聲,其主題是要求平定邊患。全組詩以樂觀高亢的基調和雄渾壯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風貌,描繪了守邊將士在沙場上征戰的艱苦生活,歌頌了他們忠心報國的英勇精神。詩中有對戰鬥場景的描述,也有對閨中柔情的抒寫,內容豐富,意境渾成,格調昂揚,豪氣充溢,表現了詩人高尚的愛國情操。⑴天山:指祁連山。⑵折柳:即《折楊柳》,古樂曲名。⑶金鼓:指鑼,進軍時擊鼓,退軍時鳴金。⑷天兵:指漢朝軍隊。⑸銜恩:受恩。甚:多。⑹海:瀚海,大沙漠。隴頭:田野。⑺高枕:高枕無憂。⑻鳴鞭:馬鞭揮動時發出聲響。渭橋:在長安西北渭水上。⑼天驕:指匈奴。⑽海霧:沙漠上的霧氣,指戰爭的氣氛。⑾麟閣:即麒麟閣。霍嫖姚:即霍去病。⑿雲砂:細碎的石粒,指邊塞風光。⒀沙棠:植物名,果味像李子。⒁獨不見:為樂府古題,吟誦的是思而不得見的落寞愁緒。⒂虎竹:兵符。龍沙:即白龍堆,指塞外沙漠地帶。⒃劍花:劍刃表面的冰裂紋。⒄殊:遠。嗟:感嘆。⒅甘泉:甘泉山,秦時在山上造甘泉宮,漢武帝擴建。⒆合:滿。隴底:山坡下。⒇負:憑藉。淨:一作“靜”。妖氛:指敵人。摺疊白話譯文其一五月的天山仍是滿山飄雪,只有凜冽的寒氣,根本看不見花草。只有在笛聲《折楊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現實中從來就沒有見過春天。戰士們白天在金鼓聲中與敵人進行殊死的戰鬥,晚上卻是抱著馬鞍睡覺。但願腰間懸掛的寶劍,能夠早日平定邊疆,為國立功。其二天朝的大軍開向北方的荒塞,是因為胡人的兵馬準備南侵。戰士們橫戈走馬縱橫作戰,只是為了報效朝廷的厚恩。他們不畏艱苦,在瀚海握雪而餐,在隴頭拂沙而眠。只有一個心願,就是攻破敵國平定邊疆,使祖國的百姓高枕無憂,安居樂業。其三駿馬像一陣旋風馳騁,戰士們鳴鞭縱馬出了渭橋。揹著弓箭辭別了漢地的明月,在戰場上彎弓射箭打敗了胡人。戰爭結束後天上的客星也為之暗淡,軍營漸空,海霧已消。功成之後,在麒麟閣的功臣像上,卻只有霍嫖姚的畫像。其四戰馬在黃金塞上賓士,塞上的白雲和黃沙迴繞在思婦的夢中。在這易生悲思的秋天裡,邊疆的征夫勾起了閨中少婦的思念。螢火蟲在秋窗前飛來飛去,邊城之月在閨房門前遠近徘徊。秋霜凋落了梧桐的殘葉,西風在沙棠樹枝間沙沙作響。思念的人兒怎麼等也等不見,相思的淚水只有暗自空流。其五胡虜乘著秋高馬肥之際興兵南侵,唐朝大軍出動兵馬前去迎敵。將軍帶著虎符出征,戰士們在龍沙堅守禦敵。夜晚的月亮彎如弓影,胡地的霜雪凝劍成花。大軍尚未進入玉門關,閨中的少婦還是不要太著急了吧。其六烽火在沙漠深處燃起,戰火映紅了甘泉宮的天空。漢皇勃然大怒,按劍而起,召李將軍率領大軍前去迎敵。殺氣直衝雲霄,鼓聲震天動地,天兵英勇戰鬥,所向無敵。橫行戰場靠的是勇敢的氣魄,一戰而掃清胡虜,平定天下。創作背景這組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長安,此時供奉翰林,胸中正懷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參考資料詹福瑞.李白詩全譯.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