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
2 # 時拾史事
是真的,唐朝曾經有一段時間禁食鯉魚,主要是為了避諱國姓“李”,李唐王朝。《酉陽雜俎》:“鯉,脊中鱗一道,每鱗有小黑點,大小皆三十六鱗。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號赤鯶公,賣者杖六十,言鯉為李也。”不止不能吃,假如買賣鯉魚也會被打。
唐朝時期遍地河海,八水繞長安,魚類成為唐朝人餐桌上的常見食物,並且喜歡做成生魚片來吃,甚至,由廚師來表演切生魚片成為唐朝的一種流行風尚,雖然當時的社會並看不起廚子這個職業。所以雖然唐朝幾次下令禁食鯉魚,但是百姓依舊招抓不誤,只是不會在公開場合談論鯉魚,,除了鯉魚之外,還有鯽魚鱸魚鱖魚等等,除了切片生魚,還可以做成魚羹,切成魚塊做成濃湯,多加醋,吃魚必須就米飯,唐朝人講究食性搭配。
唐朝人吃水產品的口味和現在很不相同,比如螃蟹,唐朝人會用糖蜜醃製之後食用。
是真的,唐朝的確有過“鯉魚之禁”,如果單純從字面來看,鯉魚的“鯉”字與唐朝皇帝的姓氏“李”讀音相同,所以有可能是為了避諱,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鯉魚,特別是黃河鯉魚實際上是非常美味的,不過唐朝的時候鯉魚可不是隨便吃的哦,一般人是要稱鯉魚為“赤鱘公”的。
唐律中有明文規定,鯉魚被稱為赤鱘公,如果偶然捕獲鯉魚的話要立即放生,是不可以吃的,如果被發現販賣鯉魚的話要被打六十大板,這種懲罰實際上已經很重了。唐朝的皇帝姓李,為了避諱皇帝的姓,唐朝的皇帝下令封鯉魚為“赤鱘公”,臣民不得吃鯉魚,不過到底是哪一位皇帝首先發的這個命令至今不得而知。在唐朝的執政者來看,吃鯉魚和“吃李”在讀音上相同,或許這對於統治是不利的。
實際上,這種因為姓氏讀音相同而禁止吃、禁賣鯉魚的規定就是中國古代避諱的一種方式,中國古代的避諱的歷史非常悠久,大約在西周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到了唐朝的時候,避諱被抬上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不僅在位的皇帝的相關資訊要避諱,而且已經去世的皇帝的相關資訊也要避諱。所以,唐朝的皇帝們就想到了禁止吃鯉魚這樣的特殊的避諱方式。
與唐朝不許吃鯉魚相似的還有清朝不許吃狗肉,不過清朝不許吃狗肉是因為清朝的太祖皇帝努爾哈赤曾經被狗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