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原水之岸
-
2 # 有寵
其實信鴿在外界眼中不算是一種普遍定義的寵物,可以說算是一種競技類的寵物,與馬的地位相當。有比較多的人,特別是家境比較豐厚的人,會飼養信鴿、賽馬作為“寵物”,僱傭一個團隊專門料理它們,有空的時候也會去看看它們,與其互動,但它們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去參加比賽。其實中國也有很多賽鴿俱樂部,會定期舉辦一些信鴿比賽,形式有群飛巡迴,定時完成某些任務等的比賽,當然比賽就會有獎盃和獎金,能一定程度上滿足賽鴿者的好勝心,就好像自家的賽馬打比賽勝利了的自豪感一樣。
所以信鴿的吸引力與喵汪這類與人互動性較高的寵物不同,除了觀賞性以外,最重要還是打比賽的競技性,獲獎信鴿的後代身價也會往上漲,慢慢養信鴿也有升值潛力,也成為了一種形式的投資。這種感覺就和養賽級犬貓併為其繁育的行為差不多了。
其實不同人會有不同的喜好,有人喜歡哺乳類作為寵物,有的人喜歡鳥類、爬行類,越稀奇的動物越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但無論選擇什麼品種的動物作為寵物,都應該從合法的途徑獲取,用合法的方法飼養。不要因為寵物行業的興起而導致某些珍稀物種的滅絕。寵物行業,特別是異寵行業的灰色產業鏈正在危害瀕臨滅絕動物的處境。愛動物不是將其佔為己有,而是讓該物種能蓬勃有活力地延續下去。
-
3 # 依麓湘隨
人們之所以喜歡鴿子是因為,人們在閒暇之餘能在單純的飼養當中找到玩的樂趣。所以人們在初期的飼養可以說純粹的娛樂,也有一部分人在初期就開始了鴿子營銷業務,所以這兩種喜歡的型別是不同的。所追求的也是不同的。單純的娛樂主要是鴿友們在工作之餘把玩自己的鴿子,帶上鴿哨撒撒鴿子,聆聽那一份城市間的共鳴,並陶醉其中。
現在這個賽鴿運動的高度發展階段,人們可以說已經把那種娛樂拋擲到腦後了,人們更多是為了贏得比賽獎金而去養鴿子。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臺灣賽鴿行業中,比賽的賭注實在可觀,人們為了贏得豐厚的獎金而不惜代價引進鴿子,請最好的教練,用最科學的飼養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贏得比賽。在臺灣有那麼一句話,養賽鴿可以一夜讓人暴富,也可以讓人在一夜間傾家蕩產,其實這就是對臺灣賽鴿運動最好的證明。
國內的賽鴿行業近年來也趨向於臺灣那種模式,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拿開創者俱樂部和鐵鷹俱樂部來說,他們每年的獎金數額就不止一個億,所以說人們所謂的喜歡只是對鴿子價值的一種肯定,而不是單純的喜愛,所以這種發展會到一定程度得以終結,最終迴歸理性。
人們透過自己的馴養,讓賽鴿翱翔藍天,並伴有共鳴的飛翔其實是件很愜意的事,茶餘飯後和鴿子一起度過,其實是很多鴿友心中的夢想。只是這種夢想在現在這種賽鴿背景下,變得奢侈和不為人所理解。但是我們相信,國內的賽鴿運動最終能夠迴歸理性化。能讓更多鴿友對鴿子產生喜愛而不是單單的把鴿子作為一種工具、
-
4 # 健康是生命之本
在所有小動物中我就最喜歡飼養鴿子,但不是一般的鴿子,是競技類的信鴿,它能在你工作之餘給你帶來無比的快樂,從配對開始,下蛋,哺乳,訓放,最後成為一羽賽鴿,這中間包含了主人對它的全部心血和希望,也給主人積累了很多的教訓和經驗。每次的歸巢的成績也體現了主人的失望和成功,鴿友間的交流也體現了一個做人的人品。
-
5 # 小鴿子佳恆
鴿子,剛開始稱之為原鴿,後來稱之為野鴿,經人馴化後產生了家鴿。鴿子有很強的戀巢性,又改良為人們異地之間相互通訊又稱之為信鴿了。再後來,人們用它們本身的戀巢性和飛行速度用作比賽就稱為賽鴿了。
信鴿和賽鴿應是合二為一的稱呼了。
為什麼喜歡呢?
1 鴿子戀巢也戀家,每天看到鴿子飛翔心情也會愉快
2 鴿子自身也相當有營養價值,有一鴿勝九雞的說法。鴿子是原生態的,不象市場上賣的禽類都是催生出來的。
3 好的鴿子可以參加比賽贏獎金,激發人的競爭意認,合理合法化的賭博。
-
6 # 倍兒爽8
信鴿和平的使者,本就討人愛,加之能為人所用且不傷害人。賽鴿是近代出現的很方便的競技,參與的人多,熱情大,世界各地賽事不斷。吾國超遠端比賽是世界上難度最大的賽鴿競翔,尤上海出眾。
回覆列表
其二。純粹寂寞的陪伴,時間的寄託。
第三。跟風,以為養寵物是一種地位品味的象徵,藉此給自己的“地位”“品味”打上自以為是別人眼裡的標籤。
我認識一個人,本來打理生理已經夠忙的了,他那兒子人高馬大偏要他養這養那:幾千個塊錢買個“哈士奇”,搭配上狗糧,狗的各種轡頭,一應養狗的裝備全部從網上買齊。買回來的第二天那狗不吃不喝,上林立的寵物醫院一看,各項“體檢”下來,加上打針一天花了五六百,翻腸,他自己得病都沒有這麼上心都沒有這麼大動靜,前前後後十多天,砸裡面幾千塊錢不說,狗也死了。
狗剛死了,他那個兒子又迷上了鱷魚,千把塊錢又買了兩條鱷魚,小的,尺把長,今年春寒料峭,冷熱反覆,雖然“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戲這兩條東西,還被咬了幾次——平生第一次享受被鱷魚咬的“崇高待遇”,這是幾千塊錢換來的唯一回報,又是被窩蓋又是懷裡暖,結果那兩個“尼羅鱷”還是先後死掉了。
這一切打亂了他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而無所事事的兒子還要和他上勁,說他沒有好好養,導致一個個死亡,別的他幾次幾乎倒下,更增加了他對寵物的厭棄。
人各有志,人各有愛,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