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40050079327

    一八零六年樂聖來到匈牙利,不久他和丹萊莎相愛並訂了婚,在這種幸福的背景下,他寫了這首《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所以,這首協奏曲感情豐富細膩,有如歌般的優美旋律,洋溢著幸福歡樂的情緒。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國作曲家,生於貴族家庭,5歲開始學習鋼琴,10歲被送到法律學校去讀書,畢業後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本人並不喜歡這個職業,後入彼得堡音樂學院跟安·魯賓斯坦學習作曲,畢業後赴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以後在梅克夫人資助下,擺脫繁重的教學工作,專心從事創作。他創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和交響詩《羅密歐與朱麗葉》、《悲愴》等。他的音樂充滿內心情感和戲劇力量,不僅深為專業音樂工作者喜愛,而且也為廣大群眾所讚賞。

    敏感的心靈

    如果彼得·伊利亞·柴可夫斯基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將領或士兵,我們不會感到驚奇,他必定多少承繼了祖先的黷武基因。他的祖上是哥薩克貴族,家族身配藍天白鷗的紋章,幾代人都為沙皇效勞。如果柴可夫斯基成為那個時代俄羅斯少有的科技人員,我們也還能勉強從他父親那裡找到源流。他父親伊利亞·柴可夫斯基是個礦井工程師,到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出生的時候,在礦城伏特金斯克已經是個顯赫人物。從家學淵源上來探詢柴可夫斯基的作曲家之路,不免有牽強拔高的嫌疑。確實,柴可夫斯基不像他喜歡的莫扎特那樣,擁有一個音樂氛圍濃厚的家庭背景。他也不像莫扎特那樣,稱得上是個神童。

    如果說小時候的他,有什麼異於常人的地方,那應該是他特別脆弱敏感的天性。他童年的家庭教師芬妮·杜芭赫小姐回憶起這位學生,說:“彼得實在敏感得過分,因此不得不十分小心地對待他。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刺傷他。他是一個脆弱的孩子。”這種初露藝術端倪的特性或許可以從他母親那一族裡找到某些解釋。1833年伊利亞第二次結婚,娶亞歷山德拉·阿茜埃。她是一位法國移民的女兒,具有她身處的社會階層所要求的一些彈琴唱歌技能,這在當時是很普通的。而關於那位移民,也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祖父,人們所知道的是他生來有些神經質而易於激動,據說亞歷山德拉家有羊癇風的病史。柴可夫斯基一生承受著敏感天性的折磨,他是一個神經官能患者。但是,他以後所譜寫的一些最富於個性的感人樂章,體現的正是他的這種天性。我想,也只有一個分外敏感的人才能把握住內心最深處的渴求與律動,並且委婉真摯地用音樂表達出來。

    音樂的摯愛

    柴可夫斯基很小就對音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在十九世紀初的俄羅斯是很有幾分讓人驚奇的。當小彼得告訴芬妮他想當個莫扎特一樣的音樂家時,這位法蘭西女老師冒出的念頭是“多怪!對法國和德華人來說,這樣想還不算什麼,可是俄華人對音樂一竅不通。”她吃驚地發現,音樂常常叫這個孩子顯得興奮。一天,家庭晚會結束後,芬妮看見小柴可夫斯基坐在床上,兩眼閃著奇異的光芒,說“啊,聽這音樂,聽這音樂,救救我,它在我頭腦裡,我擺脫不了它!”這段軼事真實到什麼程度無從考究,但透過它,我們洞見了小柴可夫斯基心中對音樂不可遏止的摯愛。

    家裡對彼得的音樂興趣不置可否,不過還是屈從了他孩童的熱情。在柴可夫斯基五歲生日過後不久,家裡為他聘請了一位鋼琴教師,對他進行比較正規的訓練。不到三年工夫,柴可夫斯基就可以跟這位年輕老師一樣一眼就能識譜了。他幼稚的彈奏中含有的熱情讓人驚訝。但也僅此而已。小彼得並沒有顯示出任何非凡的音樂天分來。有誰試圖通到小彼得預言他將成為俄羅斯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大音樂家,這即使不讓人當作是胡言亂語,也多少有些異想天開。家人和作曲家本人似乎想循著當時的生活路子走下去。父親退休後在首都彼得堡安了家,柴可夫斯基進了當地的法律學校。畢業後他成了司法部的一等文書。但是,對音樂的愛好柴可夫斯基一直堅持著:利用閒暇時間參加合唱,在姑媽的要求下表演流行的歌劇片斷,跟定居彼得堡的德國著名鋼琴家昆丁格上課……天性中對音樂的親近終於讓柴可夫斯基不滿足於只當一個業餘音樂愛好者。他報考了彼得堡音樂學院,向部裡提出辭呈,從此完全投身音樂,在音樂中找到了他存在與表達的焦灼和快樂。

    自然的遐思

    落日、融冰的小河、幽渺暗淡的早春,在列維坦的畫中,在屠格涅夫的筆下,俄羅斯叢林田園中的風光鬱郁勃發著旺盛的生命力,迴盪著神秘莫測的天空與大地的交匯之聲。用靈魂去感受十九世紀俄羅斯自然的廣袤和秀美的藝術家中,柴可夫斯基算是一個。除了音樂,柴可夫斯基的幸福主要來自他對大自然的沉思默想。像音樂需要敏感的人來體會一樣,自然的美也需要細膩的心靈才能很好地捕捉與欣賞。貫穿於音樂、自然、心靈三者之中的,是對冥冥生命的關注與表達。柴可夫斯基喜歡自然的一切———自然的多樣的表情,不管它是晴空萬里,還是陰雲密佈;自然的多姿的孩子,譬如那風中盛開的各色花朵,他甚至寫過一首很美的小詩讚揚鈴蘭花。

    歲月還沒有撒下它憂鬱悽苦的魔網,柴可夫斯基像大多數家庭環境優越的孩子那樣舒適地度過了童年。自然的曼妙讓他歡愉。據說,有一次,他獨自一人走進高粱地,“撲通”跪在地上,為自己從自然中感受到的喜悅向上帝謝恩。對自然的熱愛延續了作曲家的一生。儘管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我們確實可以相信,柴可夫斯基從自然中聽取了生命的博大與纖柔,譜寫出多愁善感的浪漫樂章;而在自我衝突分裂的時候,作曲家則從自然那裡找尋到了心靈的安恬與平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月3日LPL春季賽,EDG戰隊2:0戰勝FPX戰隊,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