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乘風破浪vs
-
2 # 娛樂的石頭
是很多的經典歌曲都出現在60到90年代!
那時候得益於中國經濟復甦,科技發展,唱片業、廣播電視的繁榮發展,和後來的改革開放,讓音樂發展有了很大的空間,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著緊密的關聯,並且很符合當時工業化社會的需要!
新文化運動以來,西方的啟蒙思想,民主與科學觀念以及流行文化在中國廣大城市得到一定程度的傳播,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流行文化在上海就得到了發展,當時中國的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黎錦輝作詞曲)在上海問世,自此傳播開來,接著就有像《夜上海》《玫瑰玫瑰我愛你》《天涯歌女》《四季歌》等經典歌曲,但由於後來流行歌曲遭到驅逐,許多流行音樂人跑到了香港,到了70、80年代香港、臺灣的流行音樂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湧現出大批的優秀音樂人,像鄧麗君、許冠傑、羅大佑、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崔健還有當時的“四大天王”,還有很多的詞曲作家,譜寫了無數的經典歌曲。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內地的流行音樂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當時處於早期,中國經濟時代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越來越好,而音樂是一種很好的娛樂方式。當時流行音樂非常稀缺,沒有什麼競爭,市場前景廣大,當時很多是熱愛祖國、歌頌生活的歌曲,是當時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當然還有情歌、民謠、搖滾歌曲,很多的歌詞寫的都比較真實、貼切、純樸、生動,旋律也很簡單、優美、輕快,易被大眾所接受,不得不佩服當時優秀的音樂人,他們是真正的樂壇前輩,領軍人物,他們生在了那個時代,他們早期受到西方音樂還有在上海三十年代就形成的音樂風格的薰陶,他們知道人們需要什麼樣的音樂,具有很高的音樂素養,所以寫出了那麼多觸動心靈而又經典的歌曲,為樂壇付出了心血,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相信經典註定是永恆的經典,這些歌曲將會一直流傳下去,會有更多的人聽到,永遠都不會過時!
-
3 # 南北數碼59
大家聽到的經典歌曲,眼裡只看到臺上的歌星,有多少人會想到其實所謂經典的靈魂其實是詞曲編曲的那些功臣所造就?
這些造王者如今死的死了,老的老了,退的退了,甚至有些不知所蹤。
那個一場遊戲一場夢的王文清,有人說他成為看更保全,有人說他死去多年,有人說他羽化成仙。
這就是娛樂圈。
一幫只知道哈韓或盲目創作的小字輩接棒了唱片公司,歌壇也不是從前那個歌壇了,歌手嘛,你給什麼他們他們就啃什麼,從不計較。
所以,忘了經典,繼續娛樂吧。
-
4 # 琦聞異事
因為那時候網路不發達,流行的歌曲需要靠個人實力出專輯賣錢來獲取利益的,不會和現在是因為別人推薦說歌曲特別火去追捧,而哪個年代是真喜歡才去買來聽的,以至於會流傳下來,變成經典,畢竟是靠手藝吃飯。
-
5 # 寧寧靜靜的人
那個年代裡,華人除了上班勞動下班忙於家務基本沒什麼太多文化生活。電影戲劇等文藝活動很少,看了一遍又一遍的老電影大家都能背下臺詞來,電視沒有普及,收音機錄音機裡的歌聲成了廣大聽眾的不多選擇。歌曲也相對很少,國外及港臺的靡靡之音又禁聽等等原因,我們記住的只有那些特具時代符號的歌曲和戲劇,隨著時間漸遠,那些曾經熟悉的旋律和記憶會成為我們永久的回憶。深深的伴隨大家一起成長變老!
-
6 # 使用者71720515823
我來回答您這個問題,40年前的作曲家有深厚的音樂基礎,現在的作曲者認為只要我認識幾個1234567,他們就不加思索的瞎搞。可以這樣說,現在佔百分之九十的歌,都不叫歌,只能算是廟裡的僧人唸的經。
-
7 # 執著73489
那時候是追求藝術,精益求精,相互競爭,好歌和演員層出不窮,以後的就這麼回事吧!混錢混日子,不過混的都行,傻狗太多。
-
8 # 使用者9458401116936
從劉德華到周杰倫可把這二三十年的歌曲,給整完了:,弄苦了,全下鄉了,還他媽的有臉吹牛逼呢,死了得了,害人蟲,大騙子。
回覆列表
朋友像你這種問題真的很稀少,我很樂意為你解答。以下只是我個人看法,說錯了希望不要介意。
60年代到80年代我們國家正在搞經濟建設,所以大多數的歌曲都是以勵志的歌曲為主流。而且那個時代由於年代原因等各種因素,所以不會出現情歌和搖滾這類音樂。那時的人民思想的很樸實,整體想的就是建設祖國。所以勵志歌曲正好適合那個年代。
到了90年代,改革開放,慢慢的引進了一些港臺國外的一些音樂。當時很有代表性的如鄧麗君,小虎隊,四大天王等等。當然我們祖國的人才也在慢慢崛起,如毛寧,楊鈺瑩,井岡山等等。但是出乎意料外的是,不只是流行音樂和搖滾音樂走紅,部隊的軍歌也佔有一席之地,最出名的估計就是董文華,閻維文等等。
現在說說那個時候為什麼經典歌曲那麼多。因為那個時候的人所創作的歌曲一般都是有感而發,貼近生活。不存在任何的商業創作,或者其他影響。那時候歌曲針對的人群主要以中年人居多。歌曲也很符合中年人的口味,和當時的生活。歌曲的型別和內容也很有底線。
而現在的歌曲,主要是用做商業用途。很少來源於生活,針對的人群也主要是青少年,而不再是以中年人為主,歌曲的的內容也越來越沒有底線。從根本上給老年人和中年人一種厭煩的感覺。現在的人又流行懷舊自然會覺得60年代9年代的歌曲好聽了。再加上現在生活壓力過大,競爭力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沒有以前簡單了,所以每當這類人閒暇的時候。就喜歡懷念過去的歌過去的人和過去的歲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