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陽下的小草
-
2 # 貓咪小舍
讓孩子學會分享分兩種,一種是孩子分享給別人,一種是別人分享給你的孩子,當然我覺得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兩者都需要教孩子,不能只單一的教會一種,這樣對於孩子來說他學到的是不全面的分享過程。
首先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其實我們就可以做分享教育了。一個玩具的分享,一個食物的分享,可以從家庭做起。很多長輩們存在的問題在於爸爸媽媽在教孩子分享的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往往拒絕了這個分享過程,往往長輩們會說:哦,謝謝啦,我們不需要,你自己玩或者你自己吃。這會導致孩子覺得自己分享出去的東西被多次拒絕後就不再願意分享了。而之後孩子不分享了又責怪孩子不懂得分享,其實往往是長輩們無形中導致的。
同樣如果你的孩子需要別的孩子的手裡玩具的時候,往往孩子不會表達自己,就會出現去搶玩具或者食物,這個時候我們要告訴孩子的往往第一句話是不要去搶,你不對的。可以為什麼不對,往往卻沒有告訴孩子。我覺得我們應該做的是如果孩子需要這個玩具可以去主動詢問對方,“你願意把玩具分享給我玩一會嗎?我想要玩,或者我們可以一起玩。”當你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對方會給你願意或者不願意,願意自然好,不願意你可以鼓勵孩子在做一下自己的堅持,比如說“你等下不玩了可以給我玩嗎?我真的很想玩。”
當然孩子願意不願意分享都不要去勉強他們,他們不願意分享的時候自然有他們的道理,這個是孩子們自己的分享過程,不要去刻意制止他們。
讓孩子懂得分享,不是說讓孩子懂得把玩具借給別人就可以了。只是一味付出,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不是正確的分享觀念。
那怎麼才能讓孩子學會真正的分享呢?
一、孩子對他人情緒的理解能力
一項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
如果鼓勵孩子去思考自己的分享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情緒,孩子就會更慷慨;
如果讓孩子想象自己的自私,會給空手而歸的其他孩子帶來什麼樣的情緒,也會讓孩子更願意分享。(這裡的關鍵是家長要告訴孩子他人的感受,幫孩子換位思考。)
如果孩子經過思考之後還是決定不分享,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決定,不要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
研究表明:跟孩子說了他人的感受之後,就算這次孩子不分享,之後孩子的分享行為也會大大提升。
二、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
比如讓孩子知道家裡的哪些東西是父母的,哪些東西是自己的。
當孩子有了物權意識之後,就會知道這個玩具是我的,我借給你玩,不等於它就變成你的,它最後還會回到我的手上。這時候孩子對自己的玩具更有安全感,會更願意分享。
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可以多和孩子說“我的”“你的”“他的”這樣的話。研究發現,學會熟練說 “我的”和“你的”的兩歲孩子,他們對屬於自己的東西會更加看重,但同時也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
三、說“不”的勇氣
如果對方有不合理的要求,明知道孩子不願意,還一味地要求把東西給他們,這是不尊重孩子的物權,這時候家長要捍衛孩子的權利,讓孩子說“不”。
如果家長想顯示自己的慷慨,把玩具給別人了,孩子就會糊塗,到底這個玩具是我的還是他的,為什麼他能拿走?
所以,真正的分享不是有求必應,而是學會識別只懂索取的人,並向他們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