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電單電摩用的鉛蓄電池用不久了、車子跑得時間短了,其實就是電瓶失效了,失效的模式有兩種:負極板硫酸鉛結晶鹽化、正極板活性物質軟化。
負極板硫酸鉛結晶鹽化多是在使用中因失水、欠充電等原因引起,使負極板表面形成一種粗顆粒,我們稱之為結晶化硫酸鉛,又稱為充電不可逆轉的硫酸鉛,俗稱鹽化,負極板表面鹽化的結果是充電接受能力迅速下降,電化學反應變得遲鈍,無法配合正極板正常充放電,表現為放電容量衰退,甚至無法再使用。所幸的是,用特殊過充電、脈衝電流的方法,一般可使90%以上的鹽化電池被啟用。
但是,市場上絕大部分電池是在使用過程中退役的,容量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正極板活性物質軟化。正極板活性物質伴隨著充放電,會發生PbSO4和PbO2的相互轉化,由於PbSO4分子的空間佔位比PbO2大,從而產生了正極板活性物質的膨脹與收縮,逐漸鬆軟甚至脫落,我們俗稱離網,又稱活性物質軟化、泥化。正因如此,市場上大部分退回的電池不可能用特殊過充電、脈衝電流的簡單方法啟用。
正極板活性物質軟化是鉛蓄電池、尤其是動力電池、牽引電池使用中的常見病,也是戶外用電池、尤其是南方亞溫帶、熱帶地區使用電池的癌症。
所以說,之前幾年很火的那些修復工藝僅僅是過充電、脈衝,頂多加上些所謂的修復液(實際上只是稀硫酸),只可能把電瓶的負極結晶鹽化問題解決了,而要將正極板柵上活性物質重新恢復在極板上,使電池恢復活性物質的正常電化學功能,就不能只是“理療”,還需要“化療”了。
具體而言,最新的研究發現可以透過加入奈米碳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嵌入強極性基團再混入油相膠體的影象,靜態放大15萬倍,材料結構為10nm球狀,油水兩相混合,具備對硫酸鉛溶解及對電場響應的能力。再透過一定的特殊充電程式,是能實現極板的活性物質重新復原的。
功能材料嵌入強極性基團的影象(15萬倍)
具體如何操作呢
一些知友說為什麼修不好,我只想說第一因為您沒有用到正確的修復液和工藝,第二是沒有把更多的細節做好,具體要如何操作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平時是怎麼做的吧。
第一步 電池篩選及補充電
(1)篩選出外殼破損、鼓脹、內路斷路、短路(完全無電壓)電池
(2)凡開路電壓≦12.8V的電池,用充電器充電15分鐘或充電至電壓≥13.0V
第二步 修復價值預判
經過上一步粗略篩選是絕對不夠的,相信您也知道很多電池表明外殼非常光鮮嶄新,實際上內部可能早已損壞,目前市面上很多人還不會判斷電池內部的情況,結果其實裡面已經嚴重損壞還繼續修,這不是浪費時間精力材料麼
我們要用到一個更高階的修復價值預判儀,這臺機器不只是對電池容量(放電時間)進行測算,還能透過測量電池內部電阻、電壓變動情況,結合多年的資料統計,綜合判斷出電池內部結構是否已經嚴重損壞,來告訴你是否還值得繼續修,大大提高運作效率
機器最終會顯示一個數字,分別是1、2、3、4,代筆著修復價值的高低
第三步 開蓋及加修復液
用螺絲刀小心撬開蓋子縫隙,錘子在螺絲刀背後輕輕助力撬開;
裝上富液壺,用針筒新增奈米碳高分子修復液,1ml/Ah
第四步 抽真空
將修復液吸入電池底部,在內部均勻分佈;
放入電池,關好真空箱箱門,閥門關閉,啟動真空泵後待負壓值≥0.8MPa後關閉,保壓10秒以上,緩慢開啟閥門;再重複一次上述操作再取出電池。
重複以上操作2次
第五步、深放電
把眾多電池用同樣電流放電至同一電壓深度基準,同時能使修復液在電池底部均勻分佈
我們要用到一個更高階的放電儀,能使一些難以放電徹底的電池同時在富液的狀態下先徹底放電,為下一環節作準備
第六步 修復充電
串聯連線好電池,將儀器啟動開始修復,這一步的充電程式是相當複雜的,我們也是在實驗室總結過成千上萬次結果透過大資料統計分析最終編寫出來的充電程式。
第七步 抽液
修復完成後需要浮充,將電壓重新抬升,將未吸收損耗的修復液重新擠出來,抽液後再關機
第八步 容量判定
這步只需要常規的放電容判即可,機器會自動放電至10.5V終止,顯示修復後的放電時間,當然也可以還是用一開始的預判儀也包括這一功能
第九步 補充電
重新充滿電
第十步 配組
配組非常關鍵,很多修車店和車主也都願意用二手電池,拋開前面這一套全新的修復工藝,哪怕只是像其它答主提到的現在普遍只是給你去掉壞的換個好的,但最終體驗不好往往就是這一步。
一堆電池擺在面前都能用,引數也達標,但是如果配組的幾塊引數差異太大組合在一起,那肯定是用不好的,那究竟怎麼配更合適呢?
其中容量(放電時間)歸類標準如下:
其中如果需要把3類電池用於電動車(容量≧100分鐘)或儲能串配,應把同為3類的電池配為同一串聯組,避免與1/2類電池混配。
第十一步 換閥封蓋清洗
若需要繼續使用的,建議一律更換新的橡膠帽;面蓋板如已發生變形,應換用新的面蓋板。
希望對您的問題有幫助~
待完善
我們平時電單電摩用的鉛蓄電池用不久了、車子跑得時間短了,其實就是電瓶失效了,失效的模式有兩種:負極板硫酸鉛結晶鹽化、正極板活性物質軟化。
負極板硫酸鉛結晶鹽化多是在使用中因失水、欠充電等原因引起,使負極板表面形成一種粗顆粒,我們稱之為結晶化硫酸鉛,又稱為充電不可逆轉的硫酸鉛,俗稱鹽化,負極板表面鹽化的結果是充電接受能力迅速下降,電化學反應變得遲鈍,無法配合正極板正常充放電,表現為放電容量衰退,甚至無法再使用。所幸的是,用特殊過充電、脈衝電流的方法,一般可使90%以上的鹽化電池被啟用。
但是,市場上絕大部分電池是在使用過程中退役的,容量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正極板活性物質軟化。正極板活性物質伴隨著充放電,會發生PbSO4和PbO2的相互轉化,由於PbSO4分子的空間佔位比PbO2大,從而產生了正極板活性物質的膨脹與收縮,逐漸鬆軟甚至脫落,我們俗稱離網,又稱活性物質軟化、泥化。正因如此,市場上大部分退回的電池不可能用特殊過充電、脈衝電流的簡單方法啟用。
正極板活性物質軟化是鉛蓄電池、尤其是動力電池、牽引電池使用中的常見病,也是戶外用電池、尤其是南方亞溫帶、熱帶地區使用電池的癌症。
所以說,之前幾年很火的那些修復工藝僅僅是過充電、脈衝,頂多加上些所謂的修復液(實際上只是稀硫酸),只可能把電瓶的負極結晶鹽化問題解決了,而要將正極板柵上活性物質重新恢復在極板上,使電池恢復活性物質的正常電化學功能,就不能只是“理療”,還需要“化療”了。
具體而言,最新的研究發現可以透過加入奈米碳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嵌入強極性基團再混入油相膠體的影象,靜態放大15萬倍,材料結構為10nm球狀,油水兩相混合,具備對硫酸鉛溶解及對電場響應的能力。再透過一定的特殊充電程式,是能實現極板的活性物質重新復原的。
功能材料嵌入強極性基團的影象(15萬倍)
具體如何操作呢
一些知友說為什麼修不好,我只想說第一因為您沒有用到正確的修復液和工藝,第二是沒有把更多的細節做好,具體要如何操作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平時是怎麼做的吧。
第一步 電池篩選及補充電
(1)篩選出外殼破損、鼓脹、內路斷路、短路(完全無電壓)電池
(2)凡開路電壓≦12.8V的電池,用充電器充電15分鐘或充電至電壓≥13.0V
第二步 修復價值預判
經過上一步粗略篩選是絕對不夠的,相信您也知道很多電池表明外殼非常光鮮嶄新,實際上內部可能早已損壞,目前市面上很多人還不會判斷電池內部的情況,結果其實裡面已經嚴重損壞還繼續修,這不是浪費時間精力材料麼
我們要用到一個更高階的修復價值預判儀,這臺機器不只是對電池容量(放電時間)進行測算,還能透過測量電池內部電阻、電壓變動情況,結合多年的資料統計,綜合判斷出電池內部結構是否已經嚴重損壞,來告訴你是否還值得繼續修,大大提高運作效率
機器最終會顯示一個數字,分別是1、2、3、4,代筆著修復價值的高低
第三步 開蓋及加修復液
用螺絲刀小心撬開蓋子縫隙,錘子在螺絲刀背後輕輕助力撬開;
裝上富液壺,用針筒新增奈米碳高分子修復液,1ml/Ah
第四步 抽真空
將修復液吸入電池底部,在內部均勻分佈;
放入電池,關好真空箱箱門,閥門關閉,啟動真空泵後待負壓值≥0.8MPa後關閉,保壓10秒以上,緩慢開啟閥門;再重複一次上述操作再取出電池。
重複以上操作2次
第五步、深放電
把眾多電池用同樣電流放電至同一電壓深度基準,同時能使修復液在電池底部均勻分佈
我們要用到一個更高階的放電儀,能使一些難以放電徹底的電池同時在富液的狀態下先徹底放電,為下一環節作準備
第六步 修復充電
串聯連線好電池,將儀器啟動開始修復,這一步的充電程式是相當複雜的,我們也是在實驗室總結過成千上萬次結果透過大資料統計分析最終編寫出來的充電程式。
第七步 抽液
修復完成後需要浮充,將電壓重新抬升,將未吸收損耗的修復液重新擠出來,抽液後再關機
第八步 容量判定
這步只需要常規的放電容判即可,機器會自動放電至10.5V終止,顯示修復後的放電時間,當然也可以還是用一開始的預判儀也包括這一功能
第九步 補充電
重新充滿電
第十步 配組
配組非常關鍵,很多修車店和車主也都願意用二手電池,拋開前面這一套全新的修復工藝,哪怕只是像其它答主提到的現在普遍只是給你去掉壞的換個好的,但最終體驗不好往往就是這一步。
一堆電池擺在面前都能用,引數也達標,但是如果配組的幾塊引數差異太大組合在一起,那肯定是用不好的,那究竟怎麼配更合適呢?
其中容量(放電時間)歸類標準如下:
其中如果需要把3類電池用於電動車(容量≧100分鐘)或儲能串配,應把同為3類的電池配為同一串聯組,避免與1/2類電池混配。
第十一步 換閥封蓋清洗
若需要繼續使用的,建議一律更換新的橡膠帽;面蓋板如已發生變形,應換用新的面蓋板。
希望對您的問題有幫助~
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