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31804048218

    “協天大帝”是明神宗給關羽的封號,全稱是“協天護國忠義大帝”。

    中國古代的道德文化一直是為皇權效忠而稱謂的,孔子的儒學思想貫穿著整個封建皇權統治。關公的斬顏良、誅文丑,封漢壽亭侯,到後來的二次投奔劉備,於建安二十四年率軍攻樊城,水淹七軍,活捉曹操大將於禁,斬名將龐德,這一系列所體現出的忠、孝、義、勇成為衝破儒學以及宋明理學中“君、臣、父、子”的巨浪,並衝破了恪守千年的尊卑等級制度,成為一種新道德文化體系。

    在宋代,由於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皇室便運用關公的“忠、勇”來教化臣民,使之汲取其“信、義”原則,來為國家效力,在此期間,關公作為道德楷模不斷提升,徽宗利用關公忠貞君主的特點進行了大肆渲染,並追封為“崇寧真君”,建造了崇寧殿。

    宋代只是一個開端,元代對關公的聖化較宋代更深一層,到元末明初,《三國演義》的問世更使得關公成為一種神化的象徵,他集當時的道德觀念和社會思潮於一身,集“忠、義、信、勇”於一身。在明代,王世貞驚呼“故前將軍漢壽亭侯關公祠廟遍天下,祠廟幾與學宮,浮屠等。”至清代,趙翼更是驚歎“今且南極嶺表,北極寒垣,凡兒童婦女,無不震其威靈者。香火之盛,將於天地同不朽”。此時,“武聖”關公的祠廟較“文聖”孔子的祠廟竟多一百倍,達到了一種封建社會的極致。

    明神宗在萬曆十年將關公褒封為“協天大帝”。在中國兩千餘年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被封為“大帝”的僅關公一人。清末,光緒帝給關公的封號更是輝煌,是長達二十四字的“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忠於神武關聖大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橄欖油的美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