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嶽掩赤城
-
2 # 戴你看歷史
清軍的火炮有底座固定的,也有移動的大炮。
下面我就以大沽炮臺為例來說一下。清代再次修炮臺,置大炮,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比較完整防禦體系。近代,隨著外國列強對華侵略,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的軍事要地。南有虎門,北有大沽,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兩座重要的海防屏障。
大沽炮臺的火炮底座確實很多事固定的,因此在戰爭中處於不利地位,面對英軍移動的艦艇,很難打中,只能打一些固定的目標,而英軍的大炮卻很容易打中大沽炮臺。因此大沽炮臺很容易就被英軍攻佔。第一鴉片戰爭被英軍攻佔,第二次鴉片戰爭也被攻佔。
但是清軍中也有一些移動的炮臺,看下圖
-
3 # 戰武奇兵
下面由東東為大家詳細作答!
好不容易為大家找到了英軍老式岸防炮操炮演習,讓大家可以很直觀的瞭解明白那時候火炮是如何瞄準!
首先要讓大家搞清楚“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是兩個時間,這兩個時間武器是存在代差的!
鴉片戰爭時期,是中英兩國的戰爭,兩國火炮都是17世紀以來前裝滑膛炮,以黑火藥內裝。只是清朝由於製造工藝太差,用料材質不行,所以火炮的射程,精度,威力都遠不如英軍火炮。
真正鴉片戰爭時代火炮都是在炮車上的,如上圖這種,而不是大家看到在水泥墩上固定,那是為了方便旅遊展覽的。(上圖這種也是比較方便的展覽炮車)
真正的炮車應該如上圖一樣,那時候都大相徑庭。
下面來說重點:火炮左右瞄準是透過士兵推動移動炮車,然後固定,上下瞄準就是大家如圖所看,是藉助撬棍木棒等工具實行角度調整,調整好之後用木楔石碶等將炮座縫隙塞好,使其角度不會發生改變,然後進行射擊。
-
4 # 網購質檢員小劉
固定炮架的設計確實有一般是在炮臺上用 主要是當時的落後軍事思想 例如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虎門炮臺 其實是在在江兩岸成對角修建的 兩岸同時開火可以形成火力網 阻止敵人軍艦進入內地 加上炮臺都是幾千斤的重炮 所以就使用了固定炮架 結果英國軍艦不在你炮臺正面 而在你炮臺側面開火 只能被動挨打 因為你火炮不能活動 最後排步兵從炮臺後面包抄 基本上清軍只能逃命了 這是是對於反登陸戰術的缺乏 當然帶輪子的炮架也是有的 我在北京故宮裡面看到 介紹說是康熙時期湯若望造的輪子的鐵的 並且在炮尾部有調節大炮角度的輪盤 非常科學 基本上屬於當時西方同樣水平
-
5 # 輸入密碼有誤
清軍大炮都有炮車或炮架。只是有些炮架是木質的,已經朽了,有些炮臺為了展示,只是修了個石墩或水泥臺把炮固定起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
-
6 # 青衫素人
我很負責任的糾正題目一點,清代對於火炮技術確實不重視,但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落後,就比如題目說的“底座固定”一說。
鴉片戰爭時期的清軍火炮質量參差不齊,因為清政府本身就是一個“以弓馬騎射”穩定天下的,所以自雍正後,相比較明代君王,清朝歷代的守成之君向來不是很注重熱兵器的發展,反而很推崇弓馬騎射。
話說回來,關於“清代火炮不能轉向瞄準”這一說法,我覺得多數人可能都認為這種火炮才是清朝的火炮: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當時的火炮大多有炮架,岸防炮除了炮架,還有提供轉向的軌道或者石溝。通俗的講,清代的火炮雖然笨重,動輒上噸,但都有輪子用作牽引、瞄準目標。所以清代的火炮並非是固定底座,而是這樣的:而且根據《大清會典》中的圖繪,也證實了“大清火炮並非底座固定”。不僅如此,清代的火炮還擁有發射火炮所用的輔助器械。而且火炮上的炮耳可以調整火炮的射角,也可以透過裝藥量決定射程。
注:我覺得那些認為清代火炮不能瞄準的,大多是在景區看的這種簡易貨吧~難道清代就有水泥固定火炮了?
回覆列表
不要被旅遊景區的展示用的固定水泥炮座給騙了,那是人家為了圖省事,真正的清軍火炮是有炮架,可以移動和瞄準的。
虎門炮臺的展示用清代火炮,但是注意上面有瞄準的準星,說明是可以瞄準的,而不是固定的,只不過旅遊景區圖省事澆了個水泥底座
清代火炮基本上延續了明末時期的火炮風格,炮身兩側的炮耳作為重心安放在炮架上,左右移動炮架來調整射擊角度,後部有絞盤可以調整射擊的高度角,從而控制調整射擊的遠近。下面的是鑄造於康熙年間,由南懷仁負責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可以清楚的看到其尾部的支撐結構,用來調整火炮的射擊角,實際上這才是真正的清末時期火炮炮架。
相比較之下,廈門湖裡山炮臺操炮表演用的火炮,還是蠻考究的,比較符合當時實際情況
清軍在鴉片戰爭期間與英軍主要火炮差距在三個方面
一是鑄炮水平差距
英軍使用的卡龍短管艦炮,使用的是灰口鑄鐵,炮壁薄;鑄造成型後,進行機械鑽膛,鏇削,內壁光滑,尺寸精密,炮彈與炮膛間的遊隙僅為炮彈直徑的1/20。而清軍的火炮是採用白口鑄鐵,火炮內壁要厚,加工技術上的差距,炮彈與炮膛之間的遊隙達到炮彈直徑的1/10(資料來自《火器略說》),所以儘管英軍艦炮屬於短管炮,“夷船上炮式不長,皆自二尺至四尺,最長七尺止”(《海國圖志》)“熟鐵鑄造,重一千斤”,但是射程上並不亞於清軍裝備的重3000斤的紅衣大炮水平。發射炮彈威力,最大可以達到64磅(約30公斤)爆炸彈,而清軍發射的普遍是二斤(約1公斤)的實心彈。
二是火炮使用水平差距
英軍短管卡龍艦炮已經屬於輕便的輕型火炮,當時已經採用定裝發射藥包,不同炮彈配不同藥包,遂發石拉火發射,再加上英軍訓練有素,發射速度可以高達到每分鐘三發水平,而清軍火炮發射速度僅為每六分鐘一發,是其18倍。
再加上英軍採用“舷炮線式齊射”戰術,利用艦船航速,輪流齊射,巨大的射速差距,清軍完全處於下風“我炮於放畢之後,須另裝子藥,不能即時續放。彼則一船之炮甫畢,一船之炮又來,接續不斷,急如驟雨,且其桅牆之上亦皆施炮,勢甚高峻。我炮雖有土堡可以藏避,而高止數尺,炮子從空飛墮,兵仍被傷。”
三是炮臺建設不合理
清軍的海防炮臺設立,完全是各路地方官員,自己一拍腦袋決定的。灑米一樣,東設一處,西弄一處,兵力完全分散,英軍只要一噸炮轟,然後陸戰隊刺刀衝鋒,基本上就白旗了。節選的廣州府周邊炮臺佈防資料,基本上每個點灑個幾十個兵,而且是訓練,戰鬥力極差的綠營兵,這樣的防守,被英軍一頓猛烈炮轟後,再碰上當時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龍蝦兵,豈有不敗之理??